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吾乃上将军 » 章回二十二:投效?

章回二十二:投效?

    翌日,天气微微转凉,向崖山上——嘶风寨。

    啪嗒啪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寨门前,一个头裹一字巾,腰跨横刀,座下黑鬃马的汉子正仰望着数丈之巨的嘶风寨大门。

    眉头一蹙,神情肃穆。

    看来,这嘶风寨果真如此,防御兼备,设施完善,倒不像个土匪窝子,倒是像个城池一般难以撼动。

    紧接着的,面前的寨门突然倏的一下打开来。

    从里面忽有两骑飞至,一名白衫,一名黑衫,皆裹头巾,手握大环刀,气势汹汹而来。

    汉子连忙堆起笑脸相迎。

    那二人至此,倒问道。

    “你是何人,可知这是啥地方?”

    “我是来纳投名状!投效大当家来的!”

    二人一听倒是稀奇,话说这嘶风寨都多久没人来投效了?今天是咋的了,突然就冒出来这么一个人。

    “你可别蒙我,我这就去通报大当家的,你看住他啊!”

    言罢,一人骑马飞驰入寨,禀告去了。

    半晌,他又兴冲冲回了寨门,飞至二人身前。

    “大当家的说了,让我们带他进来谝话。”

    另一人应声,于是便领着汉子进了寨子。

    一路望去,两边尽是民屋有很多都还在紧张修缮,而从明眼望去,那些正在正在修建的屋子,尽是头戴锁链,枯瘦如柴的“工匠”修建的。

    汉子心里一阵唏嘘,这帮人,绝不是什么请上来的匠人,而是这伙马贼下山掳走的青壮罢了。

    另一人看了看汉子,笑道:“千万莫要同情他们,我们大当家的不甚喜欢婆婆妈妈的人。”

    汉子颌首,随着两人进了聚义厅。

    一进去,就见两旁是熙熙攘攘的匪堆,一帮泼皮在一起嘶吼着,叫骂着,里面烟雾缭绕,满屋酒气。

    哪像个议事的地方。

    但正前方却摆上三把交椅,三人横坐椅上,搂着小娘子,嬉笑怒骂着。

    左边交椅那黑厮看见汉子入内,笑着说道。

    “你是哪里来的二货,也敢进我聚义堂?怕是也想来伺候三爷的?”

    顿时,满堂捧腹大笑。

    那汉子不已为然,自顾自的介绍道。

    “我本是焉台兵诡军的一名卒子,却无奈被上官陷害,现在要害杀我,我听闻嘶风寨是广招绿林好汉,我自觉有股子莽劲,所以便来了。”

    又是另一把交椅的短髯汉发声,问道:“你也是个军汉?”

    汉子颌首点头。

    “你杀过人吗?”他突然问道。

    那汉不假思索,便道。

    “杀了,杀了两个晋国卒子。”

    满意的笑了笑,看向一旁第一把交椅的疤脸长髯汉子,说道。

    “大哥,看你怎么说了。”

    长髯汉沉思片刻,看向他。

    “你为甚要来嘶风寨?”

    汉子疑惑不解,刚刚不是都说过了吗?怎么还要问,但也就又说了一遍。

    “上官迫害,无奈之举。”

    长髯汉却突然怒火中烧,一脚便踢翻身前的酒案,暴喝一声:“狗日地直娘贼,你莫是唬我,我们五日端的那批辎重,就是焉台军的军备,你定是那焉台军派来的细作!弟兄们,给我把他缚下去!”

    “是!”一声令下,两旁的喽啰们,顿时吆五喝六的便上来准备把汉子绑了。

    “慢!”

    那汉仰首,看了看周围,眸色一凛,一把将身上的袍子脱了,露出满身血痕的上身。

    在场匪众,皆愣神了。

    而那汉子缓声道:“逃出来以前,某曾被他们捆在了木桩上鞭打,这就是证据,我是真的诚心投靠大当家的啊!”

    长髯汉心里一下子没了准儿,莫非,这厮真的是诚信投效的?

    原本准备扑上去的喽啰们也停住了脚,看向长髯汉,听他安排。

    长髯汉沉思片刻,于是道。

    “老二,你手下闲职多,你带他下去打理一下,顺便给他说下我们寨子里的忌讳。”

    左边交椅的短髯汉起身,招了招手。

    “随我来。”

    “是。”

    两人并肩走着,短髯汉也一并相问着。

    “你姓甚名谁?哪里的人?”

    “韩孝,东吴江州人士,后来家父早亡,随老母改嫁到了荀州,后来才从的伍。”

    短髯汉也介绍道。

    “嘶风寨里你不需要认识所有人,以后你遇到事,你就只需要报我们三个当家的浑号,包你无恙。”

    “都叫什么?”

    “脸上有几条刀疤的是大当家的,唤作黑蛮儿,真名你不需要知道,也就是方才要缚杀你那位,二当家的也就是我,浑号唤作敛江兽,真名叫做侯方;三当家的叫做黑面鬼,真名叫做鲁奎,刚刚叫你与他伺候的便是了。”

    “韩孝”应声,又发问。

    “那我以后干嘛呢?”

    “以后你就在我部下做事吧,我管的事都不是累人的,也就是守下寨门和看管肉票了。”

    韩孝心中窃喜,但也连忙问道。

    “寨子里都有什么规矩啊?”

    侯方不紧不慢的一一解释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太重要的,也就是鸡鸣时必起,晚饭后必歇之类的。但你得切记一条死律:后厢房,你去不得。”

    最后一句话,侯方是压着嗓门说的,看起来,像是那里有什么天大的秘密似的。

    “小的一定尽心竭力。”

    侯方摆摆手:“别那么客套,我不像大哥三弟那样的,到处留心眼,还疑神疑鬼,以后叫我二爷就行了。”

    “好的二爷。”韩孝也迅速的巴结了起来,而侯方笑着说道。

    “你小子,懂事快,今晚就派你去看肉票了吧,你可得给我留神点啊,这肉票,可值五百两呢。”

    韩孝躬身道谢,佯装惊奇的说道:“五百两?这么多?这肉票是什么来头啊?”

    侯方于是神神秘秘的说道:“他来头可大着呢,刺史的亲外甥,要不是他这层硬关系,谁他娘的敢碰军家的东西啊。”

    韩孝点了点头。

    “那就不怕刺史报复嘶风寨吗?”

    “呵,要他来得了呐,我向崖山十八条天险,让他走一遭岂不都吓破了他的狗胆,要是不知道捷径在何处,能上山都算命大了——所以我才纳闷,你是咋孤身一人骑马上山的呢?”

    侯方言罢,问道韩孝。

    韩孝笑了笑,摸了摸身上的伤势,拉着脸。

    “的确是难上加难啊。”

    随后韩孝干脆扯开了这个话题,于是问道。

    “听几位当家的口音,像是秦地关中的,秦国距魏国有千里之遥,为何会到向崖山来落草呢?”

    侯方叹了一口气,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可知远秦徒中原的故事?”

    韩孝颌首:“自然知道,十多年前,中原大变,各地诸侯与周室分庭抗礼,各国互相征伐,当时的秦王彦不知轻重,不好好在关外抵御西胡,反而还举兵十万攻打远在千里的魏国,却不料还未到魏边,十万兵马仅剩两万残兵,后来被弱小的陈国半路劫杀,只逃出了一千人,后来这群人就不知所踪,这段故事,也就成为了各国笑柄。”

    侯方叹息着接过了话:“其实那一千人并没有不知所踪,而是在主将的带领下坚持下从弥山(注一)山野里窜入到了魏国境内,士卒们实在撑不住了,在三个人的带领下,杀了主将,随后找了个山势险峻的地方落草为寇,打家劫舍为生。”

    韩孝听也听出来了是什么意思,也是一阵错愕,但也不在追问了。

    眼看着就到了地方,侯方拍了拍韩孝的肩膀,说道。

    “既然入了伙,咱就是弟兄,明日我要在我屋内宴请二房的弟兄们,你也来吧。”

    韩孝故作喜出望外的样子,连忙道谢:“谢二爷,明日我肯定到。”

    侯方点了点头,满意的负手哼着民歌走了。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唉……”

    ……………………

    注一:弥山,大周国内从北疆一直延伸至陈国境内的山脉,向崖山只是他的一个支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