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州同 » 第十四章 邺水之盟

第十四章 邺水之盟

    梁国的国都邺城坐落于邺水南畔,虽然不及帝都那样的繁华雄伟,但也是一国之都,远近闻名的大城,又坐拥邺水之险,并不是那么容易攻取的城池。而此时梁王周阅伫立在城头,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他目光向北望去:邺水以北,满山遍野,密密麻麻,一方方整齐划一的军阵临河排列,一眼向后望不到尽头。旌旗猎猎,迎风招展,远远地都能看到一面面硕大的“燕”字,燕军终于还是来了。

    眼见为实,看来此前军报中所说燕军空国而出并非虚言,城头的梁军恐怕一生中都从未见过这样多的兵马,更可怕的是还没交手,就已经感受到燕军的军备精良,训练有素,几十万燕军统一着黑衣黑甲,已经列阵于前几个时辰了,除了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和军旗被吹动呼呼声,几乎听不到什么别的声响。燕军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梁国君臣的眼前,原本自觉得坚固的邺城,现在在燕军面前只觉得仿佛如纸糊的一样。不动如山,正是这支军队此刻最好的写照,谁又能承受这支军队的侵略如火呢?

    此刻让梁王内心更不安的还有手中一封书信,那是兵临城下的燕王刚刚送来的。内容一如既往地简单:你叫我来邺城,我来了,请出城一会吧。这次燕王显得更有礼貌了一些,还特别补充说明了:没有恶意,请放心来。

    燕王也用行动表达的诚意,燕军在邺水以北列阵后,自己便仅带着百余名轻骑护卫渡过了邺水,在河边支起了一顶华盖,华盖下摆上了桌椅酒食,燕王自己坐在面朝邺城的一侧,对面还摆着一张空椅子,等着梁王。

    梁王在城头远远地盯着已经好久了,却见燕王也并不急躁,梁王久久不出来,自己便自饮自酌起来。梁王踌躇了很久,还是决定出城。

    国相连忙阻止道:“我王慎重,燕王阴险,小心有诈!”

    梁王摇摇头:“燕军此来,既不围城,也不攻城,着实诡异。本王已经仔细观察过了,周边并无埋伏,本王也带百骑出城会一会燕王,或许可以免于刀兵。”

    随后梁王转身向国尉下令道:“令守军做好准备,一旦形势有变,立刻派精骑出城接应本王。”

    一旁的国尉立刻领命下去安排了。

    梁王的人马出城一路来了的河边。梁王招手,也令人马停在百步远的地方,自己单人驱马来到燕王面前,翻身下马,向燕王行了个见面礼。

    只见那燕王崔允仍端坐在椅子上,一手正拿着小刀,惬意又从容地在一大块羊腿上割取肉食吃,也不起身回礼,只是笑着招手让梁王坐下。

    梁王坐下后,燕王便割下了一块肉,放在梁王面前的银盘里,说道:“梁王请用,这可是刚出生的小羊羔,味道肥美得很啊。”

    梁王颇为谨慎,回道:“谢燕王美意,本王已经吃过了。”

    燕王听后爽朗大笑:“莫非梁王是怕本王下毒不成?本王自己都在这里吃了好久了。”

    梁王此刻内心紧张不安,可没心思在这里闲扯,连忙把话题转回正事上,说道:“燕王说笑了……不知道燕王此次兴师动众,来我邺城,所为何事啊?”

    燕王听后笑了笑,也不再吃肉了,放下小刀擦了擦手,说道:“梁王想必已经听说了吧,我燕国的世子崔茂被朝廷所害,死在洛阳,那可是本王唯一的嫡子啊,难道本王不该去讨个说法吗?”

    梁王并不惊讶,顺着说道:“此事本王有所耳闻,人死不能复生,请燕王节哀。此事朝廷或有过错,但请朝廷查明真相,交出元凶即可;燕王大举刀兵似乎也有些太过激了,何况此事与我梁国何干呢?”

    燕王冷笑一声道:“本王是个粗人,不会讲道理,也讲不过洛阳那些腐儒,本王就只信手中的刀剑。“说到这里,燕王突然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梁王继续说道:“本王此行其实也与梁王有关。”

    这话听得梁王一激灵,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有得罪过面前这位凶神,但表面上还是强装镇定道:“哦?愿闻其详。”

    燕王继续笑着,同时附身凑近了梁王,故作神秘地低声说道:”梁王可知,本王想送梁王一份泼天的富贵啊?“

    梁王听后也是仰大笑道:”燕王玩笑了,本王是天子胞弟,位尊亲王,又坐拥梁地千里沃野,还有什么泼天的富贵可以送予本王的?”梁王笑着笑着,突然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笑容瞬间凝固,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燕王。

    燕王见梁王这幅表情,继续得意地笑道:“本王听闻,梁王与当今天子……哦不,以后还是叫他周闵老儿吧……同为太宗皇帝嫡子,梁王当年的贤德之名远胜周闵,先帝曾多次有易储之心,都是那周闵诡计多端,屡次阻挠,最后先帝迫于礼法,不得已只能传位给周闵;后来才将这梁地分封给梁王作为补偿,不知梁王心中可有遗憾?”

    果然……梁王暗想自己猜的没错,燕王又想拿这件事情做文章了。但燕王所言之事,干系实在太大,自己可不敢像他这样胡言乱语。眼下不知道燕王底细,还是小心应对得好,于是谨慎回道:“请燕王慎言,自古长幼有序,本王承先帝厚恩,能世封梁地,已经非常知足了,没有什么遗憾。”

    燕王听后击掌大笑道:“好啊,好一个兄友弟恭啊。梁王把周闵当兄长,敢问我燕军入境梁国这么久,你这位好兄长可曾派出一兵一卒增援梁国?”

    燕王这话正说到了梁王的心结上,此番朝廷不仅没有及时派兵支援,而且据梁国南境的汇报,朝廷的禁军还封锁了黄河渡口,收缴了所有船只,梁军即使想往南退,一时都退不过去。

    梁王一时只能静默不语,燕王见状,便继续展开言语攻势:“梁王试想,我燕国此番起兵,无非胜败两种结果,梁王若是执意阻拦在我燕军面前,我燕军胜了,那么意味着梁国已必被粉碎,我军南下直取帝都;我燕军败了,那必定也是因为朝廷号令天下诸侯群起而攻我,届时梁国也必是各路诸侯人马征战纷争之地,梁国,甚至你梁王能否安好都是未知……梁王可知,眼下你已陷绝境!”

    燕王这番话说得梁王汗珠岑岑落下,确如燕王所说,此刻梁国的处境甚至比帝畿更危险,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梁国都难以幸免,必遭大劫,甚至死劫。梁王正彷徨时,突然又想起了燕王起头的话语,连忙问道:“那燕王有何指教,这泼天的富贵……从何而来啊?”

    燕王见谈话火候给得正好,不免得意得大笑起来,对梁王说道:“要破此局,倒也简单,本王愿拥立梁王为帝,推翻那无道昏君周闵,梁王得以入洛阳登基,岂不美哉,这难道不是泼天的富贵?”

    梁王此前虽然也想到这点,但从燕王口里一字一句地说出时,仍不免一脸惊讶,梁王盯着燕王久久没有说话,青年的壮志,帝都的繁华,天子的尊荣,一瞬间都如同走马灯似得从脑海里飞速略过,梁王花了好久才平定下心绪,镇定下来继续问道:“燕王此番如此大动干戈,难道就是为了拥立本王称帝?天子之位,燕王都如此乐善好施,这倒是闻所未闻的。”说罢梁王也冷笑一声,谨慎地盯着燕王的反应。

    燕王听罢,继续笑了起来,他知道要让梁王死心塌地上自己的船,光凭几句花言巧语怕是不够,于是继续娓娓道来:“既然要拥立梁王,在梁王面前,本王就不绕圈子了。天子之位,本王何尝不想自己去取,只是本王毕竟只是一个异姓藩王,虽然有独霸一方的实力,若是贸然去做改朝换代的事,激起天下诸侯群起而攻,本王自问也无十分把握。”

    说罢燕王眼神炯炯地看向梁王:“而梁王你不一样,不仅是本姓,还是先帝嫡子,论名分,天下无人可与你争,若是本王拥立你,与你合兵一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兵南下,趁诸侯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直取帝都;诸侯见木已成舟,大概率只会把这当成朝廷内部的家务事,你与周闵二人兄弟之间何人做天子,想必没有多少人在意。如此,岂不比我单独起兵胜算大多了?”

    听完燕王一番话,梁王恍然大悟,没想到燕王竟深谋远虑至此,梁王细思,确如燕王所说,如果能用燕王之策,自己重回帝都,登基称帝简直指日可待,刚刚那一幕幕天子的尊容景象又开始闪过自己的脑海。

    不过梁王还是强忍住兴奋,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燕王花了这么大的成本拥立本王称帝,那么燕王想要什么呢?”

    燕王听后哈哈哈大笑:“和梁王谋事就是爽快,行此大事,本王当然也有所求;若是无所求,梁王怕是也不安心吧?”

    梁王连忙继续追问:“那燕王到底所求何事呢?”

    燕王嘴角邪魅一笑,说道:“梁王若是入帝都登基后,需答应本王三件事。”说罢燕王伸出一根手指:“一,梁王需将梁国北部的一半土地割让给我燕国。”

    梁王听后咬了咬牙,那可是一半的土地啊,不过转念一想,若是能拿到帝畿的土地,梁国又算得了什么,何况眼下梁国邺城以北的土地已尽在燕军控制下,不给难道他还会还给你吗?于是回道:“好,本王答应。”

    燕王继续说道:“二,我燕军攻入洛阳后,需准许以全城商民犒赏我军将士三日,不过梁王放心,皇城之内的东西我们不会碰,会完好地留给梁王。”说罢燕王指了指身后的万千燕军将士:“请梁王体谅,让我大燕的将士们出生入死,总得有点甜头刺激他们吧?”

    梁王眉头紧皱,燕军的军纪一直名声在外,每破城池,必行劫掠以犒赏三军,有时严重时甚至直接演化成屠城;听燕王这意思,只怕洛阳城破之后,燕军会把富庶繁华的洛阳搜刮得毛也不剩,不知道多少百姓要遭此浩劫。不过此刻的帝都又不是自己的财产,慷他人之慨有何不可,何况这也是为了鼓舞士气,于是也点头答应。

    燕王继续说道:“三,梁王登基之后,请下诏加封本王为北帝,位尊诸藩王之首,有自行代天子征伐之权。”梁王听后暗觉不妙,这个要求可要命了,北帝这种虚名封了也就封了,自行代天子征伐之权,有个这个就可以不经请示,以天子之名随意攻打其他诸侯,以燕国的实力,还不是想灭谁就灭谁;如此长久下去,燕国的实力不断壮大,恐怕真就要改朝换代了。

    见梁王听后久久沉默不语,燕王知道是时候加点火候了,于是故作不悦:“梁王好生小气,还没坐上帝位,就不舍得了……也罢,梁王既然不想给,那就本王亲自去取吧。”说罢挥手对后方的燕军发出指令,身后数十万燕军山呼海啸般的呼声立即向梁王压来,梁王顿时又想到前面种种绝境中的身死国灭的后果,不禁有些胆颤。燕王只一个手势,随着随从的旗语迅速传令下去,不多时,身后的燕军顿时又恢复了沉寂,继续如山岳般伫立在二人身后。

    经此一番,梁王明白了,眼下恐怕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问道:“好,这条本王也答应,只是今日之约,燕王可敢盟誓?”

    燕王听后淡然一笑,抬手指向身后的邺水:“邺水滔滔,可为鉴证;我燕王崔允,愿拥立梁王周阅为帝;如有二心,必遭手足至亲屠戮,落个身死国灭的下场。梁王,此誓够不够分量?”

    梁王听后,似乎是吃下来最后一颗定心丸,纵然一下站起身,举起身前的酒杯,凛然说到:“好,本王也立誓:若能登基称帝,必不负燕王今日这三请!”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燕王听后大笑,也同饮了自己杯中酒,盟约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