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靖江王 » 第五百零七章 甘肃(四)

第五百零七章 甘肃(四)

    在茫茫的河西走廊,杨家将的故事广泛流传。

    甘肃凉州卫武威城杨府巷杨宅,《杨氏家谱》的序言中写道:“先祖相传为宋将业之后,宋亡入蜀,居重庆府长寿县。迨后祖斌以凉州所掌印,居凉州,投葬凉州城东十三里堡北唐洪寨”。

    这《杨氏家谱》一出,武威杨府巷立即天下闻名。不过杨府出名,并非全因为他们是家喻互晓的杨家将后代,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大明名将、甘肃总兵杨嘉谟。

    杨嘉谟的曾祖父杨佑授甘肃左副总兵;祖父杨鳌官至参将;父亲杨魁职凉州卫指挥佥事;他本人更是勇猛善战,屡建功勋,先后任甘肃总兵、蓟镇总兵,外御强敌,内平流贼,死后授赠为光禄大夫、上柱国;三个儿子杨光烈、杨光国、杨光裕皆有战功,任守备。

    可以说是世代将门,杨家遂有“凉州杨家将”之名。

    武威这名字,一听便知是武风极盛的地方。武风盛,将门便多。除了杨府巷杨氏将门外,还有谢府巷谢氏将门、达府巷达氏将门、李府巷李氏将门。四大将门,威震河西。

    谢氏将门,乃前凉大将谢艾之后,到大明朝时已经衰落,从军的并不多。另两家则武风昌盛,声势不比“凉州杨家将”弱。

    达府巷达氏将门的声威,源于万历朝名将达云。达氏乃是维吾尔族,自八世祖恪那亚任大明试百户时起,便世世代代为大明征战。

    达云起于行伍,惜兵爱民、军纪严明,每战必认真谋划,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未曾一败,先后取得湟中、松山、甘肃等战役的胜利,为大明朝收复松山,拓地五百里。名震西陲,“为一时边将之冠”。儿孙也争气,长子,达奇勋,昌平总兵;次子达奇策,大靖参将;三子达奇功,凉州卫都指挥同知;孙子达元祯,凉州卫守备。

    还有一家是李府巷李氏将门......。好看!一旁服侍的丫鬟、小厮看入了迷,目不转睛。

    “父帅,不好了”,二人正斗着剑,李栖凰的长子、平凉副将李镇华闯了进来。

    李栖凰施了招白蛇吐信,然后收势,把眼一瞪,“汝这不成器的东西,身为副将,还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汝若有镇鼎侄儿一半的能力,为父就不用操那么多心了!”

    “鼎弟,鼎弟在湟水北岸战殁,明军夺了西宁、碾伯、庄浪,正往凉州开来”,李镇华大口喘着粗气。

    “什么!”

    李栖凰与李栖鹏俱大惊,半晌,李栖凰才问道:“明军只不过来了数千人,镇鼎有本部三千,再加上各卫所军,足有万人,又有湟水天险可以依靠,是如何败的?”

    “回部叛变了,马氏、穆氏、苏氏、田氏倒戈,鼎弟猝不及防,战死”。

    “这些该死的回回,当年吾等还是手软,杀的太少了”,李栖凰怒极。

    “二哥,您气也没用,当务之急是赶紧招集兵马,准备守城呀”,李栖鹏说道。

    李栖凰平静了下来:“城中现在只有两千多兵马,六弟,汝速将咱们的家丁、佃户组织起来,再征发百姓上城”。

    “好,吾即刻去办”。

    “还有,把杨光烈、达元祯请来。杨家和达家世代将门,府上的家丁还是能战的,调去守城,也是一股战力”。

    李栖鹏急了,“二哥,您是不是糊涂了?那杨家和达家冥顽不化,以伪明的遗臣自居,和咱李家向来不对付。怎么会帮大清守城?”

    李栖凰狞笑道:“等他俩一到,便把他俩软禁起来,再派兵将两家的家眷接来,便不怕他们的家丁不为咱们所用了”。

    “兄长此策甚善,吾这就派人去”,李栖鹏想了想,又道:“万一那俩人不来呢?”

    “不来便派兵将他们杀光,决不能让他们与明军里应外合”,李栖凰狠......声道。

    ??

    杨府巷杨家大宅内,两个人已经密谋好久了。

    杨氏家主杨光烈与达氏家主达元祯正在商量起义的事。这两位都做过大明的守备,自然想趁势而动,恢复明祚。

    杨光烈的两个弟弟杨光国、杨光裕,各持刀剑,把府中的家丁、佃户组织了起来,足有三百六十多人。世代的将门,家丁、佃户们农闲时都是按军中规矩操练的。

    “贤弟,吾已把杨家的人全组织起来了,共有三百多精锐,汝那边如何?”杨光烈目光炯炯地望着达元祯。

    达元祯慨然道:“吾达家亦组织了三百人,愿与杨兄共举义旗!”

    声道。

    ??

    杨府巷杨家大宅内,两个人已经密谋好久了。

    杨氏家主杨光烈与达氏家主达元祯正在商量起义的事。这两位都做过大明的守备,自然想趁势而动,恢复明祚。

    杨光烈的两个弟弟杨光国、杨光裕,各持刀剑,把府中的家丁、佃户组织了起来,足有三百六十多人。世代的将门,家丁、佃户们农闲时都是按军中规矩操练的。

    “贤弟,吾已把杨家的人全组织起来了,共有三百多精锐,汝那边如何?”杨光烈目光炯炯地望着达元祯。

    达元祯慨然道:“吾达家亦组织了三百人,愿与杨兄共举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