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踏平扶桑,被呆妹直播 » 第十二章 如果雄英不死,必将为千古一帝!

第十二章 如果雄英不死,必将为千古一帝!

    “皇上!冤枉啊!太孙!你怎能如此冤枉微臣?”

    “我,我不过是为我大明着想而已!虽然太孙年少有成,但,但毕竟太过年幼!”

    “水患一事并非孩子嬉闹,臣担忧太孙思虑不周啊!”

    而大殿之上的变故落在蔺芳的眼中,让他心头大撼!

    他与太孙素不相识,却因水患一事,太孙愿如此保他,让他在治水方面大展宏图。

    如此知遇之恩,又怎么不值得他为之肝脑涂地呢?

    于是蔺芳热血上涌,竟直直上前两步,走到玉阶之下同朱元璋立下军令状。

    “皇上!臣下愿去直沽治理水患!”

    “若微臣不能将直沽水患平息,那便提头来见!”

    如此掷地有声的军令状,让朝堂之上陷入一片寂静之中,而此时周劼的直播间里,则是直接炸开了锅。

    “卧槽卧槽卧槽!我他妈看到了什么?蔺芳?这他妈是蔺芳?”

    “不对啊!蔺芳现在不是刚中举人吗?连仕途的边儿都还没摸着呢,怎么就治理水患去了?”

    “历史上的蔺芳不是永乐年间才到工部开始治水吗?这才洪武十五年啊!”

    “全都是因为朱雄英!全都是因为他!蔺芳提前入仕了!”

    “这和历史不一样啊!历史是假的?还是这是咱们的平行时空?”

    “尼玛开玩笑呢吧?历史怎么可能是假的啊?”

    “还有一种可能······朱雄英,不会和呆小妹一样,是穿越者吧?”

    “大明的历史进度确实被推快了,难不成······”

    直播间里有了这样的猜想后,便都开始搜寻着相关的蛛丝马迹。

    “大明的历史不仅仅是简单被推进了,简直和历史书上相比是飞速发展啊!”

    “单说蔺芳这件事,他绝对不可能是在洪武年间出仕的!”

    “对啊!而且不仅仅是蔺芳,现在想起来朱雄英剿灭倭寇的事情也不太对劲吧!”

    “朱雄英身为太孙是受宠爱,但他怎么可能胆子大到直接去剿倭寇啊?”

    “而且史书上朱雄英可是没有任何战功,短短一生也是寥寥几笔带过,根本不可能发生率兵征战倭寇的事情吧?”

    “历史上朱雄英八岁早殇,怎么可能是现在生龙活虎的样子?难不成历史真的被改变了?”

    “史料完全没有记载洪武十五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几乎算得上是朱元璋在位时比较平静的一年。可现在,居然有这么多的大事?”

    “剿灭倭寇、直沽水患、蔺芳出仕,还有最大的变故朱雄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要我说,这朱雄英八成就是穿越过来的!要不然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平行时空,量子纠缠都被证明存在了,为什么不能有平行时空?”

    “无论是不是平行时空,大明难不成真的会在朱雄英的影响下继续飞速发展吗?”

    直播间里所有人全都在翻阅着有关大明洪武十五年的史料,想从中窥见端倪。

    所有人都在激烈的讨论着,这方世界的真实面目,和朱雄英的真实身份。

    而此时大殿上,朱元璋则是欣赏的看着玉阶之下的蔺芳。

    不愧是他孙儿举荐的人,有真本事不说,还如此有担当。

    不错!将直沽水患交给蔺芳,他放心!

    “好!既然已经立下了军令状,那即日就出发去直沽吧!”

    “蔺爱卿,此次直沽之行,可不要让朕和太孙失望啊!”

    蔺芳闻言伏身行大礼:“微臣领旨!臣,定不辱命!”

    如此,蔺芳成为工部都水司主事,治理直沽水患一事便板上钉钉了。

    一旁杨宪的脸色,已经不是难看二字能够概括的了。

    朱元璋例行询问其他事宜后,便宣布散朝。

    散朝回府的路上,杨宪都在愤愤不平的和心腹怒骂着朱雄英。

    “朱雄英不过是一八岁小儿,皇上糊涂啊!国家大事居然都让这黄口小儿做主!”

    “若他不是太孙身份,我今日必定要让他见见我的厉害!”

    “不过是仗着皇上与皇后的宠爱罢了,不然哪里轮得到他骑到我们头上来?”

    “如今才八岁便把朝廷官员任职一事玩弄于股掌之中,日后又当如何?”

    “仗势欺人的小屁孩儿,别让我抓住机会,不然定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心腹官员听着杨宪咬牙切齿的辱骂,不由得后背发汗,只能一边默不作声的擦着额上冷汗,一边安分听着杨宪的辱骂。

    即便是附和,他也不敢。

    毕竟那可是太孙啊!

    若是隔墙有耳被人听到杨宪如此言论,岂不治他个谋逆之罪?

    这边杨宪骂了个酣畅淋漓,另一边后宫内,朱棣等人也在背后嘲讽着杨宪。

    “英儿今天还真是厉害啊!一举就为我大明寻到了一个治水患的能人!”

    “听着蔺芳的看法,让人受教不少!我看,那蔺芳说不准还真能将水患治理成功呢!”

    “到时候,我大明哪里还有担忧水患一事呢?”

    朱棣站在朱标和朱雄英父子两人中间,丝毫不吝啬对朱雄英的夸赞。

    一想到蔺芳此事,朱棣又不由得想起杨宪脸色不虞的模样,更是痛快。

    “而且今日你们看到杨宪那老儿的神情了吗?”

    “早就看杨宪那老儿不顺眼了,整天巴不得眼睛长在脑袋顶上,用鼻子去看人。”

    “英儿这次啊,可算是狠狠的给我出了口恶气!”

    朱雄英面对朱棣的夸奖,刚想要回话,却被一旁的朱元璋招手唤了过去。

    朱元璋将朱雄英揽在自己怀抱当中后,慈爱的询问着。

    “英儿啊,跟皇爷爷说说,你怎么就知道蔺芳懂这些呢?”

    “那蔺芳现如今不过是一举人身份,并无突出表现,怎么就能入了你的法眼呢?”

    众人听到朱元璋的询问后,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不光是朱元璋,他们也都好奇得紧呢!

    “皇爷爷,其实不仅仅是蔺芳,我还对不少人有了解呢!”

    “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寒门学士,我都了解过一些。”

    “知晓他们的才能与特点,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能人异士,为大明效力。”

    “正如今天的蔺芳一样,若是朝中文武百官中有人能治水,又哪里轮得到蔺芳呢?”

    “朝堂之上,缺的正是有治水之能的人才,恰好蔺芳在此颇有见解,恰好填了我朝的空缺不是吗?”

    “不然,皇爷爷必定会为直沽水患一事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