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踏平扶桑,被呆妹直播 » 第二十章 大明要亡了,我还学什么习啊?

第二十章 大明要亡了,我还学什么习啊?

    这要是换做任何一人,朱棣都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但朱雄英不同啊,那可是他认定的皇帝继承人!

    既然选定了,那么他朱棣就不会轻易反悔。

    于是他死命的拉着朱标的臂膀,同时振振有词的说道。

    “兄长,你这般动怒又是何故呢?”

    “英儿虽然年幼,但是心智却异于常人,或许他有着什么顾虑呢?”

    “不如让我等一同前往,也好看看英儿是怎么想的!”

    听着朱棣的话语,身为兄长的朱标也是脚下一顿,随即认真的思考了一番。

    唉!

    不多时朱标长叹一声,转而开口说道。

    “也好,如此有你们几人在,那么说不定就能说服英儿。”

    说罢,他便自顾自的向外走去,而朱棣等人也紧随其后。

    .....

    朱雄英府邸处。

    朱标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这里,就在他们还准备寻觅朱雄英的时候。

    这时候才发现,朱雄英似乎早已料到他们回来,当下才备好了好酒好菜。

    “英儿,我且问你,为何不去国子监!”

    听着这话,朱雄英顿时轻叹一声,然后说道。

    “父亲,大明就要亡了,还上什么课啊!”

    嗯?

    听着朱雄英的话,朱标等人自然是微微一愣,面面相觑。

    直到良久以后,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但是直播间中的众人,却不这么认为。

    一个个弹幕满天飞舞着,令呆小妹眼花缭乱。

    ……

    “卧槽!这朱雄英是真不怕死?”

    “这都敢说?疯了吧???”

    “真·大明终结者?”

    “朱元璋要是听到了,岂不是直接原地气炸?”

    “有没有一种可能,朱雄英之所以会英年早逝,就是因为,他总在作死边缘试探?”

    “可能性不大,你们别忘了,朱雄英可是明朝初期的团宠,只要不太过分,应该都没问题。”

    “我倒是更好奇,他凭什么敢说这句话啊?”

    “有一说一,我总觉得,他简直就像穿越者一样。”

    “……”

    直播间内。

    大家全都众说纷坛,讨论的不可开交。

    而终于醒悟过来的朱标。

    更是虎目圆睁,眼中闪烁着怒火踏前两步,沉声道。

    “混小子,怎么说话呢?”

    “大明这才刚开国,你就说要亡了?”

    “我看你是平日里,被我们宠坏了,皮痒了!”

    朱标作势就要上去,好好教训一下自己的儿子。

    见到皇兄要去揍自己侄儿。

    朱棣连忙上前拉住,劝道。

    “大哥稍安勿躁,打雄英也不是个办法。”

    “我认为,不如问一问,这孩子为何出此言。”

    朱雄英仰着头,撇起嘴,很不以为然的开口。

    “这又不是我说的。”

    “这是屠龙术上所说的。”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标更是气不打一出来。

    他卷起袖子,抄起自己的鞋底,就要去揍朱雄英。

    “你还在这说什么屠龙术?”

    “我看你是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老四你别拦着我!”

    “你一口一个屠龙术,那我倒要问你,什么是屠龙术?”

    “你要是回答不上来,就别怪我今天好好教训教训你!”

    “也免得以后你祸从口出,落得送命的下场!”

    朱标愤怒的声音,也传入了躲在暗处的朱元璋耳朵里。。

    朱元璋眼睛一亮,竖起了耳朵。

    对于自己孙儿所说的屠龙术,他也是极为感兴趣。

    屠龙术,屠龙术。

    正着用为扶龙,反着用为屠龙。

    他很想知道,这个屠龙扶龙,是怎么个屠法。

    朱雄英面对朱标的凶神恶煞,脸上却浑然没有丝毫害怕。

    他背负着双手,宛如一代圣贤,朗声道。

    “所谓屠龙术,说白了,就是造反的东西。”

    “它的由来,是有大圣贤,以史为镜,知兴替,总得失,才推算出来的。”

    “这学问,正着用,就是皇爷那般,屠掉元朝,建立我大明。”

    “反着用,就是防微杜渐,知晓王朝更替,从而改之,延续王朝寿命。”

    “皇爷当初集天时地利人和,成就大明,想必就连他,都说不出来为什么自己能成功?”

    “而元朝的覆灭,又是简单的昏君频出,苛政暴税,元人凶残等几句话就能概括的?”

    “为什么王朝一开始,都是贤明之君,后面就开始昏聩?”

    “一个王朝的兴亡,谁又能彻底洞若观火?”

    朱雄英的一连串反问。

    瞬间就将愤怒的朱标,彻底问懵了。

    他如遭雷击,脑海中满是茫然。

    原来拉着朱标的朱棣,也愣住在了原地,手也不自觉松开。

    朱慡等人,更是嘴巴微张,仿佛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要知道。

    他们长这么大,也随着父亲,一起征战沙场。

    见过的世面,遇过的能人异士,可谓是数不胜数。

    可从来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说到这种层面上。

    而今天,他们却听到了。

    最重要的是!

    他们是从,自己那才刚年满八岁的,朱雄英口中听到的!

    如此深远,和深刻的问题。

    居然是一个八岁孩子提出来的???

    他怎么长的???

    想的比他们这些大明第二代皇子还深刻。

    这让他们的脸,又忘哪儿放?

    不远处。

    朱元璋藏在角落,听到朱雄英的话后。

    也逐渐陷入了沉思。

    朱雄英的话,也让他想起了自己。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仰望着天空,脑海中蓦然升腾一个恐怖的想法。

    自己真的是天命之人吗?

    只怕是,但也不是……

    是,是因为自己能从诸多起义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掀翻元朝统治。

    这是一件,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做到的。

    任何一样,都是需要顶尖的运气。

    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

    但……

    如果没有自己,会有别人来推翻元朝吗?

    朱元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答案是肯定的。

    就算没有自己,也会有其他人推翻元朝。

    从这个角度看,自己似乎也不是天命之子。

    甚至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为什么成功的就是自己。

    运筹帷幄?识人善用?能打胜仗?

    这些都太过笼统了。

    要说到这些,当初陈友谅,也比起自己,也不算差很多。

    甚至有几次,自己险些就要中了陈友谅的陷阱。

    所以为什么,成功的就偏偏是自己呢?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