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我,打篮球,从45岁开始 » 第32章 国内的篮球市场(下)

第32章 国内的篮球市场(下)

    这时候,郑浩等人点菜回来,大家开始热烈地聊起了男篮国家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

    “臭!简直太臭了!汪柘林是没吃饱饭怎么的?打菲律宾空篮都上不进,换我都能投进!”林萧刷着手机,看到这则视频,气得直拍桌子。

    郑浩接过去,从头看到尾,不以为然地道:“还不是联赛水平太差了,咱们因为三年疫情外援减少了许多,比赛也没怎么打,这汪柘林体能下降很多。

    你看他上空篮之前,连续多个折返跑,腿都跑软了,上篮肯定受影响!

    别说是他了,周奇也一年多没怎么正经比赛,状态下降不少,打得也软。”

    “是啊!过桥米线,王老太太,这样的外号虽然难听,但也表达了咱们球迷的气愤和无奈呀!”唐海两手一摊,十分无奈。

    最近的世界杯给他看得肝火上升,男篮国家队的表现太差了!

    甚至有种,他上去,都比国家队打得好的错觉!

    别的不说,就说很多空篮都投不进,以他现在的中投命中率,一旦状态打开,也能投中不少空篮的。

    这一点比国家队强,也不算吹牛!

    “唉!他俩都这样,后卫又拿不住球,要不就传来传去的,没人敢攻,三分命中率太低了!

    规划的李锴尔是个组织串联型的,虽然是NBA球员,但带不动这帮大爷啊!

    看来这届国家队是没盼头了!”林萧哀叹。

    这时候菜上来了,各种海鲜,十分丰盛。

    大家边吃边聊。

    “白若曦同学,你是省青年队的,你对于目前青训的培养,有没有什么看法?”郑源见白若曦似乎有话想说,便鼓励道。

    白若曦点点头,咽下嘴里的大虾,擦了擦嘴道:“我跟国外训练师接触过,比较国内训练方式来看,咱们还是有些落后。

    咱们不是跑战术就是练体能,真正鼓励个性化发挥,鼓励球员单打能力的训练较少。

    我们在U12以下比赛,球员普遍比欧洲的要强,但这个强是因为我们强调对抗和逼抢,小球员练身体大于练基本功。

    而到了U16以上,我们就全面落后,人家欧洲青少年又有身体,又有技术。

    他们不是不练身体,而是12岁之前不让紧逼和联防,鼓励小球员多用基本功单打,到了12岁以上,开始长身体再开始练对抗。

    而我们的球员则只会打身体和战术,单打基本功和创造性就落后人家一大截!

    到了CCBA,有高水平外援完成终结,咱们的球员终结能力很少得到锻炼,到了国际大赛上,需要咱们的球员终结,就个个不敢打了!”

    白若曦这番话说得很深刻,某种程度代表业内人士的专业看法。

    唐海听得大有收获,一直以为国家的青训体系一定很健全,这么看搞不好还不如野球爱好者呢!

    自己一个45岁开始打球的大叔,都知道单打基本功很重要,而国家的青训体系,竟然强调战术和身体对抗,大过单打基本功吗?

    卧槽!怪不得国家队那帮大爷,个个拿球不敢单打,传来传去的,机会都浪费了,原来根子问题在这里啊!

    “其实也不能怪球员不敢个人发挥,我们国内的篮球最早是受苏联的体系影响,后来是欧洲,都强调整体配合。

    我们男队以前,谁要是敢运球过去,不经过几下传导配合,直接就干拔三分,投两个不进,教练就把他换下去,后边再不让上场了!

    这样一来,我们的球员就更加不敢放开手脚单打了,到了比赛上也畏手畏脚的,生怕犯错被换下。

    看看人家菲律宾的克拉克森,三分经常是运球过去就投,这种自信是跟欧美篮球推崇个人单打有关系的!

    说白了,先有单打能力,随后才有团队配合的!”白若曦侃侃而谈,说起篮球,身上有种自信的光辉闪耀。

    唐海等人都听入神了,感觉大有收获。

    “那你父亲,白海教练是省青年队的主教练,他有没有一些举措改变这种现状呢?”郑源问道。

    白若曦笑道:“当然有,他一直主张引进欧美的训练方式,提高球员的单打能力。

    现在筹划搞特殊训练营,尝试邀请欧美球员,甚至杰出的野球球员,一起来训练。”

    说到这,看了唐海一眼,开玩笑道:“大叔,如果你想去我爸的训练营体验一下,也是有机会的呢!”

    唐海心中一动,笑道:“有机会一定去试试,希望不会拖后腿。”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都当唐海这是玩笑话,46岁的大叔去职业球员的训练营,怎么可能跟下来,最多也就是观摩体验一下罢了!

    “有机会,我也想体验一下白教练的特殊训练营,说不定有一些合作机会,希望到时白若曦同学引荐一下。”郑源笑道。

    “没问题,郑叔也去,唐叔也去,大家都去!”白若曦笑吟吟地道。

    说了这一阵,话头也放开了,显得不那么拘谨了。

    “唉!联赛水平低,球员水平差,洋教练水土不服,青少年篮球培训落后,各俱乐部急功近利,这就是咱们国内篮球的现状。”

    郑源叹息道:“我今年50岁,经历过男篮最辉煌的时刻,见证它打入奥运前八,现在看到它下滑到这样的程度,十分痛心啊!”

    说到这里,他眼眶有些泛红,端起酒杯道:“我作为一名铁杆球迷,想从自己的角度,为祖国的篮球做一些贡献!

    我把唯一的儿子送到美国,让他学习美国先进的篮球理念、训练和技术。

    有朝一日,他回国,带着这些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咱们自己的篮球人才!

    我想投资一家从事篮球相关的公司,按照我自己的理念搞商业比赛,网络直播,厂牌经营等等。”

    郑源看向唐海,以及其他年轻人,诚挚地道:“我希望在坐的各位,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里来!

    这一杯酒,我敬大家,也祝愿咱们祖国的篮球发展能越来越好!干!”

    说罢,一扬脖,一饮而尽。

    “老爸!我这次去美国,一定混出个样儿来,绝不给你丢脸!”郑浩眼睛泛红,也仰头干了一杯啤酒。

    林萧、唐晓菲、李萌、白若曦,被他这番发自肺腑之言感动,端起酒杯,或是啤酒,或是饮料,也纷纷饮尽。

    唐海有些动容,没想到这个郑源一副商人模样,骨子里竟然一腔热血,为了祖国的篮球发展,抱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端起酒杯,敬佩地冲郑源道:“郑先生,我敬您一杯,为您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篮球发展的热爱和关切!”

    然后,一饮而尽。

    郑源笑了起来:“好!好!感谢唐先生!感谢大家!”

    然后趁热打铁,问唐海:“唐先生,不知你接下来的考虑如何?是否愿意陪同犬子前往美国,考察美国的篮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