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明末开始,打造千年世家 » 38、我在历史中消失

38、我在历史中消失

    阎长夜带着阎内军,夜不收和执法队离开了。

    如今阎二镇留下了二十人,听候差遣。

    如今阎二镇在阎长夜等人离去后,肉粥熬煮的翻滚,香味浓郁。

    不少村民都在登记造册,张岱带着年少的武凉君忙碌的不可开交。

    张岱负责登记农业,包括选址规划,温室大棚建造,种子种植培育,水渠修建名单。

    武凉君则是负责登记养殖业,帮助阎家兄长记录选址规划,牲畜圈修筑,养殖护理人员名单。

    荒僻已久的阎二镇,如今为开辟,建造做准备,热火朝天。

    此刻阎长夜等人照旧一个时辰赶回了阎家镇。

    抵达镇子后,阎长夜率先抵达仓库。

    按照约定,需要一百斤粮食,两件衣服换一匹马。

    十匹马则是一千斤粮食。

    从孙家搜出来的粮食里,阎长夜划出一千斤,随后又将冬衣划出了二十件封存好。

    看着这些物资,阎长夜点头,接下来就是等待交易了。

    他吩咐陈花狗统领阎内军,开始操练。

    留了两队在阎二镇,此刻剩余八队在陈花狗的安排下,划分成为了四组。

    “现在,十名长枪兵,十名长刀兵为一组,谁表现差,谁就最后吃饭!明白吗!”

    陈花狗目光逐渐沉稳,提枪怒吼。

    “是!”

    训练开始了,这次训练格外残酷,每一组都换上了木棍,对攻!

    不一会,人群中有人身上开始出现淤青,但陈花狗只是怒吼。

    “不准停,继续,你们锻炼越好,家人才能保卫越好。”

    阎长夜默默思索,开始记录。

    现在物资奇缺,还有养猪降低死亡率的药方,大棚种植手段方法,士兵训练基础录等等。

    如今,阎家镇开始残酷操练,轻骑兵等十匹战马抵达开始组建,阎二镇正在修建养殖场,开辟大棚。

    他知道该回现代补充一波了,然后一举拿下莒州城,基本盘很重要。

    寒风凛冽。

    阎家镇牌坊下,马蹄声响起。

    为首一人腰间挎刀,穿着难得光鲜,是莒州城苏家苏长音,也是阎长夜商定交易之人。

    他身后跟着一人,骑着两匹马来的,倒是没有带交易的马匹。

    两人都有些紧张,有些不相信。

    毕竟如今天灾频繁,流寇鞑子劫掠,天灾不说,土地荒废,粮食何等金贵。

    只是如今抵达阎家镇,进了牌坊,苏长音眼神有些惊诧。

    村子里正在熬着米粥,大冷天的翻滚着粘稠的米汤,苏长音都有些馋了。

    听闻有人骑马来村子,阎长夜远远看过来,立刻上前迎接。

    “苏兄。”

    苏长音拱手:“不请自来,阎兄见谅。”

    下一刻,阎家院落内,传来整齐划一的卖力怒吼。

    “杀!”

    “杀!”

    “杀!”

    近百青壮之声汇聚,声音嘹亮。

    哪怕没看到,苏长音面色凝重,意识到了这个阎家镇,不简单。

    阎长夜让手下取出一千斤粮食,以及二十件上好冬衣。

    是的,衣服很重要,现在这天气,大部分都没几件真正御寒的衣服。

    对于这种注重门风的大家族来说,尽管不要衣服可以多换点粮食,可如果衣不蔽体,那比饿死还难受。

    “苏兄,验看。”

    苏长音也不矫情,第一次交易谁都不会提什么人品,看了几件,苏长音才点头:“不错。”

    直到现在,他们才终于相信阎长夜不会骗他们了。

    苏长音在等待,另一名苏家族人则是飞马赶回,傍晚,马蹄声响,带着十匹马回来了。

    阎长夜凑上去看了看,其实仔细看,这十匹马也瘦弱厉害,品种不是很好,之前营养太差,毕竟人都没得吃。

    夜不收牵走照顾去了,苏家也赶着马车离开了,临走时,面对阎长夜的挽留,苏长音拱手苦笑:“下次苏某登门拜访,如今族内等米下锅。”

    苏家也是很惨,就差杀马了。

    不过他们还是计划这些麦子一部分吃,留一点做种子。

    此刻。

    阎家镇,阎长夜一个人坐在祠堂里。

    他面前铺着纸笔,开始记录。

    夜不收:五人,四个夜不收,蓝隐治为副队长。

    阎内军,一百人,二十人在阎二镇,八十人在阎家镇,陈花狗和周奕为队长。

    执法队十六人,十五个执法队成员,队长孙举人。

    如今勉强有了一百二十人,算是五个工匠,两个铁匠,一个厨子,勉强能算得上这边大土匪之一了。

    阎长夜有些感慨,这个时代的发展,太过艰难。

    随后,他自言自语。

    “该回现代了。”

    做了决定,阎长夜安排了老族长阎应彬暂代掌管全局。

    之后又吩咐阎内军,夜不收,执法队各自队长带队操练。

    同时,张岱负责照顾马匹,同时派人去阎二镇送种子。

    三个工匠,一个铁匠都分配到二镇帮忙的。

    忙完了这一切,阎长夜才叫来了老族长。

    “伯父,自今日起,无论任何事情,不要敲我房门,除非我阎家面临灭族之灾。”

    他将自己关在厢房内,老族长虽然不明所以,但能感觉到这位侄儿严肃,当即郑重点头。

    直到老族长离开,午夜无人,惶惶寂静,阎长夜独自一人去了宗祠。

    他点燃香蜡,跪下祭拜先祖。

    这一刻,光芒涟漪,时空之门再现,他一脚踏入。

    现代,阎家镇,宗祠。

    如今是七月的天气,和明代小冰河时期不同,炎热的厉害。

    即便是起风了,也裹着让人呼吸都散发着热气。

    阎长夜皱眉,有些怀念明朝寒冷气候了。

    他走出祠堂的时候,没什么人,宗祠从现代老族长去世后,愈发冷清。

    直到光门消散,他看到了摆放在宗族灵位前的阎家族谱。

    鬼使神差的,他下意识的拿在手里观看,然后阎长夜怔住了。

    如今他所翻阅的这一页上,记载清楚。

    【第三十三世氏族,五房,其父阎应祗,辈分之字辈,族祖阎长夜】

    【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兖州府,帮助族人发展,改名阎家镇,后发展阎二镇,后取莒州城,遇鞑子战乱,联合破城,遭兵祸,皆战死,阎家五房,族灭,部分溃散,后连年造反,多次断绝传承】

    这是......关于自己的命运?

    阎长夜看着前期记载,想到接下来的十月。

    自己之后遭遇了这些吗?

    在族谱上看到自己未来的命运..

    没等阎长夜思索,祠堂外就听到脚步声传来,一道怒斥随之响起。

    “你是谁?在我阎家祠堂干什么!”

    阎长夜转头,发现竟是二叔。

    但他已经对时空修正的力量有所猜测,二叔已经不认得自己了,没多少人知道自己了,阎长夜有些声音苍凉:“我是县志研究学者,敬佩阎家历史典故,族谱传承,所以来看。”

    他声音微顿,随后扬起手中族谱:“您认识阎长夜吗?”

    二叔皱眉,翻阅思索了一会:“那是我三十三世祖。”

    阎长夜沉默了,他意识到了一点,如今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痕迹被抹除很厉害。

    明朝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但总有一天,自己将永远属于明末。

    他放下族谱,转身离开。

    身后传来二叔的声音:“小友,小哥,还请县志内容好生记载阎家,我们族不容易。”

    阎长夜走着点头着,背影有些阑珊,

    离开祠堂后,阎长夜一边走,一边思索。

    首先,必须找人规划下明末农业发展步骤,养殖业发展,这需要找专业历史和农业的学者,制定方案,给自己出计划方案。

    其次,这次需要带一些工业基础等医学基础书籍,以后有工业基础盘后,就可以开始试探走入工业革命了。

    万一以后真回不来了,这些书很重要,太重要了。

    第三,搞钱,因为需要买很多东西回明末,他总感觉时空修正在加快,他还要顺便了解下时空方面知识。

    现在,走出现代祠堂,阎长夜感觉自己陌生而突兀,再没人打招呼了,多是有人看几眼不再看。

    如果有一天我在现代消失了,会不会有人记得我啊…

    他看着祠堂自言自语,但最终只化为一句,别记得我了,记得这个宗族吧。

    换一种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