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战国:开局召唤大将军卫青 » 第四十二章:兵临城下

第四十二章:兵临城下

    就在卫青大军返回南阳城后,秦军杨端和,也率领大军渡过了汝水,来到了双方交战的地方。

    看向倒在地上被扒光了铠甲飞秦军尸体,杨端和怒火中烧的说道:“可恶的卫青……此仇本将一定会在攻下南阳后,报在他身上的。”

    此战乃是秦军和韩军交锋的第一战,杨端和知道此战的结果很快就会被传回咸阳。

    可想而知,那些在咸阳的政敌会如何诽谤他,要是大王不再信任他了,恐怕他日后就没有领兵的机会了。

    秦国内部本身也不是一团和气,不光有秦国老士族和外来大臣都争斗,还有秦国的将门不满这些从基层崛起的将领。

    因为这些将门觉得像杨端和这种从基层升上来的军官,会夺走他们的兵权。

    所以将门和杨端和等人一直关系并不是太好。

    而秦王嬴政也是有意打压秦国的老牌势力,所以这次才会点杨端和为将。

    也正是为此,朝廷上有许多人都不满杨端和,这次败报一旦传回去,那恐怕立刻会有人诋毁杨端和。

    想到这里,杨端和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桓兄,从溃兵传来的情况来看,韩军基本上都是步卒,所以我想要亲自率领军中全部骑兵追上去。

    如此一来,说不定能在韩军返回南阳之前追上他们。

    而桓兄你就负责带领大军跟上,到时候咱们一定要全歼这股韩军。”

    桓齮拉住了想要离开的杨端和,摇头说道:“杨兄,不要被愤怒蒙蔽了你的双眼。

    此时韩军已经离去了两个时辰,想来已经快要回到南阳了。

    而且就算你带领骑兵追上去又能怎么样,从战场的痕迹来看,两万韩军并没有受到太多损伤,而敌军还有一万韩国弩兵和一万铁甲步卒。

    你带着七八千骑兵怎么拖住他们?”

    杨端和不甘指着地上的秦军尸首,说道:“桓兄你看看这具尸体,韩军贪心,将我军的铠甲兵器都带走了。

    所以韩军的速度显然不会太快,现在追上去只要我以骑兵远距离袭扰他们,他们必定行动缓慢,我们有机会留住这支韩军的。”

    桓齮看着眼前执拗的杨端和,知道杨端和是十分想要打一场胜仗证明自己的。

    而按照杨端和所说的,确实有机会留下那支韩军。

    因为在一旁骑兵的窥探下,韩军注定不可能快速行军,只能保持队形准备防御。

    毕竟如果没有军阵的加持,就算是韩军人数足有两万,也难以抵挡杨端和所带领的八千骑兵。

    只需要几轮冲锋下来,就能够将两万韩军完全击溃,这就是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

    只是桓齮却依旧觉得这样太冒险了,他看着远处的山林说道:“杨兄,这里可是韩国,韩国多山脉丘陵,并不利于大规模骑兵展开攻击。

    如果韩军早有准备,埋伏在道路旁以弓弩射击,那我军骑兵必定会损失惨重,你说得办法实在是太冒险了。”

    杨端和心中也挣扎了起来。

    因为桓齮所说的有道理,如果韩军真的有埋伏,那自己大概率是会中招的。

    可韩军刚打了一场胜仗,又得知我秦国大军在后方虎视眈眈,此时应该是归心似箭才对。

    怎么可能会留下人埋伏呢?

    怎么说呢,但凡领兵将领,只要不是那种稳得一笔的将领,都有一颗冒险的心。

    即便是历史上的名将也不例外,如果成功的话,那自然是受万人敬仰的名将大帅。

    可要是失败,也只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杨端和思来想去,总感觉自己成功的几率在五成以上。

    有了这五成的几率,自己完全可以奋力一搏,而且即便是韩军有所准备,只要自己不恋战,想来也损失不了太多的兵力。

    杨端和这样安慰自己,同时也下定决心的说道:“桓齮听令,本将命你率领大军快速跟上,本将自领骑兵前去追击韩军!”

    桓齮叹了口气,只好不情愿的拱手道:“末将领命!”

    桓齮明白,杨端和此次下的乃是军令,并不是像之前那样与他商议。

    而在秦军军中,只要是军令,就必须遵守。

    而杨端和此时也带领骑兵向着南阳方向追了上去。

    两万大军的行军踪迹根本不可能隐藏,所以杨端和追击的路线极为明确,丝毫没有绕弯子。

    杨端和看着地面上越大清晰的痕迹和脚步,甚至还有马蹄印,心中越发兴奋了起来。

    以自己率领的骑兵速度,想来要不了一个时辰就能追上那群韩军。

    而杨端和也已经打定主意,只要能追上韩军,那就远远袭扰就好,只要拖住这支韩军,等到自己的大军赶来,那就能够成功歼灭这股韩军。

    听说韩国大将军卫青也在这支韩军中,到时候自己一定要好好羞辱卫青一番。

    虽然如此想着,可是杨端和却依旧不敢大意,一边赶路的同时一边不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在看见狭隘的道路时,杨端和就会命令全军快速通过,生怕被韩军埋伏。

    而此时的卫青大军也到达了距离南阳十里外的地方。

    这也多亏了韩国地处天下之中,所以商队十分之多,所以韩国的道路也十分宽阔。

    要是像是秦国那种重农抑商,而且限制平民出行的国家,那道路情况可就十分不同了。

    就像秦军刚开拔,还没有走出河内郡的时候,走的道路不但狭窄,而且还不时有毒虫猛兽的袭击。

    倒不是秦国不愿意修路,相反秦国自然愿意将国中道路修好。

    只是常年征战,秦国虽然总是胜多败少,可是国力也损耗极大。

    再加上秦国又喜欢以金银收买其他国家的大臣,即便是地主家也没有太多余粮了。

    而卫青在走到距离南阳十里后,就命令大军停下了脚步,然后让士卒开始挖坑

    同时命令四千韩军弩手进入两边都山林中进行埋伏。

    而此时另外还有两千韩军步卒也开始钻入山林之中。

    而南阳城的接应部队,在得到卫青的命令后,此时也正好赶到。

    南阳城的增援部队有五千人,而这五千人在加入卫青的部队后,军队数量的人数立刻就变得和刚才差不多。

    卫青看着周边茂密的山林,心中有些可惜。

    若不是随意砍伐树木容易被秦军的警惕,再加上时间太短来不及布置,此地倒是一个火攻的好地方。

    接下来就看秦军上不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