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三十章 小小书童上学记

第三十章 小小书童上学记

    时间回到2、3个月前的西北偏远小县城,殷建设这个小小书童要开始上学了。

    考虑是第一次上学,儿子也没有上过幼儿园(育红班),担心儿子不熟悉环境哭闹,高来娣专门儿子去学校报道。

    看着一个个小屁孩面试一样的孩子,在那里又是背古诗,又是数数字,从1数到100的幼稚表演,殷建设开始苦恼,太青涩了吧。

    前世怎么没有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啊,只记得自己是5岁读书,因为年龄不够,找了关系,算是提早面试过的,直接入学了,这次还有考核的啊!

    殷建设大大方方的向何老师,介绍了一下自己,接着沉默不语的看着老师,一点也没有怕的样子,就是看上去有点萌呆,殷建设想的是,老师你要问什么,就问吧,我肯定都能给你答出来。

    没有想到,何老师是非常满意,这个孩子不哭不闹的,衣服穿的干干净净,看上去就是个省心的孩子,旁边还有几个孩子在哭鼻子呢,他都不受影响,又看看旁边还有个哭得最凶惨的小胖子,老师更是心底有数了,这个孩子不是个调皮捣蛋的。

    天天看孩子,特别是老一点的小学带班老师,那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法师了,打眼观察一下孩子,就能知道这个孩子怎么样。

    看老师不问自己的情况,老妈又在陪老师聊天,估计是介绍自己的情况,嘱托老师多照顾。

    殷建设可不想在老妈面前装老实人,一看旁边还有一个孩子,不由的乐了。

    这不是Q版朱小平吗,以后长大接了自己老爸的班,做了一个派出所民警,他老爸自己今天没有穿警服啊,估计是害怕引起别人家的注意,后来小朱同志做了镇派出所的所长。

    还有一个瘦高个,外号唐老鸭,姓唐名字不记得了,长大好象是在县政协工作。

    还有这个Q版的周文超,长大了在拆迁办工作,就是这子小子领人拆掉了自己房子。

    还有一个圆脸女生杜萍,好象参军入伍,还是参加了女兵方队,直接参与了阅兵式;还有一个瘦弱的男生,朱子文,好像是自己回老家,三十多岁的时候在菜场遇到过他,大学生入伍,又读了军校,知道后来已经是副团级的文职了。

    哎,回不去了!重新来过,也是心酸又无奈啊。

    上课上了两天,殷建设起初的新鲜感没了。

    同桌还是小学记忆里的那个女同桌,长大了是个小美女,不过就是个子矮了点,同桌具体最后做什么,自己离家太远,就不知道了。

    现在读书,坐的是长条凳,书桌也是两个人一起的一张桌子,很多桌子上都有三八线,以后过几年都是单座单桌了,避免互相影响。

    开学的前几天,老师还是侧重的给新生树规矩,想当于后世所说的习惯养成,一个成年人的灵魂,伪装成一个孩子,还要被习惯养成,那种不适应,自己体会。

    殷建设实在受不了了,私下里直接找到老师办公室,“何老师,我想申请跳级。”

    何老师听到自己班的小屁孩,那个不闹腾安静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孩子跑过来对她说“一年级要申请跳级。”

    何老师心里有点不舒服了,老师全班孩子的名字都还没全部记住呢,你就要跳级了。

    “不要好高骛远,小学重点是打础,基础不牢,将来也不会有出息。”

    何老师还是有经验的老师,虽然心里不舒服,可是还是和孩子做沟通,向孩子解释,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得了,难怪退休后,学校还会返聘何老师,说何老师教孩子有方法、有耐心。

    “我知道,可是何老师,小学知识我都已经会了,坐在教室里实在难受,也没有课外书,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很多知识,我小舅已经全部教会我了。”

    “我小舅就是今年的应届生排名第一,全县第三的高吉利。”

    殷建设开始借小舅高吉利的光辉,来证明自己没说谎,外甥类舅也是一个说法。

    何老师问,“那你想跳到几年级?”

    “能跳到5年级,或者小学毕业吗?”

    “这个我也说了不算,毕竟你也才5岁半不到,这么小,老师只负责一、二年级,我找一下数学老师,要一下三年级的卷子,你语文数学先做一下,看一下你的水平再说。”

    殷建设听到何老师这么说,已经很满意了,他老实的找了张老师办公室的凳子坐了下来,等着老师去找人。

    何老师还是比较负责任的,他找了教研组长汇报了一下,又找了

    数学老师,然后听到消息的几个老师也凑热闹似的,涌入办公室,想见一下可能存在的神童。

    在众目暌暌之下,殷建设接过二年级的数学、语文试卷,开始像正规考试一样写下名字,审题,下笔,十来分钟一份卷子就完成了大半,速度做的飞快,做完卷子,老师现场开始批改。

    双百的成绩让围观的老师兴奋了,有好事的老师找来了三、四、五年级的各科卷子,殷建设来者不拒,坐在那里,依旧是飞快答题。

    每做完一份卷子,老师们当场批改,殷建设则是继续答题,办公室的热闹引来了教导主任,有喜欢汇报的老师更是把消息传到了校长那里。

    一个5岁的孩子,完成了小学学业,并且根据考试成绩,非常优异。

    老师们议论纷纷,以前只是听说过神童,今天见识到了,这不是神童,什么是神童。

    校长也欣喜不已,不过具体这种情况怎么办理,校长还是要咨询一下县教育局的意见和内部讨论一下。

    殷建设则被要求先到教室继续上课,等待通知。

    殷建设目的达到,回到教室。

    校长和老师们开碰会,大家讨论的结果就是,这件事,特事特办。

    这样的神童,直接毕业还是有点不牢靠,而且孩子年纪太小,总共就上了几天学,学籍资料完善也要时间。

    建议直接去读5年级,现在小学是五年制,反正刚开学读5年级也合适,在最后一年,还能让这样的天才神童为学校获取荣誉。

    不过也要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校长觉得大家的意见比较全面,于是,对殷建设跳级的工作做了分工,何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

    5年级有四个班,开学再进行一次分班考试,让所有人参加,殷建设也要参加,前40名进入实验班,重点竞争全县小升初考试前30名额,配备的老师各教研组组长推荐。

    安排好工作,校长则专程带着殷建设的答卷,找主管的教育局领导汇报工作。

    何老师接了任务,回到教室,找到殷建设,将学校的决定告诉了他,并且要今天去他家做一下家访。

    殷建设对这个结果也接受,对何老师表示感谢,并且表示她妈妈应该不会反对,他现在就可以请假,让妈妈马上尽量早点来学校,读书的事,它自己可以做主的,老师还要在学校看这么多的孩子,人走开了,孩子们没人管了。

    自己马上回家,坐老妈的自行车,和老妈一起来学校。

    何老师觉得殷建设有主见,而且不是个贪玩的孩子,同意了殷建设的意见,现在北方可没有接送孩子的习惯,孩子放学了,一般都是排队回家,压根不用家长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