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四十五章 小舅的礼物

第四十五章 小舅的礼物

    “之前,也有一次昏迷,去县医院检查,大夫也查不出问题,最后根据经验判断,是用脑过度,营养不足。

    打了营养针,第二天,就恢复了。”

    “这次来魔都,也是想给孩子,大医院,再检查一下的,没敢告诉孩子。

    我养了三个孩子,每个孩子我都操心不少,发自内心的,一直不喜欢,孩子过早的,去掌握不是孩子这个年纪学习的东西。

    建宝,心智还是比较成熟的,凤来,心智就差了点,我不懂多少大道理,但我是个农村人,我知道什么日子种什么地,早苗结不出大谷穗,时节不对,苗最容易出问题。”

    高来娣,悠悠地说,“他小舅,就是高吉利也很聪明,高中读了一年,就考了全县第三。

    儿子比他小舅还聪明,而且主意还正。

    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杨阿姨暗暗的想,实锤了,难怪孩子的小舅觉得,自己外甥和别人不太一样,让她不要太奇怪了。

    当时,自己还觉得,有点言过了,能让考上重点大学的小舅,都觉得怪的人,确实和一般人不一样。

    这家人,确实有点怪。

    很多事,从进门开始,就是一个5岁孩子在做主,怎么都感觉,不协调,原来如此!

    有时间了,私下里托人问问,有没有大脑方面的医学专家,和新仪器,帮孩子检查一下。

    殷建设,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打车,去了小舅给的地址。

    那里是一间,很大的,有围墙的仓库。仓库里还有一台龙门吊,两把钥匙分别打开门,看到的是,满满的一仓库钢筋,旁边还有水泥。

    进门的方向是一辆平治(也就是人们说的虎头奔),车的旁边,放着一些电子表,还有2台日产彩电。

    彩电箱子上,是一把车钥匙和一张车钥匙下压着的进货单,货单上价格、数量,都写得明明白白。

    殷建设看着那辆车,拿起钥匙,打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室,还好左舵车,手动挡。

    自己应该可以开,把座位往前调节,发现座位下,还有好几捆港币。

    殷建设把钱藏好,打火,开车,车子启动了,殷建设不敢开太快,新车还是小心点。

    殷建设觉得自己小心了,可把自己的爸爸吓了一跳,啊,5岁半大的孩子,开汽车,妹妹看见哥哥,仓库里开汽车,大声喊叫,拍手,“哥哥真棒”,在妹妹眼睛里,汽车就是像大玩具一样的。

    殷建设停车熄火,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爸,把这些电子产品,都搬进车里,后备箱放电视机。”

    殷俊生听从了,儿子的建议,没有觉得什么不对。

    把电子产品都搬干净了,殷建设把进货清单撕了个粉碎,然后,查看了一下汽车前抽屉,发现了汽车的相关文件。

    有了这些,应该可以申请,车辆牌照了吧,到时候问一下杨奶奶。

    殷建设想着,然后,就是一番神操作,打开仓库,把车开出了仓库,又开出了大门。

    回忆了一下来的路,殷建设让爸爸锁好仓库和大门,启动汽车,直接回住处。

    可能是交警不在路口(请大家现在,务必不要模仿),开着虎头奔,而且也是按交通指示行驶,这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可没有私家车的说法,驾驶证的办理也还不是很正规,只要是有挂靠单位,或者是个司机学徒身份,会开车,旁边有个老师傅,就可以开车,但是如果发生了事故,没有驾驶证,那说法就多了。

    据说年底要逐步放开私家车了,因为上海桑堪娜投产了。

    而此时,没有牌照,没有驾驶证的真正黑车,就这么堂儿皇之的开回了住处,这样危险的车,殷俊生同志坐着,反而不紧张,还兴奋不已,而凤霞小妹妹,还喜笑颜开,心大啊!开车的人,开的小心翼翼。

    到了住处,熄火,把车开进院子。

    老爸殷俊生开始搬电视,把电视搬进客厅,电视机带着个大屁股,很重的,上面全是日文。

    殷建设一看,算了,今天甭想看了,电压不统一,RB原装,输入电压100伏,电子表和计算器什么的也搬了进来。

    他们要统一整理一下,家里就姐姐殷凤来和贝贝看家。

    殷俊生,正要去关大门,一辆自行车骑来了。

    “请问,高来娣是住这吗?”邮递员问。

    “那是我婆姨。”邮递员有点懵,不过很快反应过来。

    “叔叔,那是我妈妈,是西北省来的信吗?”殷建设用普通话回应道。

    “是不是,我大舅高吉元来的信?”

    邮递员看了看信封皮的信息,对上了,才把信,交给了殷俊生。

    “谢谢,叔叔”,殷建设很有礼貌的表示感谢。

    “叔叔,问一下,如果我有东西要寄送,是走邮政送达,还是走火车托运?”

    “东西少而且小,建议走邮政,邮政可以送达全国。

    如果对方,离火车站线近,而且货物较多,还是建议走火车托运。”

    “谢谢叔叔”,殷建设给邮递员鞠了个躬。

    打开信件,大舅除了问候,重点放了三件事。

    一是,上次知道妹妹要来魔都,正好店刚开,资金运转困难,担心妹妹在魔都,钱不够,补寄了1000元。

    二是,收到了上海出版社的一张汇款单,也寄了过来。

    三是,高家庄通电了,顺道每个村,也能拉电话线了。

    老村长顶着压力,给村里安了一部电话,电话号话告诉一下,以后有事,可以白天给村里打电话。

    有了电话,确实能方便不少,不知道小舅那边,有没有电话,下次问一下,这样就不用写太多的信,有事能电话联系了。

    车马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联系方式,太不便捷了,真的怀念,天天可以,玩手机的日子啊。

    让姐姐、妹妹,和贝贝看好家门,殷建设带着爸爸又出门了,要去电器商店,买一幅天线,两台家用调压变压器,两套天线连接线,还有遥控器电池。

    前世是个理工男,鱼骨天线制作起来不难,可是现在缺材料。

    对魔都具体细节不熟悉,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先买一副天线,也省点钱。

    魔都不愧是大都市,货品丰富,不需要上门安装,又省了一笔钱,还从老板那,讨了一根竹竿和两米长的铁丝做支撑。

    指挥老爸把天线安装好,铁丝捆在壁炉烟囱上,把二根天线连接线分别引入一楼和二楼,杨奶奶没回来,她房间先不进去。

    自己引了线,接入电视输入;连通调压变压器,接上电视机,电通了,信号有了,遥控器一按,画面

    马上有了。

    看着进口电视土气的外表,脸上像涂上胭脂的画面,年代感,殷建设觉得好有时代气息。

    要是,能把纯平液晶高清电视,引入这个时代,那妥妥是王炸,可惜自己不会这种技术。

    有彩色大电视,可以看了,妹妹凤霞拍手欢呼,爸爸殷俊生和姐姐凤来看的眼睛都一眨不眨。

    段建设对这些,一点都不感冒。

    把电视箱子,抱出父母的卧室。把计算器数了一下数量,电子表也按港产、日产分别捆装好,挑出几只觉得样式不错的,自己留给父母和姐姐妹妹,还有杨奶奶。

    其余的,全部放进箱子里,手写了一张货品出货清单,还有两份采购合同。

    大舅的那笔1000元,想当于合同预付款,货物交易双方,需方是大舅的电器行,而自己老妈的高氏贸易有限公司(魔都分公司)是供方。

    有大一些的资金往来,最好有合同支撑,以备查税,纳税,纳税光荣懂得都懂,不要被查了,加倍罚没,影响企业声誉。

    当然,产品的损耗也定的比较高,方便大舅那边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