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五十七章 开店,招人,贷款

第五十七章 开店,招人,贷款

    “如果吃水果,随便买点,自己吃不就好了,妈,您赶快去订包装盒子,买胶带、蛋糕店里的那种丝带。”

    殷建设把自己老妈推出房门,第一次见殷建设自己儿子,对自己发这么大火,老妈高来娣心里有点不舒服,不过还是出门去加急通知包装厂了,别明天又出什么意外了。

    第二天一大早,殷建设就起床,和妈妈高来娣,去看水果店的果品摆放,殷建设做指导,如一次不要摆出来太多,品相好的摆在顶层,摆放要整齐,价格标签要醒目。

    还没开业,殷建设面试了几个上门找工作的小姑娘,直接录用了5个人,直言,试用期一个月,表现不好,试用期结束,工资日结。

    试用合格了,签劳动合同,以后有机会提拔做店长,副店长,录用了营业员。

    殷建设开始指导,包装水果礼盒,看众人忙碌的都已经上手了,殷建设又去隔壁的缝纫店,直接定了5个绿色围裙,缝纫店正好开门,顾客还少,马上开工剪裁,十分钟不到,围裙制作完成。

    看着统一的,相当于工作服的围裙,整个店,马上有了正规军的感觉。

    把牌匾挂好,又找了旁边板栗店里的男劳力们,门口帮忙摆了几捆甘蔗,鞭炮阵阵,水果店正式开业。

    这时候,还没有城管,不过有卫生员和交通疏导员,门口侧边专门放了一个大的木头箱子,收集垃圾,也算是和卫生员互相理解。

    现在开业大城市有些店铺也会拉个横幅什么的,殷建设觉得太丑,门口堆一堆塑料花,殷建设也看不下去,现代的审美观与这个时代,有时候真的格格不入。

    干脆乘着开业,在大门口两边摆着醒目的香蕉,草莓、橙子、菠萝,颜色鲜艳,还能吸引眼球,算是自己给自己庆贺。

    看到这个季节,这家店铺这么多的南方水果,早上逛街的女人们,

    都惊奇的想要看一看,现在的物流还没后世那么发达!

    没想到刚取消了水果票,就有人不远千里,运来了南方水果。

    冬天,想吃南方水果,以前只能是想想就好,空运的水果多珍贵,平常老百姓见都难见。

    甘蔗算是不容易坏的,也是按斤卖的,整根不一定买,也会买一段尝尝,老百姓生活条件改善了,迫不及待追求水果自由,也可以理解。

    有些南方水果,此时的上海人也不一定全都认识,比如木瓜,杨桃,菠萝蜜……

    殷建设只能上前介绍,一声小姐姐的称呼,加上介绍,木瓜丰胸啊,什么的进行科普,女孩子们听得哈哈大笑,还好殷建设只是个小男孩,又脸皮厚,要是再大点,这个时代,被人要当流氓抓走了。

    有人看,就有人买,自古不缺有钱人,缺的是,能让有钱人掏出钱的人。

    经过牙签水果切块的试吃,当即有人开始下单购买,毕竟也算冬天里吃到稀罕货了,更有人发现了礼盒果品,送礼不是更有面子吗。

    南方空运当季水果啊,谁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能再有,手快有,手慢无,礼盒果品销售量飞速递增。

    也有舍不得买,但是想给孩子解馋的,买一节甘蔗,把孩子安慰一下,省得得孩哭闹。

    水果店开业逐步正常化了,殷建设也功成身退,回家去学习。

    顺便给老村长三舅打个电话,再从老家调人过来,首先还是退伍兵,其次是初中毕业结婚的小年青,能夫妻双方都来也可以。

    一定要能吃苦,人和气的,这边开店要人手,有汽车兵或是侦察兵,炊事兵退伍的,也可以夫妻双方都接收,一定要有文化的,会读书写字的优先。

    老村长一听大喜,这是高家庄村要起飞了啊,一定要让小年轻们多读书,关键时刻有文化了,招工都能优先。

    村里要冬闲了,夜校扫高班也要办走来,会读写,会计算,还能在大城市找到活干,这是高家庄祖坟冒青烟了啊,老村长三舅想了想,不行,不能只从有高家庄村找人。

    同等条件,殷庄村也要找孩子爷爷去商量一下,不要引起了高殷两家的矛盾。

    家国天下,小外甥惦记着家乡人,不能让外甥难做人,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村长三舅,接了电话,回去的路上都哼起了革命小调,小酒都喝了二两。

    看见老伴今天回来这么早,还

    有兴致喝小酒,三舅妈心里一阵嘀咕,老伴这是遇到啥喜事了,吃上花生米,喝上小酒了。

    三舅也没什么好瞒的,直接漏了底,高来娣家在上海开了两家店,一家卖炒板栗,一家卖南方水果。

    两家店,生意火爆,人手不足,要从老家招人,包吃住,而且还培训上岗,还要大解放拉货,要招自己的驾驶员,这么好的喜事,降头顶上了,能不高兴吗!

    三舅妈一听,咱家儿子也以去啊!

    地上没多少产出,除了农忙,种地也要不了那么多人,闲着也闲着,不如进城务工,还有自家人照顾,不会被别人欺负,还能去大城市见世面。

    自己娘家也有人,也可以去啊,没准还能学门手艺。

    三舅妈开始求老公,安排自己娘家人,也要个名额,这样自己在娘家说话,也有底气了。

    自从跟了自家男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求过自家男人,给娘家人办事,自己也知道他没有那个能力,挣工分的时代,大家都混不饱个肚子,没想到老了,还能来时来运转,沾上光。

    “我圈一圈人,你也留点心,最好初中以上有文化,要老实,能吃苦的,街溜子千万不能要,万一坑了来娣,以后都再也没机会了。”

    三舅给三舅妈嘱托着。

    “我懂,万一,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坏了名声,以后人家不要人了,那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三舅妈,给自己老公做保证。

    高家庄村、殷庄村因为外出务工的事情,当天晚上,沸沸扬扬。

    最后圈定了二十多人,其中四对年轻夫妻,殷建设得到信息,抓紧落实让他们买票,每人最少带50斤以上的板栗乘车,让村长三舅再组织火车运一批北方板栗过来。

    只是在上海购买板栗,量大担心,批发商借机抬价,现在可不像后世的物资大流通,背后真要有给你下黑手,从货源就能整死一个企业。

    现在一切,都还在计划转向市场,有些地方控制力太强,私今企只是在夹缝中生存,生存就是很多企业迈不过去的天堑,更不要说马路上,还时不时会冒出来几个,不懂法的车匪路霸。

    第二天早上,殷建设陪着父母板栗店和水果店巡视了一圈,然后带了几盒水果礼盒,就去银行门口等着行长上班。

    殷建设前一段时间,让父母把自己的名片印好,行头也挨个换了换,现在老爸殷俊生一身黑西服,老妈一身职业套装。

    听说,老妈还和杨奶奶,私下里学习商务礼仪,还有跳舞,殷建设只是知道,却一次也没有看到过,老爸又是跟老妈在学,而且还在自学驾驶。

    殷建设找退伍兵高飞临时开车,没办法,板栗店实在不能抽出太多的人,高飞把他们送到银行,还要赶回店里,人手不够。

    李行长今天上班,就听到业务理汇报,有家中港合资企业,想申请贷款,估我今天早上会来。

    李行长看着申请材料,两套店面房,一辆奔驰车做抵押,贷款50万,抵押物价值肯定够贷款数量的。\

    可是这也贷太少了,马上年底了,国企效益都不太好,不愿意贷款,私人大额贷款,银行也不敢放出去,害怕血本无归。

    遇上能放贷款的,才贷这么点钱,年底到了,年度任务还没完成。

    老百姓这年月喜欢存款,敢贷款的太少了,银行此时,就怕没优良的企业贷款,为此,自己脑袋头发都少了多少。

    这次去开会,就是让大家解放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银行就是促进信贷业务发展。

    在想事情的李行长,听到敲门声,应了一声“请进“,就看到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孩子走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