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二十四章 与亲人们沟通

第二十四章 与亲人们沟通

    三舅还在想着发展的大事,听说魔都货物来了一部分,就通知村妇女主任,安排在家的妇女,去做清洗工作。

    现在她们在家,偶尔也会接到屠宰场的通知,都知道流程了,按清洗的数量挣钱。

    而且还卤好了,第二天一早,可以去集上卖卤肉。

    高家卤肉名气响亮,质量好,不缺斤短两,卖的实在,在小县城算是口碑产品。

    三舅也没想那么多,套着马拉车,就带着殷建设去看野牛,野鹿,野驴……

    对这些野货,三舅特别上心,这些都是,改良饲养品种的希望啊。

    要是研究成功了,这些都是高家庄村命名的农业成果。

    农学院畜牧专业的教授,更上心,都已经和学生,在铁皮房子里驻扎了下来。

    天天研究这些动物,观察他们的日常脾气和饲喂优缺点,以及与本地品种的杂交情况。

    到了地方,殷建设看到周围的集装箱里,确实住了人。

    不由感慨,八十年代的农业专家,确实是吃苦耐劳,既能学校教学,又能地头吃苦。

    不像后世那些,天天引进转基因作物,还下地,踩红毯作秀的砖头们。

    搞宣传作秀,被老农们嫌弃,败坏专家风气的,唯国外良种,优良的改良派。

    可是八十年代的专家,这么敬业,殷建设自己开始苦恼。

    空间里的木头和野生动物,怎么办?

    没办法放出来了,只能再想别的办法了。

    看到这些动物,都有了安定的新家,殷建设只能脸上笑嘻嘻,心里苦滴滴的回去了。

    三舅是赶车的时候,都心里带着笑的。

    “三舅,这些专家,生活这么苦。

    村里要给他们配辆摩托车,还要给一下补贴,让他们进出方便。

    还要安排人员,给他们做饭,送饭。

    这些人,都是国家的栋梁,默默无闻付出的人,不应该被亏待。”

    三舅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确实有点亏待这些人了,回去就安排。

    夏天还好,冬天确实冷,要给他们安排炉子,还要安排有热水喝,有热水洗澡。

    三舅和殷建设往回赶路,村妇女主任直接去三舅家,找三舅了。

    原来是村委仓库里的动物内脏,太多了,人手不够。

    三舅妈正在和儿子高鹏聊天,听他说着,自己在魔都,近半年发生的事。

    听到人手不够,三舅妈和高鹏也不扭捏,猜到是需要清洗的东西太多,缺人了,马上就去帮忙。

    三舅和殷建设,返回高家庄村的时候,夜色深沉,已经是看不清路途了。

    殷建设开始问三舅:

    “以后高家庄村的庙宇,和集市,打算放在那里?”

    三舅指了指,村小学前的一块地说:

    “打算,就放在村小学前面了,这块地,以前就是村里老庙的位置。

    种地庄稼也长得不好,有些地还有盐碱。

    今年麦子已经收了,个别地里还有点豆子,下半年就空出来了。”

    殷建设一听,心里放下心来,夜里只能自己加个班了,要不然空间里的东西怎么办。

    到了村口,殷建设就下了马车,说还要给自己老妈打电话,就与三舅分别了。

    到了村委,这里的人还在热火朝天的忙碌,殷建设也没有打扰大家。

    直接进了村长办公室,开始给老妈打电话。

    这次电话通了,报了平安。

    让老妈抓紧时间,安排一批粗竹竿过来。

    高家庄村要开始基建,但是下半年,明显脚手架和支撑材料不足。

    八十年代,钢材可是紧俏物资,现在搭架梯都是木头,或者是钢丝捆绑固定的竹杆。

    除了重点工程能看到钢管脚手架,其它民用的建筑,全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大家也不奇怪,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殷建设突然想到,可以用木头条中间加竹片,再穿孔用紧固件,分段加固,做成脚手架的竹木踏板或者竹架板,这可是建筑工程,必用耗材。

    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讲给老妈高来娣听,老妈说他和老爸商量一下。

    国人从来不怕吃苦,所以才有了高手在民间,想一切办法,建设国家。

    当然因为条件和技术不好,也造了不少,现在的眼光看,就是绝对住不到70年的短命楼房。

    三舅回了家,发现家里没有人,村子里也静悄悄的。

    只能把自家牲口喂了喂,然后就是去村委看一看。

    到了一看,好嘛,村里的人,都到了。

    洗的洗,卤肉的卤肉,难怪村子里,那么安静,家家没人。

    通过全村人的全力以赴,等到十点,终于一仓库的内脏,全部洗好,也卤上了。

    十舅和三舅忙着给大家记账,这些东西都是钱。

    而且还要给小妹高来娣公司,也记投入的账。

    殷建设打完电话,就回去陪外婆了。

    外婆年纪大了,自己吃素,所以一般和肉沾边的事情,能不去都不去。

    表姐表弟,放假陪着外婆住在一起。

    大舅和大舅妈,忙着店里的生意,晚上也不回来了。

    殷建设的到来,让外婆很高兴,而且还给他,很多好吃的,殷建设小嘴甜,很讨外婆欢心。

    明天还要早起,把空间里的木头和野味送出来。

    还要去,小姑妈村里,找小姑父帮忙收水果和西瓜。

    殷建设和外婆睡在一起,看到表姐表弟睡了。

    殷建设偷摸的从书包里,掏出来一套冬天的呢子衣服,还有一捆钱,递给外婆。

    “外婆,这次,我妈没办法回来。

    我爸要去京城,看一下厂子的建设情况,只能我回来。

    这件衣服是我妈买的,给您冬天穿。

    表弟表姐的衣服,我妈也买了,我放另一个屋里的床头了。

    还有这捆钱,也是我妈给您的,担心您手头紧。

    自己收好,不要告诉我大舅了,省得他们多心。”

    外婆没有想到,自己女儿和外孙,还在惦记着自己。

    知道女儿和小儿子,越过越好,这是孩子的孝心。

    外婆也不扭捏,把钱藏在身上,衣服摸了摸,就甜甜的睡了。

    殷建设睡的早,第二天天亮,就起床了。

    此时,外婆也已经起了,开始烧水。

    “外婆,我今天不回来吃饭了,要去小姑妈村里,收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