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惑四十 » 212、副中心

212、副中心

    而邻国毫无认错态度,继续参拜神社,全国掀起一股抵制浪潮。

    不买日货。

    萧下班对小威道:“街上的日产车都少了,好多买了日产车的人都不敢开车上路了。停在路边的日产车,有的被涂画,甚至有的被砸了。”

    “闹这么凶?”小威很无感。

    “就该这样抵制。”

    “好像能抵制的了一样,相机还不都是日本的?别的国家产的根本不行。”

    “所以我才一直不同意你买啊。当年他们侵略我们,中国得死了多少人?你知不知道?”

    “不知道。”小威瞪着眼睛,她是真不知道。印象里好像东北以前是和平被侵,满洲国没像中原打得那么乱。

    “你没救了。”萧极度不满。

    “我哪里没救了?我又没买日货。”小威不服。

    “你的资生堂是不是?你的苏菲是不是?你的狮王牙刷是不是?”

    “……”小威还真不知道是不是,连忙跑去看,竟然还真都是。小威只好汗颜。

    别人家的孩子幼儿园都读三年,小威的孩子因为九月出生不能入小学,所以幼儿园就比其他的孩子多读了一年。

    小威跟萧商量:“你这最近换工作,中间有俩月,社保断了。去年小学入学的社保缴纳标准是半年,咱们多交半年,准备一年的吧。防止万一。”

    “放心,刚好够一年了,好像还多三个月呢。”

    小威的孩子属于非北京户口,非京籍上学,一般需要提供“五证”。具体如下:

    一、在京务工就业证明;

    二、在京实际居住证明;

    三、全家户口簿(父母不在同一户口的需要提供结结婚证);

    四、北京市暂住证;

    五、户口所在地无人监护证明。

    因为孩子的户口,是随小威落在姥姥家的。小威给吕梅打电话,让吕梅在老家的街道,开具户口所在地无监护人的证明。

    老家的街道办推说没办过,不会办,害得吕梅跑了好几趟,才算把一个简单的无监护人证明开了出来。其实过程也不简单,因为户口所在有姥姥姥爷,所有吕梅还要去医院开具身体健康情况不佳,不能照顾孩子的证明。

    当然,这不是真的,也只能花钱找人办理了。

    总算办好了无监护证明。

    小威再去社保中心打印个人社保缴费明细。看起来挺简单,但小威还是研究了一番,带上萧的个人社保卡和身份证,到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自助查询机上将个人社保缴存明细打印出来,然后再到柜台盖章。

    社保缴纳证明,刚好一年的。

    小威和萧只有在买房子办手续的时候,办理过暂住证,暂住证是有时效的,现在已经过期了而且以前买房时的暂住证,住址不是现在的,还是托人办理的。当时租住的蒲黄榆房东是不同意办暂住证的,因为用她出租的房子办理暂住证,她是需要缴纳费用的。所以,托人办理的暂住证,是朋友公司的一个宿舍地址。即使不过有效时效,也是不能用的了。

    如今孩子要入学,同样需要暂住证的,好在,如今的暂住证,早就已经取消了高额费用。小威和萧,又到房屋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了暂住证。

    小威觉得,现在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比初来北京时候的办事员,态度和蔼得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威不再是流串的打工闲散人员,而是有固定住宅的业主的原因。但是,小威更希望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毕竟几百块的暂住证费用也取消了呀,这不也是进步的一种表现么。

    所有证件都准备好,等到递交材料审核的日子到了,小威拿了所有材料去窗口,窗口一一看过材料,又退给小威:“不合格。”

    “哪里不合格了?”小威的心里咯噔一下,紧张起来。

    每年入学审核,都有很多孩子因为材料不合格,被筛选出来,不能入学。

    “社保缴纳年限不够。”

    “不是半年么?我这打印了一整年呢。”小威赶紧补充。

    “那是去年的标准,今年需要一年半的缴纳证明。”

    “什么?什么时候变得?怎么没有通知?”

    “我现在不是告诉你了么?”

    “那怎么办?”

    “自己想办法。好了,下一个。”

    小威离开窗口,赶紧给萧打电话,萧正在上班,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公司的财务出主意,有专门的代缴公司。可以补齐,就是费用高了点。

    再高,能补,也成啊。

    小威拿了社保缴纳证明,再次回到窗口,办事员道:“那也不行,今年政策变了,社保缴纳不仅需要有年限限制,还有地域限制。”

    “什么地域限制?”

    “就是社保必须是在通州区缴纳的,才算数。”

    “为什么?别的区没有这个规定啊。”

    “是啊,但是这是通州区今年的新规定。”

    小威被这个消息打蒙了。

    再次给萧打电话,怎么办?

    萧的公司注册地在国外,萧的社保也并不在通州区。如今想要候补一年半的通州社保缴纳证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为什么别的区,没有这个规定,必须在本区缴纳社保呢?这在北京是很不现实的事,大多数人居住和工作,都不在同一个区。

    况且,通州就是一个睡城,根本没有什么太像样的工作机会。

    本来买了房子,就近入学,是板上钉钉的事,到是这一切的入学变化,都源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确定。

    市政府东迁通州的传闻经久不息,传闻了十来年,却又相继遭到否认。后来,就成了通州官员和房地产商们,热衷于对外维持的话题,越来越像对发展需求的谣传,哪知道,谣传有一天真的变成了现实。

    随着北京“大城市病”的愈演愈烈,人口的承载力也越来越差,交通堵塞越来越严重,PM2.5又成为公众关切的焦点问题,这一切,都开始上升到中央决策的高度。

    二零一四年二月,中央在考察北京时,谈及了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疏散城市中心人口,并再次强调这一问题时,还侧重上升为区域经济布局。

    市政府将搬离中心市区,搬往通州,中心市区只保留中央职能。

    城市的很多非核心功能,也将疏离出中心城区。而通州,作为未来迎接市政府落地的地方,同样需要疏解人口。

    很多人诠释,卡掉一个孩子的入学,至少就卡掉两个人:一个孩子和至少一个监护人。

    甚至可能,会更多。

    当然,这是非官方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