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修仙从入侵异世界开始 » 第二十七章 道友你着道了

第二十七章 道友你着道了

    当年五人猎妖,今还剩三人存活。

    据说黄幺那五行法阵最后还是被当初的白发剑修周叮所得,倒也凭借此阵在这舟山群岛闯下了不小的名头。

    今后同在外海猎妖,想来也有再见的可能。

    回到自家洞府的余天开始翻看起那体修龚亮的储物袋。

    虽说一番交战没有说明来意、但想来也是为了当年所得灵种之事,我剥皮、你割肉,到头来还是我棋高一筹。

    至于用灵种汲取他的生命能量,余天不屑于这般做法,今日可以用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明日就可能光明正大地杀戮。

    他本就不是嗜杀之人,何必因此而放纵自己,徒增因果,以至于覆了修行大道。

    能够发现当初灵种的异常,今日能在水下隐藏偷袭不被自己这远超同阶修士的神识发现,这人还是有些能耐的。

    储物袋中的宗家制式法器他早就在路上塞进鱼腹,此时都不知飘荡到了何处。

    将全部东西倒到空地之上,大部分是他的炼体功法配套的各种丹药、器具之类的东西,对余天来说,毫无用处,倒是功法可以用来收藏。

    接着便是万余灵石、专为体修配备的拳套等灵器。

    对他来说大有用处的便是两卷功法了。

    敛气决、练成之后同阶修士将不能察觉到其的真实修为,全力运转此决且不泄露一点灵气波动竟能躲过同阶修士的灵识。

    想来那龚亮便是如此躲在水下,让自己这相当于筑基后期的灵识都无法发现。

    另一卷功法便是真灵变了,将一种灵兽精血练入体内,极大增强体修的身体强度、掌握灵兽的部分神通,修炼至高深阶段,甚至可以短暂化形。

    现在想来,龚亮怕是得到了一滴有真灵貔貅血脉灵兽的精血,所图甚大,想慢慢炼化,当初能够发现灵种怕也是凭借此等血脉吧。

    此等精血根本不是小小筑基可以掌握的,以至于到今日只是炼化了一丝,遇到搏命时刻只能冒险一试,没想到被吞噬了神智,直接妖化,最终陨落当场。

    回顾此次遇袭击,着实有些惊险,还好重水功果真强悍,以筑基初期体修对抗中期、竟只稍落下风,体修战斗的方式、经验明显不足,回击之时竟有所停滞,还需多多锻炼。

    符阵的作用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竟如此强大,多年来,在何瞳的协助下,掌握金光符、火弹符、冰刀符等多种符阵,以至于斩杀这筑基中期的体修如此轻松。

    唯一缺点可能就是成本过高,要不是他自身就是画符师的话,恐怕一般修士的财力支撑不起几场这样的斗法。

    万木鼎、结丹傀儡、灵种对身体的加持,数数自己的底牌,外海之行还是有保障的。

    这样看来还是缺少一件常用的法器,以往所用终究是有些威力不足了,至于本命法宝至今没有头绪,倒是也不急于一时。

    将敛气决掌握之后,该去那碧波岛之上炼制一下金刚竹剑了。

    这些年他分身乏术,此剑他只是用丹火淬炼了一二,体修直接手持挥斩很是可靠,但要是作为法器,还是稍有欠缺,该到那碧波岛之上找一位炼器大师炼制一下。

    一月后,余天运转敛气决,原本外溢的灵压变得气若游丝,灵压随他心意可以自行调节起来,片刻后,他的修为重回筑基初期。

    离开洞府却见何瞳候在外面,往日泰山压顶依旧活泼开朗的何瞳竟也面露几分忧愁,见他出来,连忙上前。

    “师尊,太爷爷大限将至,我想回到龟背岛和他度过最后的一两年时光。”

    倒也没有必要说出什么宽慰之言,“恰好我要前往碧波岛,何道友我倒是有一段时日未见了,我们同去即可。”

    龟背岛之上的何家主楼内,何瞳向何德宽介绍着这些年在小寰岛上的生活何等自在如意、一些生活趣事、他那爷爷何等古板。

    完全没有提及修行之事,祖孙二人脸上满是笑意。

    细看之下,何德宽脸上已经满是污斑,头发花白,言语之中也全是颤音,他抚摸着曾孙女的右手,眼中全是宠溺。

    何瞳之父作为他的长孙自幼便得到了他的全部宠爱,天赋尤其出众,年纪轻轻便筑基成功,少有大志、为家族之危东奔西走,终是横死在外。

    长孙离世,何瞳年幼,便得到了双重的偏爱,即便那些年家族飘零,小女孩也开心如意地成长。

    测灵之日,巨变突起,她那人灵根着实让何德宽又喜又忧,喜的是修行之路必通达顺遂,忧的是修行有尽又该何去何从。

    最让老人无所适从的便是他寿元将近,到那时又有谁能够帮其参悟一二。

    “瞳儿,我与余道友有要是相谈,你先回屋休息,太爷爷早就给你备好你最爱的吃食,快去吧。”

    何瞳婉儿一笑,“太爷爷,明日我再来陪你”。

    “师尊,今日暂别,愿您道途顺遂。”说完,也不扭捏推门而去。

    何德宽沙哑的声音响起,“余前辈,看我这曾孙女如何?”

    “天资聪颖、本性纯善、天生的修道种子。”深思片刻之后,本心做答。

    “前路又如何呢?”

    “大道可进,止于筑基。”

    “再之后呢?”

    余天摇摇头,“我亦不知”。

    何德宽猛烈咳嗽,数刻之后才恢复如常,“前辈莫怪,我听我那三子说道,前辈从未叫我那曾孙女一句徒儿,前辈如何作答。”

    老者用力挺直了腰,匹夫尚有一怒,又何况他呢。

    “既承其名,便载其重,区区称谓,道友你着道了。”

    老者顿时老泪纵横,“谢前辈恩宠,老身无以为报。”

    “无需如此”,余天扶起跪倒在地的老者。

    “多年来,何家承您关照,何其幸哉,老儿难以忘却,瞳儿年纪尚轻,看似对事事无足轻重,实则坚韧果决,百年之后,路尽之时,还望前辈指点一二。”

    余天自嘲道,“百年之后,我又何在?”

    “前辈谬论了,老儿我看人一向极准,前辈必将仙道常青”,何德宽抚须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