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我的皇帝成长计划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医楼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医楼

    几人面面相觑,发明?这种工技不过是末流,陛下怎么会突然在意,还破格授予官职,实在有些反常。

    于唯出列作揖说道“陛下,工技不过末流,如此行事,会不会激起天下士族的不满?”

    燕云看着自己所写的内容,认真地检查着,听见于唯如此询问,方才漠然抬起头“火药所药王孙思邈、冯唐等人的发明,谁有异议?这条计必须实行,谁敢伸手阻拦,就诛谁”

    十老顿时一惊,燕云漠然地看着他们,神色里遮掩不住的疲惫

    “尔等可听清了?”

    必须要发明,使劲发明,他燕国兴许能赶一步,到了火枪时代,甚至第一次工业革命

    纵然他燕国没有瓦特,但说不定会有墨特,非特等等,燕云出了门,望着即将落雪的天空,微微一叹“人口还是不够多”。

    如今燕国的粮食,足够两亿人口,而全国目前方才不过九千多万,耕地更是只有区区8亿多亩

    要知道,明末人口都接近一亿多,耕地更是有十二亿!

    他地盘比明朝大了西部和南部,但北方依旧丢失不少,一增一减,估摸也就可能多明朝两个省的地方。

    “卫文,你去跟内阁说一声,让他们拟定一个鼓励生育的法子,生一个孩子,每年官府补贴多少,直到16岁,其他细则让他们拟定”

    “奴婢领旨”

    卫文朝着内阁走去,暗自揣摩陛下的旨意,他是山河省人士,更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自然清楚一个农户想要抚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精力财力。

    民为根本,如今陛下四处征战,想来是担忧粮食问题。

    .....

    待安排好,燕云这才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笑了起来,随即挣扎着站起朝着养心殿而去,他该好好睡一觉了.....

    “陛下回京了?”道衍看着一旁的小沙弥询问着。

    “师父,陛下归京了,这是张大人给你的信”

    道衍目光微动,魏忠贤也拉拢过他,但他是何人,魏忠贤?要不是太祖皇帝为了找乐子,轮得着这种小人出场?还是万历中兴的张居正,算得上是他大明的能臣。

    沉吟片刻接过纸张,展开看着上面的内容,顿时觉得有些抽象,道了声阿弥陀佛,便起身离开了打坐的地方,朝着寺庙而去。

    “太祖陛下,您说怎么办?现在燕帝已经开始寻找军舰了”

    “大意了,让他找吧,就当扩展海域了”雕像叹了口气,随即又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明帝,西方那边出动静了,时空在修正,我准备取消这次任务,降低世界难度”另一道声音响起,带着一声无奈

    “唐皇,可是出什么事了?”雕像顿时蹙起了眉头,有些不解。

    唐皇还没有开口,一道冷淡的声音响起“黑死病出现了,而且异变,按照现在这个流通程度,燕国必然要被波及”

    “秦皇,这.....是因为挖掘机?”宋太祖有些困惑

    “或许吧,别提醒他,就这样吧”秦皇有些冷淡,随即又消失了。

    众人陷入了沉默,随即又是一道笑声响起“无妨,当初我已经给他颁布了公共医院的任务,应当无碍”

    “我等见过周公”

    ..........

    燕云昏昏沉沉地睡了许久,梦见燕国瘟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十三客死异地,许半夏、严侍琴,他的儿子,诸多大臣,都慢慢地死在了他的面前。

    直到,他也染上了瘟疫,即将死亡的那一刻,猛然惊醒。

    大汗如雨,打湿了枕头,他猛地坐起喘着粗气,胸膛不断剧烈起伏。

    “传孙思邈、皇甫谧!名医,发布名医征告!朕要天下名医!京城修建名医楼!”

    .....

    “陛下意思是燕国若是遭遇大规模瘟疫,臣等太医有没有办法解决?”孙思邈再次确认,瘟疫对于燕国来说不是个问题啊,以往一两年便有一起,死伤者不过几十人,少则十余人,为何如此担忧?

    “若是大规模瘟疫呢?整个燕国爆发,每一个县城,每一省!”

    燕云不放心,沉声询问着,那个梦太过真实,而且隐隐约约似乎跟当初西方的黑死病有关,奇怪....

    “这....若是全国爆发,恐怕目前的医疗能力,压不下去,各地公共医院坐诊医师不过四五人...”皇甫谧沉吟了片刻,给出了观点,随即说道“但以往并未有如此规模的瘟疫,想来陛下是梦中受惊,过于担忧了”

    与此同时,当今圣上征告名医的消息,短短十天之内便传遍了整个燕国,一位位医师启程,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前往京城,若是能入驻京城名医楼,那可真是名扬天下!

    当然,也有许多不在乎名声的医师,依旧驻守在自己的家乡,救治着一位又一位的病人。

    短短一个月内,燕云便接连看见了历史上有名的几位,当中最属出名的还是张仲景!

    一个智力高达95点的超级天才!

    当然也有许多燕国本土的名医,不逊色其他,其中当属一位来自陇右山区浑身破烂的医师,足足有87点的智力,手中拿着一本册子不断与其他医师交流,做好笔记。

    “诸位大夫,朕今日召集各位,乃是为了燕国的百姓,诸位都清楚,寻常年几乎三年一小疫,五年一大疫,若是全国爆发瘟疫,到时候还会有多少百姓遭受苦难?”

    燕云端起酒杯,语气诚恳“当年郑国末年大疫,全国三千多万人口,最受只留下了700余万!如今我燕国人口足足近一万万,若是大疫,朕不敢想”

    “陛下,草民自小熟读医书,随家父义诊近百次,山河省内瘟疫颇多,其中尤以伤寒为重,草民走访乡亲,赤脚医生,遍寻天下药草,名医,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可愿分享”

    燕云赶忙走了下去,扶起张仲景“先生,万万不敢如此,医者父母,朕替百姓谢过你”

    那名来自陇右的医师也出列,递出了自己破破烂烂的册子,笑道“草民方正,年逾五十,自学医术,同张大夫一样,遍寻天下汇集此书,记载病症一千二百种,其中瘟疫记载七种,草民家乡陇右,当初紧靠西凉,尤其侧重自西域传来的霍乱”

    随即一位位医师,慷慨地献出了自己的医书,也有的只是为了出名,静默不言,等待医术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