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人间伐魔纪 » 第十章 年节要事

第十章 年节要事

    “定娃子,可劲吃啊,别给你婶娘省,瞧你这瘦得不长肉的,肯定没好好吃饭。”

    连婶夹着菜不停地往钟定饭碗上放,都堆起来了。

    “说什么呢,定娃子可是那什么修行者呢,缺你这口吃的?”

    日常拌嘴,钟定在二老里面不好说话,只能迎着脸对着笑,心中暗暗想着,婶娘确实说对了,到了他这般境界,很少食用凡间五谷了,更多的是服用一些天才地宝与灵丹宝液,确实没好好吃饭。

    这已经是钟定带着小苏云回到秀水县小山村的晚上了,在东陵郡城等了许久,还是没能等到曹晟嬴归家之讯,顾不得更多,钟定只好赶忙拜离曹家返回,玩得有些累了的小苏云甚至昏昏欲睡,钟定只好取出云舟将他载了回来。

    窗外疏影雪落,屋中笑语绵绵,浮起腾腾热气,散去冬暖之味,只留惬意与满足。

    “定娃子,你这次打算什么时候走啊?”

    连叔靠在椅子上烤着火,边给小苏云打磨一把新的木剑,一边与钟定聊着,偶尔还摸了摸旺乎的狗头,小苏云最喜欢整天拿着小木剑追羊撵狗的,再整把新的肯定更加欢喜。

    一旁挽起衣袖与小家伙跑跑跳跳,还不时抓到小苏云高高举起来逗得咯咯大笑的钟定站定身形回答着:

    “再过两天吧,趁着年节陪你们去城里逛逛,顺便探望一下若华姐他们,也是许久未见过了,兴许若华姐都不怎么记得小时候那个跟屁虫了。”

    说完,钟定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莫名地笑了起来,都已经过了那么久了啊,自己还是记得。

    转头,钟定对着小苏云说着:

    “云云男子汉,长大了可不要学伯伯,要好好珍惜眼前人,要保护好爷爷奶奶。”

    “好~”

    小苏云奶声奶气的,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应答着。

    “说什么呢,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我们两个埋半截的老东西就知足了,是吧,老婆子。”

    “哎,你们娃娃过得好我们才安心呢。”

    虽是这么一说,但连叔他们听到小苏云的那一声又何能不暗自欣喜,肉眼可见的脸色都红润了不少,打磨起小木剑的轻快了许多。

    连婶在一旁织着些什么,有鞋底,有围兜,有大的,也有小的。

    除夕的夜晚总是离不开热闹的,即使吹起了飘雪,即便林间的树枝不堪重负,老是‘吱呀’的,搞得一地狼藉,也挡不住人们心中的炽热,正如点燃炸开的爆竹一般,炽热而光耀地炸碎了过去的旧壳,迎来新生的期盼。

    盘坐在床上,钟定双目紧闭,周身灵力运转,他在独自修行。呼出一口炽热,冷寂的寒气被驱散开来,屋外的凛冽,屋内的暖润,在人们的热烈中,新的一年到来了。

    ……

    鞭炮齐鸣迎新春,大地上数不尽的年节好春光。

    “老婆子快点,别让我们好等!”连叔穿着新袄子,对着屋里大声喊着。

    “来了来了,你急什么,云云他们都没催我,就你能。”

    瞪了一眼连叔,连婶背着一堆山货出来了,还有些瓶瓶罐罐的,那是钟定之前留给他们滋补身体的玉液灵药,甚至还有一条冬鱼,还未来得及食用,其他剩有一半留在家中,是给小苏云用的。

    钟定见此便上去接了过来,不由得开声道:

    “婶娘,你放心,我已经准备好给若华姐他们的礼物了,这些就留给你们吧。”

    钟定记挂着两位老人多些,而且灵丹什么的他也已经备好了。

    “没事没事,若华他们比较念着这些山货,其他的我俩吃了也是浪费,也给小云云留够了。”

    婶娘笑着很淳朴,就是不肯留着自己用,这是一个老人关心儿女的方式,即使有了小苏云,也不会不记着嫁出去的女儿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见劝不住,钟定也是顺着,到时候再多留一些就好了。

    “那好吧,我给婶娘拿着,免得累坏你了。”说完,钟定便接过东西,直接就收进随身宝物里面了。

    二老对此有些见惯不惯的,也不多问什么,修行者嘛,能有什么法术不会?之前钟定给他们东西也是这样变出来的,不过小意思而已啦。

    “旺乎,好好看家,有人来了就吓走他。”

    回应连叔的是旺乎的汪汪声,连绵不断的。

    “那今日就让定娃子带你们体验一次仙人出行吧,不要太惊讶哦。”

    钟定一拍腰间,挂着的小木盒崩开,飞出一个不过手指大小的小船,向着空中抛去,迎风暴涨,变成了一艘长六丈,宽两丈的舟船,两层小楼立于其上,通体瑰丽朱红,舟身满是奢丽雕刻,灵韵神光内敛、云雾缭绕,远远望去不见其踪影,竟是昨日载回小家伙的云舟。

    一抬手,几人飘起落入了云舟之中,于云雾中缓缓起行,如浮水楼船一般。

    二老很是惊讶,好奇地四处摸摸,从没坐过这般的仙人出行神器,好神奇。

    只有什么都不懂的小苏云对此才是一点不在乎,他只知道刚刚自己又飞起来了,好高好喜欢,还想试一次呢。

    为了照顾二老的新鲜感,钟定控制着云舟飞得很慢,花了半个时辰才到县城附近,然后齐齐下了云舟,收了起来,又体验了一次飞起来,小苏云咂咂嘴,挥舞着小木剑表示满意。

    一行人步入秀水县城,大红灯笼处处挂起,县道上的积雪已经被清开,两边是一些小摊贩,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吆喝声,很有烟火气。

    钟定陪着一旁享受着走走停停的欢乐,有着爷爷奶奶在一起,小苏云胆子都大了许多,见人都不怕了。

    不多时,钟定手上便已经拎满了许多小苏云看上的吃的玩的,明明小家伙牙都没长齐,见到好吃的倒是买了不少。

    “可是钟仙……老弟?”

    回头,乃是喂过小苏云的那个富家之主傅松在出声,此时也在陪着家人在逛着商铺呢,马车就停在不远处。

    见到真的是钟定,傅松明显惊喜赶,忙走上前来。

    “是傅家主啊,好久不见,看来近些日子过得不错。”钟定笑着回话。

    傅松一脸富态的脸,比半年前圆润了许多。

    “哪比得上钟老弟,您这是陪家里人出来逛街?”

    “嗯,趁着年节来看看。”

    钟定淡淡回答着,既然遇上了傅松,那连叔连婶的身份想必是守不住了,但他相信不会有人会去打扰他们的平静生活,也没人有这个胆子。

    见眼下确实不方便继续谈下去,傅松便识趣地告别,这次出门也算是幸运,居然还能遇上这位。

    “那您继续陪家人逛着,在下就先不打扰了,以后有缘再聚。”

    说完,傅松就带着家人匆匆离去了,只有一个身着富贵的妇人怀中抱着的一个约莫满岁的小女孩在歪着头盯着小苏云,回首指着与妇人咿呀说着些什么,只是小苏云沉浸在小摊子上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发现这个。

    逛了许久,见着二老有些累乏了,于是一行人便来到了一座宅院前,这里不像傅府那般阔大,但也算得上是个阔气人家,这便是钟若华的婆家——苏府。

    钟若华的丈夫是个读书人,家中经商,有十多家铺子,由钟若华掌管着,日子过得也算可以,只是丈夫苏玉春读书没能读出个名堂来,没取得什么功名,尚好为人性格开朗,待人温和,不豁达风趣,也不失为一个良配。

    钟定走上门前轻轻叩了叩门,不久就来了一个老仆人,一边喊着谁啊,一边打门,见是连叔来了,连忙打开大门迎了进去,还传声家主苏玉春与主母迎客。

    苏玉春未曾见过钟定,钟若华虽也回家探亲,但也未见过这个儿时的旁家弟弟,只知道钟定回来看望过二老,见着眉目间有些熟悉的钟定却是认不出来了。

    “岳丈岳母,怎么今日来此,应该是小婿前去看望二老才对。”苏玉春对着二老行礼,赶忙迎进正堂让他们坐下。

    “是啊,爹娘,怎么在这时候来了,明日我就会带着夫君和令云他们去看你们了,这是出了什么事情吗?这位和这孩子是?”钟若华疑惑着询问爹娘,这年轻人与这孩子倒是没怎么见过。

    “若华姐,姊兄,我是钟定,前几日我刚好回去看望二老,顺便带他们和小苏云出来看看,趁着年节出来看看凑个热闹。”

    钟定抚手浅笑着,凡人的元寿比不得他,趁着如今年华还在,他也想看望一下那些曾待他好的人。

    钟若华很是诧异于钟定如今还是这般年轻模样,而苏玉春只是读书不成,倒不是个傻的,他听夫人说过钟定,除了个去世了的亲弟弟之外,还有个旁弟弟,想必就是这位了,他与夫人感情甚笃,自然不能冷落了这旁弟弟,于是便热情地与钟定交谈起来,钟若华则是在一旁打量着。

    一番交流过后,原本不是很熟络的关系也拉近了许多,只是苏玉春以为钟定如今在外入赘,而小苏云则是随他娘亲的姓氏,钟定自然是不知道这姊兄在想些什么,所以没有主动解释着。

    “钟定老弟可是少见啊,自小离家可是有二十年了?”

    看着钟定那张异常年轻的脸,顶多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能记住小时候的事情起码离家都有五六岁了。

    钟定轻笑着不说话,倒是连叔给回答了这个。

    “玉春,定娃子离家有三十多年了,只比若华小四岁呢。”

    听完,苏玉春很是惊异,这旁弟弟长得也太年轻了吧,可是花时间保养了?也是,这衣袍看着虽然低调,但做工精致,针脚绵密,料子也如绸缎般,应该很值钱,想来入赘的人家非富即贵,不缺这些。

    突然,钟定眉头一皱,猛然起身。

    望着他,众人不知发生了什么,满眼迷茫。

    “不好意思,暂时有点事,需要先去处理一下。”话说得很急,不等大家反应,钟定便腾空化作流光一抹,直射天际边,很快就消失在了远处。

    只剩下震惊的苏府众人,特别是姊兄苏玉春,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身上再也没有了那股读书人的从容。

    “夫人,我是不是眼花了,怎么好像看见了你那旁弟弟跟个仙人一样飞走了。”

    苏玉春呆滞地问着钟若华,只是钟若华也被震惊到了,她是知道钟定和弟弟一起拜入了仙人洞府,成为了修行者,可是并不知晓他如何,而且自小分离,还以为顶天也就和自家小儿子的教习一样腾空数丈、劈金裂石,都没向夫君过多介绍过钟定。

    见着飞天遁地般,一时间,钟若华不免得在心里打起了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