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宅中仙 » 第二十四章 武林圣地

第二十四章 武林圣地

    “这是什么东西?”李长生好奇地问道。

    “它叫咫尺天涯。”白依依说道,“我是用了它才传送过来的。”

    “这东西能让将你从青丘城传到这里?”李长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看到李长生那充满怀疑的眼神,白依依不服气了:“你可别小看它,它可是我父亲的宝贝,我好不容易才偷......才拿到手的。”

    “那你能用它传回青丘城么?”李长生不置可否地道。

    “现在不能。”白依依沮丧地道,“要等好久好久好久以后,这块玉符完全变成青色了才能再次使用。”

    “这好久好久好久是多久?”

    “一百多年吧。”

    李长生:“......”

    “那接下去你有什么打算?”沉默了一会后他再次开口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白依依的泪珠子又要冒出来了,“这里的人都好凶,看到我就要打我。每天我都东躲西藏的,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后来我被几个同族的姐姐救了,她们对我可好了,只是......只是后来她们被几个人类给抓去了,最后都死了。”

    白依依哭了起来:“我救不了她们,只能逃走了,再后来就到处流浪,每时每刻都要担心被人捉去......呜呜呜,我想我爹娘了,我想我的哥哥姐姐了,我想回家,呜呜........”

    “可是你现在也回不去了啊。”看到她这伤心模样,李长生叹了口气,安慰道,“不要哭了,以后你就在这住下来吧,别的不能保证,至少能让你有个吃住的地方,也不会有人来捉你,不用每天躲躲藏藏的了。等百年后你那咫尺天涯符恢复了你再传回青丘去。”

    “真的么?”白依依仰起头,希冀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

    “但你们人类不是只能活一百来年么?到时候你老死了怎么办?”

    李长生气急:“放心!你死了我都不会老死!你爱住不住!”

    “要要要,我要住,你别生气嘛。”

    “我能不生气么?”

    逐渐古怪的对话中,这小院里又多了一位住客。

    ...............

    自四海堂一战后,四海门的名气是一下子打出去了。

    这一战的过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乾朝的江湖,甚至连邻国都传了开去。

    尤其是经过一些人的添油加醋后,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俨然成了江湖当中最热门的话题。

    尤其李长生当时透露出来的只要真心为四海门出力,就有机会习得他的武功这个言论让四海门成为了整个江湖人人向往的武林圣地!

    要知道李长生可是有目共睹的先天至境,倘若能习得他的武功,哪怕只是学到点皮毛,也能让人受用无穷。

    无数江湖人物朝着永安县蜂拥而来,规模比当初四海门成立时不知道要大了多少。

    而随着这些江湖人物的涌入,永安县开始飞速发展,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外扩张,只是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一座偏远小城变成了一座人口数万的中型城市,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原来县城周围的空地此刻已经建满了新房子,永安河的两边也都是正在开工的各类建筑。

    唯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的就是四海门总部所在的地方了,周围依旧空旷,没什么人敢在它边上建房子。

    又因为永安县的大都是身怀武功的江湖人物,所以这里渐渐的就有了个武学圣地的别称,并且越传越广,逐渐被人认可。

    又由于四海门镇在那里,这永安县里的江湖人物都不敢放肆,所以治安反倒是比其他任何地方要好,也慢慢有了纷争不进城的不成文规定。

    而这样一来又吸引了大批江湖人物过来,甚至于连很多门派和江湖势力都在这城里创建分部,和四海门建立了联系。

    由此,武林圣地这个名号也就慢慢名副其实了。

    而李长生这个四海门门主,先天至境的江湖神话就成了这武林圣地的压舱石,虽不露面,却镇压一切。

    与此同时,四海门也是极速发展,吸纳了众多的江湖高手。

    跟之前招人上门不同,这一次是根本不用去招,有的是人挤破头要加入四海门。也因此四海门的选拔门槛是一再升高,连招个杂役都要三流起步,至于左右二使、法王、散人、五行旗掌旗使等位子更是没个一流高阶都不好意思报名。

    最终,李长生露了一次面,将这些人全都招满了。

    左右二使都是一流圆满的高手,差一步就突破到先天了,上官绾绾和王怜月依然是法王,另外两个法王也是一流高阶,余下的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也全都是一流高阶,原来的三个掌旗使都做了副掌旗使。

    可以说,此刻的四海门,除了底蕴和凝聚力比不上江湖上那些传承已久的超级大派外,从表面实力看至少已经不逊色多少了。

    而四海门内那座高高的九层白玉楼就成了这武学圣地中的武学圣地,相传连四海门门主,先天至境的李长生所修功法都藏在这楼内。

    而掌管白玉楼的紫衣法王邀月也成了四海门里真实地位仅次于李长生的二号人物。

    那被李长生踩着上位的大理寺却不知为何没有进行任何的报复,反倒是代表大乾朝向四海门示好。

    少卿阴九狱也没了消息,不知道去了哪里。

    当时李长生手下留情,没有要了他的性命,这几个月过去了,此时的他应该已经伤势尽复。

    而几个月前轰动一时的琅琊王氏灭族案渐渐的隐了下去,虽然还有消息传出,但已然出现了不了了之的迹象。

    毕竟族人俱灭,没有人会真正为他们去讨回公道,也就大乾朝廷为了面子才坚持调查,但是时间一久,难免开始懈怠。

    现在真正还坚持在查这件事的就只有王怜月了。

    得益于四海门的强大,她掌管的情报体系也壮大了许多,也因此对整件事有了更深入的调查,获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真相也在一点一点浮出水面。

    而在这纷纷攘攘中,李长生却是在那永安县唯一处真正的净土里过着栽花种草,遛狗钓鱼养狐狸的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