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国工业,从赚取外汇开始 » 第35章贝州食品厂

第35章贝州食品厂

    “厂长,有你的电报。”

    徐良刚要开家门,便从背后传来清脆的叫喊声,不用回头也知道来者是谁,白燕燕,声音很有辨识度,人称机械厂一朵花,如今是机械厂广播室播报员,机械厂男青年心目中的女神,今年22岁,也就是现在国家提倡晚婚晚育,不然怕是娃都已经能打酱油了。

    “谢谢啊。”徐良顺手接过电报,淡淡的笑道,随之转头就要回家,发现白燕燕没有离开的意思,不由再次转身:“咦,你还有别的事吗?”

    白燕燕咬着嘴角,小手紧张的死命抓着衣角蹂躏,闻言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厂长,听说你要承包大集体企业,你能不能把我的档案转到大集体?”

    徐良闻言愣了,暗道:这年头还有人往低处走的?

    放着机械厂金饭碗不要,竟然要转临时工?

    “为什么?”徐良脱口而出。

    “因为我不想干播音员了,机械厂又没有合适我的工作,我想辞职,我妈不同意,想着去大集体或者能有我喜欢的工作岗位。”白燕燕说话逐渐利索起来。

    现在不满现状的人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极少数,一般会被长辈冠以吃饱撑的没事找事。

    调动人事关系,只需要徐良批个条子的事,如果是从大集体企业往机械厂调,或许还麻烦些,但从机械厂往大集体调,绝对不会有人不高兴,白燕燕的父母除外。

    “那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我也不知道,但是待在枯燥的播音室实在太无聊了,感觉再待下去我得抑郁。”

    “那你有什么特长、爱好?或者你想去体验一下一线工人的日常?”

    “徐厂长,我会的可多了,我对国画有一点点感悟,还精通素描、油画,另外我能歌善舞,每年机械厂组织的年庆活动,我都要表演好几个节目呢,另外我还能看懂外语,比如你这份电报我能流畅的读出来。”

    徐良闻言看了看手头的电报,从一个刁钻的角度询问道:“也就是你看过我这份电报了?”

    白燕燕小脸立刻就涨的通红,想要解释,却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说自己没看吧,刚才明明说了会读,如果没看过怎么知道会读呢?

    毕竟封面写的是方块字。

    “对不起,徐厂长,你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话都没没有说完,白燕燕扭头就跑了两只马尾辫左右一晃一晃的。

    徐良看着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白燕燕感叹一声:“年轻真好。”

    对于白艳艳徐良还是有所了解的,可以用书香世家来形容,父母都是知青,下乡插队的时候走到了一起,白燕燕的父亲白自在在其十岁那年因为机械厂一次事故牺牲,74年上级批准白燕燕的母亲可以带着孩子回城,也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刘秀秀没有反城,而是选择继续留在机械厂一个人拉扯白燕燕长大成人。

    说起来白燕燕与他都是同一年参加的高考,同属于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报考人员之一。

    毕业后选择回到机械厂工作,参加工作的时间与徐良几乎前后脚,白燕燕在后,徐良在前。

    至于对方为何选择回机械厂,那就不是徐良能知道的事了。

    却说白燕燕跑过一个折弯,身子直接靠在墙上,大口的喘着气,一脸娇红,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呵斥道:“啊,白燕燕你要死了啊,偷看人家的电报,还当场被揭穿,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呢?不该这样的啊,哎,对方竟然真的没有认出我来?”

    白燕燕稍微缓了缓,满脸患得患失的走回了自家小院。

    徐良不用想也知道电报是安德鲁发过来的,除了远在非洲的安德鲁,也没有人会用电报来联系他。

    进入房间,拉过一个木制靠背椅坐下,这才开始阅读电报。

    不过一分钟,数百字的电报被徐良一目十行掠过,核心叙述只有一个,那就是货物收到,而且货款货物已经找到一艘老牌国际航运公司,于数日前出海。

    收货地虽然是贝州机械厂,但是海运头一站却是香江,也就是说需要经过香江转运一下才能进入华夏。

    徐良放下电报,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抽空去香江一趟的想法,可惜有点不太现实。

    毕竟这个时候想要去香江可比千禧年之后去困难很多,就算是因公过去,快的话都需要等半年,更别提因私了。

    不得已,徐良暂且放弃了这个不太实际的念头。

    好吧,现在香江是不用想了,但是深城必须要去一趟,如果运气好,甚至不用过去,趁着这次广交会也能把事给办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香江社会治安可不如千禧年之后那么和谐。

    能不过去还是不过去为妙。

    8月5号早晨,徐良带着高大勇与高山二人动身去州城,买了三张卧铺票。

    至于展示的商品,数日前就已经走邮政系统邮递了过去。

    “嘿,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哩。”高大勇放下行李包,扶着卧铺感慨道。

    “大勇,别出洋相,淡定点,别给咱贝州机械厂丢人。”高山呵斥道,但颤抖的手暴露了他此刻内心也很不平静,紧张的很。

    徐良看着局促的两个人,笑道:“放轻松点,时间长着呢,差不多要两天一夜。”

    绿皮车在二十一世纪已经很少见,平均速度顶多也就60公里左右,当然这已经算是比较快的。

    从天衢市到州城大概需要三十五六个小时,耗时两天一夜一点都不夸张。

    天衢市只是小站,火车只停了大概五六分钟就开始缓慢动了起来。

    本来以为对面会有人的,结果没人来,小房间内还是徐良三个人。

    至于火车艳遇根本没有的事,82年出门的人几乎都是男的,女的不能说没有,只是相对来说少了很多,尤其是能坐得起软卧的人就很稀有。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火车在省城站停了下来。

    火车外变得热闹起来,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好吃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一个只需3毛,减价大甩卖了啊,尝一口不亏,吃一个终身不悔啦。”

    “香烟,香烟,万宝路香烟,成功男人的象征,一根赛神仙……”

    “烤红薯,烤红薯,香甜可口又大又圆的烤红薯……”

    声音透过窗户传进车厢,当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头伸出去购买,现在的火车还没有后世那么先进,车窗还是活动式的,可以随意拉开。

    在省城站,火车大概要停二十分钟左右,期间人们可以自由下车活动。

    徐良没有丝毫要动的意思,躺在床铺上闭着眼假寐。

    高大勇于高山二人则躺在二层床铺上翘着头向外面望去,繁华的场景令二人目不暇接。

    “好多人啊。”高大勇喃喃道。

    虽然已经压低声音,但天生大嗓门的人,再压低也低不到哪里去,声音清晰的让车间内的另外两个人听见。

    “你们想出去,可以出去溜一圈,火车大概会停十几二十分钟,期间记得上车就行。”徐良闭着眼说道。

    “徐厂长,你不下去?”高山扭头向下铺望去。

    “我就不下去了,昨夜睡的有点晚,我补个觉。”徐良说着翻转身子找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

    “那算了,我也不下去了。”高大勇摇头道。

    “没意思,我也不下去了。”高山从善如流道。

    过了大概十分钟,有人推开门,高大勇与高山两双眼睛瞬间就瞅了过去。

    瞬间睁大了眼睛,因为来的是一位年纪大概三十岁上下的漂亮妇女,十分流行的烫着一头大波浪,白色连衣裙,一看就是个赶时髦的女士。

    徐良并没有睁开眼,也知道来的‘邻居’是位女士,身上那浓厚的香水味瞬间就充斥着整个车厢。

    在这淳朴的年代男人可没有陪香水的习惯。

    妇女只是带着一个行李包,对着上铺的两个人和善的笑了笑:“能不能麻烦两位小哥帮个忙,帮我把行李包放上去?”

    至于下铺的徐良,直接被其选择性忽略,毕竟自己进来的动静这么大都没能让他睁开眼,去喊也是徒增烦恼。

    高大勇闻言麻溜的跳下二层床铺,憨声道:“好的,大姐,我来帮你。”

    人高马大的高大勇说着单手就举起了行李箱,畅汗淋漓的把行李箱塞进了上面行李架上。

    “两位小兄弟,这是准备去哪?”

    女人坐在下铺,环手抱胸没话找话道。

    “陪俺们厂长去州城。”高大勇十分诚实的回答道。

    顿时惹来高山一个白眼,顺便给了一个口型‘不要说’。

    “咦,没想到上铺的这位小兄弟还是位厂长?看来是去参加州城对外贸易交谈会的吧,你们是哪个地方的,厂子生产什么的?”女人好奇的往对面上铺看了眼。

    “呃,只是俺们贝州县的一些土特产而已,不值一提。”高山随意搪塞道。

    “贝州县?”女人闻言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对于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便知道对方不是什么大地方的,瞬间失去了继续交谈的兴趣,从背包里抽出一份报纸读了起来。

    又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高大勇肚子突然传来一阵咕咕的叫喊声。

    徐良这才出声道:“你要饿了就拿包泡面吃,火车厢之间的地方有热水,可以去接一下。”

    “哦,知道了。”高大勇伸手摸了摸后脑勺,憨声道。

    本来女人也没在意,但是等高大勇拿着一个碗状塑料包装的面食时,愣了下,方便面她不是没见过,但是碗状包装却是第一次见。

    “大勇,给我也泡一碗,我也有点饿了。”高山抬头说道。

    “厂长,要不要也给你泡一碗?”高大勇对着下铺的徐良询问道。

    对于高大勇的这番问话,对面的女人并没有意外,显然早就知道这三人中躺在那一只睡觉的才是主事的。

    “行吧,我也有点饿了。”徐良说着坐了起来。

    发现对面的女人正在看他,只好点了点头示意,并没有与对方攀谈的意思。

    但对方却来了谈兴:“这位厂长,不知道怎么称呼?哦,对了自我介绍下,我姓杨,单名一个莹,草字宝盖莹,也是去参加广交会的。”

    徐良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假名字。

    徐良伸出手轻轻握了下,自我介绍道:“天衢市贝州食品厂厂长徐良。”

    “你好你好,徐厂长,能在这趟火车上相遇也算是一种缘分,对了你们不会是去广交会推销这新式包装的方便面吧?”杨莹自然熟的询问道。

    徐良先是叹息一声,随后摇头道:“哎,没办法,县里非要硬塞给我们食品厂的名额,不去还不行,没办法只好跑一趟。”

    这样说也不能说是说谎,这次去还真有这个想法,看看能不能为新创建的贝州食品厂打响第一炮。

    显然所谓的贝州食品厂就是机械厂下属的大集体改制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