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方舟 » 066.萨尔贡北境军团

066.萨尔贡北境军团

    12月20日,神诞节将近,中陆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中,远东也迎来了新年的洗礼。

    与和平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世界大战的血腥厮杀,在血肉横飞的近东战场和地中海战场,漫长的僵持促使双方不断拉来一船接着一船的补给,打光最后一枚弹药,双方咬死不松口,陆军战线移动缓慢。

    消耗战本质上就是磨钞票,战争说白了也是在打经济,用数字衡量得失,在技术相近且速战速决的期望落空后,接下来也只能依靠源源不断的经济堆死对方了。

    一船弹药的花费在计算之内,一枚源导装置的花费在计算之内,一辆坦克一艘军舰和一架飞机一位飞行员的花费都在计算之内。

    核战爆发,道德底线已经扔进垃圾桶,现在成本和效益成了唯一衡量原则,也不用在乎什么后果了。

    要说什么在世界大战中无足轻重,无需计算,那也是有的,那就是人命,萨尔贡世界有足足23亿人口,有的是人可以在大战中挥霍,年轻人的热血有的是。

    即便目前持续的核大战死了3亿人,对萨尔贡来说也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依靠强大的储备和行政底蕴,帝国本土的核心区没有出现太大的混乱。

    世界霸主的力量是如此骇人,要换成维多利亚挨了一千枚核弹,恐怕这巴掌大点的领土早就失去秩序了,这也看出国土庞大的好处,一些协约国参谋甚至有些绝望,想要击败萨尔贡这个巨人,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完成。

    相对的,萨卡兹国在粒子打击的轰炸中也不好受。

    不过由于苍穹之光的攻击距离越远,威力衰减的就越厉害,所以东萨卡兹受到粒子打击的影响较小。

    所以核战的结果也是很清晰的,希之翼动用核武器在长达一年的轰炸中把印地斯坦炸平了,萨尔贡用粒子武器把波茨亚半岛加上西萨卡兹地区基本炸平了……双方打的有来有回,看不出谁更有优势。

    核轰炸成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双方互炸直到一方承受不住为止,谁的远程火力投送更猛烈,谁的超级武器威力更强,发动的次数越多,谁就有可能打赢这场核大战!

    在维罗纳,威廉明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盯着自己的外交官:“维多利亚断绝了与我们的关系?”

    哈尔利有些迟疑:“是的,他们不再接受任何来自协约国的武器订单了,声称这是为了和平。”

    “真好笑,维多利亚人的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威廉明娜脸色一阵变化,原本以为他们是想站队同盟国,不过转念一想,这个可能性实在是不大。

    在维多利亚断绝了与协约国的贸易后,威廉明娜颇为不爽,但她也获知维多利亚也断绝了与同盟国的关系。

    只好由着伦蒂尼姆去了,在危机解决后,莱皇认为,只要维多利亚不主动过线,大战双方都没必要主动招惹一个新敌人。

    威廉明娜坐在椅子上,淡淡道:“希望伦蒂尼姆的脑子能放清晰一点吧,在大战中保持中立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哈尔利笑笑:“您说的是。”

    与此同时,在维多利亚正在大刀阔斧恢复国内的同时,北方战场有了新的动作。

    北线在12月是一片茫茫的冰雪世界,零下30度的低温对士兵的意志力和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很大要求。乌萨斯在参战后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动员能力,短短一个月就动员出了750万陆军,被莱塔尼亚官员感慨为北境压路机。

    同盟国在这里的主力是乌萨斯军队和卡西米尔军队,外加一小撮谢拉格远征军。

    而协约国只能依靠莱塔尼亚部队苦苦支撑,随着近东战场进入白热化,萨卡兹国并没有额外的预备队向莱塔尼亚派出援军,李澄象征性的给莱塔尼亚丢了两支空军中队,同时承诺提供核弹支援。

    于是莱塔尼亚要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下双线作战……!好在莱塔尼亚人不是软脚虾,几次战斗都狠狠打击了乌萨斯人的势头。

    也可能是乌萨斯军队太过弱小,很多人匆匆被征召,积极性不高,也没什么战斗热情,相比于眼前的敌人,他们自己的生活都已经被帝国压垮了。

    所以这也是少数人驱动多数人走上战场,贵族们高呼乌萨斯帝国万岁,试图唤起当年先帝时代的雄风,给自己争取一份荣耀和军功。

    但大多数乌萨斯人根本就不想来这里作战。他们又饿又冷,被从离这里几千公里的地方远路送来,在一声令下后不要命的奔向不归路,所谓的军功在机枪和大炮面前失去了诱惑力,毕竟有命拿也没命享,还是蹲在坑里自保为妙。

    正相反,莱塔尼亚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莱皇菲洛梅娜的带领下士气高昂,个个高呼帝国万岁,冲锋悍不畏死,点射压制凌厉刁钻。

    北线集团军群有很多都是参与过维多利亚内战的老兵,看着“蠕动”过来的乌萨斯人,露出了残忍的笑容,莱塔尼亚军队蔑视这些毫无斗志的家伙,把他们戏称为“北境肉兽”。

    他们在第一次战役就打出了恐怖的歼灭战,两个高速运动的莱军步炮集群,配合几支雪地师在塞洛尔高地整整围歼了乌萨斯二十万人。

    接下来两场战役,莱塔尼亚在北线又打了好几场打胜仗,在每个位置都要设置“留声机”防线。

    这种被源导装置强化过的TX型留声机轰击距离最远可达50公里,反击的同盟国军队被法术火力打的血肉模糊,损失惨重。

    依靠协约国核武器的优势与技术优势,乌萨斯军队难以集结,大规模集结会被战术核弹一窝端,而小规模分散又拼不过莱军。

    北境的土地辽阔庞大,一望无际,适合集群机动穿插包围,于是每次都出现莱塔尼亚军队轻松突破防线,依靠步兵突击队包围敌人并整编整编的歼灭同盟国的陆军师,开战不到六个月,乌萨斯就损失了两个集团军180万人的兵力……

    菲洛梅娜后来在给维罗纳的信中,称这场战斗为一次“军事旅游”,要不是圣郡堡距离中陆实在太远,她都打算一路杀过去,给乌萨斯皇帝献上礼炮了。

    这让威廉明娜微笑着放下心来,本来她都做好了调动预备队支援北线的最坏打算,不过现在她能专注于伊比利亚南线了。

    12月,莱塔尼亚打下了乌萨斯东方重镇珀瑞萨斯洛,圣郡堡为之震怒。

    费奥多尔感觉这些战斗简直不可思议,要是按这样打下去,很快乌萨斯帝国就要改姓“莱”了。

    艾伯图很清楚乌萨斯不能指望,好在哥伦比亚失败后,萨尔贡开始向北线大规模增兵,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的,萨尔贡远征军已经在路上了。

    ……

    萨尔贡北境远征军,大部分是由原西陆集团军群整编而来。

    在击败哥伦比亚后,萨尔贡西陆军团被拆解为三个部分,西陆驻军,北斯特兰军团以及北境远征军。

    参与圣温战役,消灭哥伦比亚的阿扎尼元帅指挥这支可怕的军队。

    其中,北境远征军的规模最庞大,几乎继承了西陆集团军群的全部力量,萨尔贡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军团全部加入其中,兵力达到300万人,第七航空军和第九航空军共计20600架飞机为其提供支援。

    “就知道乌萨斯人靠不住,能被打成这样,该轮到我们上场了。”

    阿扎尼得知前线战报后不禁戏谑一笑,在乌炎战争失败后,他心里把乌萨斯的档次已经放到了米诺斯级别,本来就不指望这个泥足巨人干成什么事,所以也不意外。

    参谋官讪讪一笑:“但是乌萨斯人可以给我们保证后勤。”

    阿扎尼笑笑:“对,他们也只能干这个了,不过把后勤交给乌萨斯人我都担心不靠谱,还是我们自己的人来吧。”

    乌萨斯大地蜿蜒崎岖,跨越数个时区和地形,远征大军沿着奥土平原一路向东,随后还需要翻越隔断乌萨斯东西方的中部山脉,抵达东波利亚高原,见识了乌萨斯的广阔后,一路尘土的远征军士兵不禁有些疲惫——这领土是真的大,可惜到处都是荒无人烟的景象,也没有什么开发,更没有人。

    只有少数的几个乌萨斯荒原村落和移动城市,在萨尔贡大军经过时瑟瑟发抖,望着那些列队整齐的士兵穿过原野,后面跟着各种大型补给车和运输陆行舰。

    远征军行军过程中也不只是单纯的路过,顺便会把乌萨斯当地的乱象也一起整治,比如猖狂的锈锤强盗,天灾兄弟会的邪教使徒,还有一些反对乌萨斯帝国的起义者一并收拾了。

    就像打野一样,远征军绕着弯,每到一个地方就能让当地的乌萨斯军队瞪大眼睛,他们苦恼的各种叛贼都被一拳干碎。

    乌萨斯人不禁面露失落,回想起了当年先帝时期乌萨斯大军大杀四方的时候,他们的黄金时代曾几何时也如此威风。

    “乌萨斯人能把他们的领土治理成这样,简直不可思议。”

    拉赫曼·费萨是萨尔贡远征军庞大队伍中的一员,军衔中校,负责指挥萨尔贡第一军团“金丝线”山地师,跟旁边的副官偶尔闲聊提起这件事。

    金丝线山地师,第一军团的精锐部队之一,参与过几乎所有西陆战场的重要战役。

    副官叫塔塔努,印地人,听完不禁翻了个白眼,“长官,我们在沙漠里也没把那些地区治理的多好,这地方冷的要命,发展不好也很正常。”

    拉赫曼撇了撇嘴,不继续言语,他心里一直认为萨尔贡帝国干的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