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方舟 » 107.新地战记

107.新地战记

    从5月开始,大战进入到了新一轮的焦灼期。

    首先看向近东战场,萨卡兹地区炮火重重,每分每秒都有人在倒下。

    萨尔贡在攻下钢铁萝卜城后遭遇了希之翼不计代价的核轰炸,大部分萨卡兹军队都已经撤出雷姆必拓,将一个辐射遍地,充满绝望的破碎绝地丢给了萨尔贡。

    随后的1月到4月,萨尔贡第五、第六军团足足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经历了惨痛鏖战打下了波茨亚半岛,成功将希之翼力量推离海岸。

    接到命令后,希之翼南方集团军和火炬集团军向西萨卡兹方向撤退,一切有条不紊。

    波茨亚半岛沦陷意味着希之翼潜艇失去了绝佳的前进基地,无法再快速前往祥宁洋猎场了,这减轻了同盟国的海线压力。

    同时,他们也失去了波茨亚的部分工业和能源枢纽,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的产能减少了差不多一半,这对整个同盟国来说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据说艾伯图在接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抚掌大笑,萨尔贡自开战以来就有如神助,看起来胜利就在不远处。

    不过,波茨亚战役延缓了萨尔贡对卡兹戴尔的攻击,而且又付出了超过五十万人的代价,这对后续进攻的影响巨大,补给线过于漫长,带来的所有问题相继暴露出来。

    截止到1098年5月,第五、第六两支军团几乎折损殆尽,老兵阵亡率高达七成,他们被迫等在原地,等待后续补员,整个近东集团军群的战力不足开战时的40%。

    想要靠着这支部队打进卡兹戴尔,还是太过勉强了,托拉曼认为近东还需要至少70个师才能组织新的攻势,不然进攻就等于自杀。

    制海权掌握在萨尔贡手中,近东援军仍能源源不断的从雷姆必拓海岸登陆,这给了托拉曼十足的信心,艾伯图批准了他们的要求,将原本支援伊比利亚军团的援军拨给了近东。

    毫无疑问,在托拉曼和德西蒙两人看来,他们很快就能重整两支军团的战斗力,然后朝着卡兹戴尔出发,结束这场战争。

    尽管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不过他们认为陆军夺取这里也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那意味着近东的核心掌握在同盟国手里,可以打击萨卡兹人继续战争的决心。

    李澄及中央本部在萨卡兹地区重新部署了最后的兵力,大约450万萨卡兹军队和130万希之翼军队将在这里战至最后。

    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在失去波茨亚半岛和雷姆必拓地区后,中萨卡兹和西萨卡兹是协约国最后的基地。

    如果卡兹戴尔及中萨卡兹地带大规模沦陷,那么萨卡兹国也差不多等于被占领了,剩下的部分很可能会失去对希之翼的支持。

    总之,在萨卡兹地区爆发的战役即将决定同盟国的全面胜利,亦或者协约国的一线生机,每分每秒都有萨尔贡的坦克与飞机在近东边界线上集结……

    接下来看向北线战场,莱塔尼亚的库里斯亚特攻势曾被皇帝给予厚望,但如今它已经失去了锋芒,大军在卡奇斯克及文芒一线陷入了阵地战的泥潭。

    相比于近东战场的坦克大战,北线变成了堑壕战大杀四方的地方,莱塔尼亚不断用延绵的壕沟和留声机制造了一道铁壁。

    在充分认识到野战打不过萨尔贡人后,菲洛梅娜很识趣的让大军等在防线后面,用炮弹把横冲直撞的同盟国大军一头攒死。

    于是一个月的攻势下来,莱塔尼亚仅伤亡30万人,而同盟国伤亡则高达70万人,这种狗看了都摇头的伤亡比让阿里亚斯大公大为恐惧,他认为库里斯亚特是一支正在放血的尖刀。

    大多数伤亡都是在萨尔贡反击阶段造成的,第十九军团基本打废了。不过转变为防御姿态意味着莱塔尼亚也没能达成歼灭萨尔贡第一军团的战略目标。

    仍然有几十万同盟国军队蜷缩在库里斯亚特的核废墟中瑟瑟发抖,他们的战斗力和状态都下降的十分厉害,恐怕在未来的战斗中作用有限。

    北线战场的胜负将决定同盟国是否能攻入莱塔尼亚本土,萨尔贡总参谋部对此十分看重,毕竟从伊比利亚战场打进去要更加艰难一些。

    哦,还有地中海战场,不过马恩岛和伊比利亚在世界大战中实在是存在感不大。

    维多利亚一边喊着绝不放弃一寸疆土,一边向马恩岛继续投送兵力,与萨尔贡在那座小岛上奋力厮杀,双方在战斗中各自占据一半的岛屿,打成了平衡态。

    至于伊比利亚,那里的战斗更是毫无进展,比起北线和南线两大战场来说,这里的战斗规模都要小得多,莱塔尼亚海军也在不断封锁入侵路线。

    最后是核战的情况,由于萨尔贡和希之翼在核战中已经互炸了两年,攻击范围内的城市基本都已经毁坏殆尽,所以攻击目标开始转向其盟友。

    萨尔贡开始朝着莱塔尼亚发起大规模的粒子打击,而希之翼也试探性的用核弹爆掉了乌萨斯内陆。

    在核战波及盟国后,许多小国家诸如卡西米尔和谢拉格都陷入了对核弹的恐惧中。

    毕竟对于大国来说,核弹即便毁灭城市,其他部分也能照常运转,对受灾区域提供救援,而对于卡西米尔或莱塔尼亚这种地方,炸掉十几座城市很可能整个国已经瘫痪了……

    于是,泰拉世界在惴惴不安中迎来了六月,在这一年,核战进一步扩大到了中陆和北境。

    从战局整体来看,协约国即将失败。如果萨卡兹战败,那将意味着萨尔贡的全面胜利,许多媒体如此预测道,战争的结束也能结束愈演愈烈的核战危机。

    ……

    协约国统帅部的作战会议上,气氛相当浓重,李澄倾听了部长和将军们的汇报,这已经是第三次他听到关于前线的异动了。

    Evil用不容乐观的语气道:“莱皇在北线打成了泥潭,他们打算就在那里打到年底,恐怕也没办法支援西萨卡兹的战斗了。”

    “等到十二月,萨尔贡援军在近东上岸只会更加艰难,我们的坦克数量与萨尔贡所差无几,但飞机数量已经拉开差距了。”

    “第四航空军和六航空军都没有足够的战机,他们每天都要承受150架的高额损失,而且空战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说完,Evil哭丧着脸为他的空军抱不平,恶狠狠的宣称这是慢性衰亡,如果不想点什么办法改变现状,很快希之翼空军会被绞死在近东。

    李澄稍稍思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毒蜂战机的性能正在慢慢提升,萨姆科公司也不是吃干饭的,在毒蜂J型改装问世后,尽管在动力上仍然与灵缚有差距,但希之翼空军已经不是碾压之势了。

    他设想过萨尔贡的工业极限大概是15000架飞机,可希之翼空军大概击落了22000架,天蝎空军仍然有大量的战机可以起飞。

    只能说南陆的战争潜力还没有耗尽,他们的飞行员补充和工业补给都难以想象,有些超乎预料了。

    毕竟印地斯坦已经被核弹炸成一片废墟的情况下还能维持高额产能,这已经很说明问题。

    李澄只好叹了口气:“别担心,相信三代战机会让战况有所好转。”

    法昆多欲言又止,他相信希之翼的技术,但又不确定新技术会不会扭转眼前的情况,“您确定那种战机能让战局有所改变吗?”

    “希之翼一直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作战,如果失去制空权,恐怕我们真的没有任何底气稳住防线。”

    李澄被这句话问笑了,他想起以前有人不相信高科技对战争起到的作用,宁愿相信百万大军的威力,结果一个月下来就被干趴下了,他笑眯眯的回答说:

    “放心吧元帅,新战机一定能让我们稳坐如山,哪怕艾伯图他把整个天蝎空军都调来也是一样。”

    “我们结合了零点导弹计划和源导III型引擎,第三代源导战机绝对是跨越性的。”

    听完这话,法昆多松了口气,与旁边的布兰迪面面相觑,心下隐隐对新一代战机抱有期待。

    Creator在这时开口了:“领袖,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我们的军队正在跨越东和洋,斯维尔和拉普兰德的部队在路上了。”

    “嗯,不过我们做足了打算,在新地登陆机会不大,炎国人不可能允许我们大摇大摆的穿过他们的殖民地。”

    “不过我们可以绕行斯特兰海峡,在南部湾上岸,但我们要如何在萨尔贡海军的封锁下确保补给线安全呢?”

    李澄皱起眉头,这倒是个严峻的问题,北斯特兰是一个重要的战场,那里有宝贵的海岸基地,只靠当地的哥伦比亚残部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丢失北斯特兰,确实对近东起不到太大影响,但有个问题就是未来反攻西陆的可能性也被降低了,他们很难从近东发起跨洋登陆。

    没有制海权,那海上补给也没法确保,总不能用核潜艇运补给吧,李澄有些头疼,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子。

    “那就少运点人过去。”

    法昆多与布兰迪等一票将军嘴角抽搐,领袖的意思是削减兵力,但新组建的北斯特兰本来就只有三万人而已啊?

    李澄可能知道自己描述的有些抽象,见大家犯难,勉强补充道:“运上去一个师就足够了。”

    Creator暗暗感叹,心想领袖你想让斯维尔送死不用这么拐弯抹角,直接让R.W.S.R办掉就可以了。

    李澄也知道有些尴尬,于是作为领导开始画饼:“我知道兵力或许有些少,但我相信这对北斯特兰部队也有很大帮助。”

    “而且我们以后还会继续朝新大陆增援,不用担心,我们要相信斯维尔的能力。”

    于是,当斯维尔得知他本来的五万人变成一万,坦克对半折,飞机对半折,即将带着这么一支残缺不全的“北斯特兰集团军”去新大陆找萨尔贡人拼命时,连他的副官都打算哭着买棺材了。

    不过他自己还感觉良好,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