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方舟 » 119.实相拦截索

119.实相拦截索

    促使维多利亚做出这个决定的其实是地下掩体的相继完成。

    在1095年,维多利亚全国还没有一个核掩体,所有的移动城市的位置都几乎是透明状态,协约国或同盟国都能很轻易地用一轮饱和打击摧毁维多利亚绝大多数工业区。

    查尔斯希望尽可能避免于协约国及同盟国的冲突,直到维多利亚完成必要的准备,可莉莎也秉持着相同态度,虽然马恩岛的战斗已经打乱了初期计划。

    到了1098年,情况已经大大不同了,他们正在调整移动城市的位置,让这些城市难以被超级武器准确袭击,比如威塞克斯和兰开夏等巨城已经调整到了东部地区,而留在西维多利亚的只是一些老旧的乡镇,还有少数没有调整过的军事基地。

    在一些固定城市,足以容纳难民的核掩体正在飞速扩大,目前,他们已经拥有了172个二级规格掩体,以及43个一级规格掩体,这可以容纳超过6000万人在地下避难,足够支撑整个工业体系运转,每个月还有将近二十个核掩体在产出。

    在见识了核战争的恐怖情况之后,维多利亚拿出了疯狂挖坑的决心,患上了掩体不足恐惧症,政府关于军备及核预防开支高达全年预算的15%,许多内阁成员表示,如果大战波及降临到维多利亚,那也要先崩掉他们几颗牙。

    那个时候查尔斯还没有明确谈及此事,维多利亚全国正处于一股积极向上的复苏氛围中,被内战摧毁的农田第一次迎来丰收,北方地区的铁路工程也进行到一半了。

    从永忆城连接到伯明翰,再到核心圈城市的区铁路线完成之后,一辆接着一辆满载矿砂的火车从北方抵达诺曼底,又带回了足以抑制饥荒的粮产,这是城际铁路首次在泰拉展现出强悍的运输力。

    饥荒危机得到初步解决后,在一年的时间里,维多利亚对世界大战的影响颇深,她首先是一个发展度极高的中陆大国,当时的制造能力位于中陆第一,开战双方都不约而同将中陆作为贸易和走私的中转站。

    虽然维多利亚光荣孤立的政策让官方层面的军火运输停止了,但民间的流通一直存在,区议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法兰贝尔王国仅一年就往萨卡兹地区转运了4000万匹麻布,还有至少300万吨药物。

    德克尼亚王国也向萨尔贡地区大量抛售玻璃产品和粗铁,这些交易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只要能提供货物,萨尔贡人和萨卡兹人都是愿意花钱的。

    这成为了维多利亚资本家及工厂主欢呼的好日子,他们可以借机扩大生产,并且不愁这些在中陆常见的产品找不到买家。在银行家大规模放贷后,几座武器生产线准备就绪,约有三百万名熟练的技工在这一时期为走私线生产大量的战地食物及军火,制造业因此大大兴盛。

    事实证明只要维多利亚保持统一,他们就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悍的力量,当其战争机器逐渐运转起来时,转眼间就能拉起百万雄师:在内战结束之后,维多利亚陆军就在为世界大战做准备了。

    伦蒂尼姆议会批准《战争动员法》之后的第一个年头,1098年的繁忙征兵工作正在开展,陆军已扩编至383个步兵师与46个装甲师,超过八百万人,这些部队只花了半年时间就全数到位。

    这被飞龙报称呼为“伦蒂尼姆收割机”,用来讽刺内阁出台的政策竟然如此轻率的把如此多的年轻人带去死亡之地。

    这还只是维多利亚庞大动员计划的第一部分——差不多有将近1600万的维多利亚小伙子打算好好教训一下可恶的萨尔贡佬。

    一辆接着一辆卡车满载着对战争心怀热诚的年轻人,将他们送去了拥挤的军营驻地,这对查尔斯内阁的声誉是一个沉重打击,《新时代报》抨击这是帝国在蓄意挑起战争。

    为了把这些源源不断涌入军营的维多利亚、塔拉、以及高卢大兵训练到位,维军在1096年末建立了数百个培训中心和实弹射击基地,每个营区占地16000-24000亩,有5.2万栋建筑,可容纳160万人。

    建造这些训练基地只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全部完工。维多利亚的工业基础迅速展开了民转军工作,铁锹、步枪、野战包装食物及子弹包每天都在堆满数十个大型仓库,再被堵满道路的汽车送到士兵手里。

    在秘密联络协约国达成一致后,他们也暗中给维多利亚提供了支持。

    莱塔尼亚顾问与希之翼教官开始系统性的向这些来自维多利亚及高卢各地的流浪客、工人和庄稼汉传授该如何扣动扳机准确开火、如何操作几百磅重的火炮压制敌人、用铁丝网地雷构筑纵深工事并防范毒气攻击。

    这些没见过世面的维多利亚基佬很快就要在近东与中陆的死亡堆里,体会到莱塔尼亚人嘴里的“地狱”是什么意思了。

    尽管维多利亚已经以极高的速度开展了动员,但被几年来血腥的战争震惊得体无完肤的协约国还是提出了建议,如果中陆开战,那么意味着会打开一条新的战线。随之而来的是同盟国的全面报复。

    粒子武器制造的饱和轰炸会首先把维多利亚从西到东犁一遍地,如果没有能够保证防线的实力,协约国统帅部反对维多利亚轻易参战,因为这反而会带来一条麻烦多多的西线。

    当然可莉莎早有考虑,希之翼会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粒子武器对他们的威胁很快就不会那么巨大了。

    伦蒂尼姆的119号核掩体内,这座掩体相比其他战争要塞是极为特殊的,在钢铁巨门上能看到各王室的符号,冰冷的寒意从走廊的钢坚巨壁释放出来,宛如剑戟交锋。这里很有可能是未来各王室成员及内阁政府办事处所在地,进行了最高等级的建设。

    在掩体中间的一个设施内,可莉莎若有所思,仰头望着那做正滴滴答答运转的中央核心。两三个散发着微光的抑制圆环正围绕中间的核心翻转,上面有不少紧密相贴的源石纹理,而中间的亮银色核心正是源导III型引擎,整体晶莹剔透像是一枚打磨的流光溢彩的宝石。

    这座源导装置附近有一股可见光撑起了大约十米左右的空间,能看到其中漂浮做布朗运动的各种粒子,像是一片微缩的混乱海洋在其中沸腾翻涌。

    “这就是你说的III代引擎?”亚历克斯想起什么,脸上露出一抹惊诧。

    “希之翼人真的这么轻易把他们的技术送给我们?”

    可莉莎颔首,换言道:“这不是完整的III代引擎,是大型化之后专门用于对抗粒子及能量武器的护盾装置,它的稳定性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这个不成熟的装置恐怕还不能用于改造战机及坦克上。”

    亚历克斯闻言有些可惜,如果他们具备III代引擎所支持的装备,不知道可以节省多少士兵的生命,不过相比之下,他现在更担忧希之翼装置的可靠性。

    “走吧,希望这个能起作用。”可莉莎暗自念叨着,走入了一边的研究设施。

    “维多利亚万岁!”两旁的卫兵不禁抬头挺胸,面对走进来的皇室卫队立正敬礼。

    几个大队的研究员在过道走来走去,有不少好奇的学者看向维皇的队伍,他们忙碌这件工作已经有一年了。

    一个有些瑟缩的女学者走上前低声说,“维皇,实相索网络已经部署完毕了,我们随时可以对粒子武器的射击做出反应。”

    “实相索系统不一定能完全拦截所有攻击,但按照多轮模拟测试,在第一轮发射300-500发苍穹之光的攻击力烈度下,我们应该能拦截下其中的85%。”

    可莉莎微微颔首:“希望如此,南陆的第一轮粒子轰炸结束后,希之翼战机就有时间对捕捉到的苍穹之光阵地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