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群星方舟 » 195.轮机计划

195.轮机计划

    1098年12月10日,一个阴暗的冷冬,星期日,萨尔贡帝国。

    夜幕降临,新月旗在无风天垂落在旗杆上面,开着大灯的军用吉普车停在了圣城麦地耶,北沙高原仍在沉睡之中,远方地平线升起淡淡的朝霞。

    这温度触动了沙子深处的某些东西,一些轿车大小的磐蟹爬了出来,更远处的地方,工人正在互相吆喝,将钢索固定,一列军用火车正准备前往维多利亚前线,它被命名为K-01……

    有些军士长心中纳闷,打量着这些黑夜中的庞然大物:“帝国也开始使用火车向前线输送补给了?”

    附近的工头点点头,说道:“荒野铁轨已经可以通行了,我们足足整修了350公里的地段,这是第一批弹药使用安莱火车,送往前线。”

    在以前,泰拉世界不适用火车运输,火车也不在荒原使用。

    出于泰拉世界的环境因素考虑,频发的天灾会摧毁道路,因此固定铁轨成本昂贵。

    而移动城市已经满足了迁移的需求,火车通常只是部署在移动城市区块之间,用于城际交通。

    但1097年上半年,各个国家的工程师与战略家都意识到,铁轨在快速运输及部署军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快速运输士兵及补给,能够支撑起长期战争的补给所需。

    现代战争中,陆行舰及车队运输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前线的消耗量和补充速度了,尽管铁路的前期投入是惊人的……

    军用铁路提上了日程,人们开始设计抗天灾侵袭的护盾保护铁路及交通站,同时将枕木和铁路碾过荒原,在无人问津的地区建设大量火车站。

    维多利亚在1097年开始执行黑桃铁路计划,资金来源是在高卢地区发行的国债玛丽债券,试图将北维地区和南维地区联通起来,在战前,维多利亚军队有60%的部队是乘坐火车,依靠黑桃铁路完成快速部署的。

    而乌萨斯帝国在1096年便开始了中西部铁轨计划,萨尔贡在1095年开启“安莱计划”,试图将印地斯坦,可加半岛与本土用铁路连接,艾伯图还设想过,依靠地下铁轨连接的苍穹之光基站,把南陆构建为一座超级堡垒。

    但在希之翼的核弹轰炸中,这一计划的完成度十分低下。

    截止到1098年,安莱计划也只链接了中萨尔贡和西萨尔贡,同时因为提瓦努斯河的涝灾区,一部分站线还被迫中断了,铁路局经费不足,国内混乱不堪,更多的资源被用于抢修濒临崩坏的国家电网。

    不知为何,这名军官的情绪有点失控,气愤的尖叫道:“铁路是没用的东西!”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让附近的工人有些莫名其妙,当然这个人很快就被无视了。

    关于铁路是否有用,这件事情一直在泰拉世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源石机可以带动巨大的城市在荒野中运行,而且巨大的陆行舰也足够承运大量弹药,他们实在是无需使用固定铁轨这样麻烦的东西。萨尔贡北方铁路局的一位官员就对此振振有词:

    “我们为什么要花几百亿去修建铁路?这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数不清的精力,几个城市和临近地区的配合,然后六个月的繁忙工作下来,一朝一夕之间的天灾就能把这些心血全都玩完……”

    “只有最愚蠢的傻瓜才会认为铁路是有效的,在泰拉这么多的科技奇迹里,铁路是人类历史上最无用的发明,这种小玩意儿充其量只能算三流物件,摆在移动城市里面侍奉有钱人出行的小把戏,不能放到战争台面上来。”

    这名官员还坚称,陆行舰就是运输的最终形态,没有什么比陆行舰更能彰显萨尔贡人的顽强意志,钢铁精神,还有与生俱来的不屈姿态。

    维多利亚也有反对者有相似的观点:“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的精力去维持这些,陆行舰已经足够了,难道我们需要那些轰隆隆的大铁壳子为我们效力?到底是哪些人需要?”

    反铁路的观点流毒甚广,以至于许多平民都对铁路不太看好,他们认为那是多余的东西,而且会扰乱交通,移动城市也不太好通过横亘而过的荒原铁路线。还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在不远处的圣城麦地耶,天已经隐隐亮了,总政治部的车辆停在了附近,站在圣瓦古月寺门前的两名哨兵上前敬礼:“您好!请出示证件!”

    “大议长在这里。”驾驶员递过一张卡片,随后两名哨兵立刻放行,他们紧接着开进了临时指挥部。

    附近的防空炮让人感觉不到什么安全感,他们还需要进入地下室,下到第17层的加固地堡里面,这样才能抵挡核弹袭击。

    帝国在维多利亚的胜利远远没有让艾伯图感到安心,他自己抵达了圣城麦地耶之后就发现事态并不乐观。

    军团士兵不断在拉特兰和瓦伊凡朝着西维多利亚猛攻,愿意付出大量的炮弹和士兵,上万门火炮在长达几百公里的战线上怒吼,每天都能打空几万吨的炮弹,就为了拿下地中海西岸的几个小山丘。

    此后几个月里,萨尔贡士兵攻下几个关键阵地,然后维多利亚人再用铁锹和镐头夺回阵地。这样的运动就如同海水往返涨潮,浪奔浪回,双方的突击部队反复交手,占领这片所谓的“阵地”,实际上只是连成片的弹坑而已。

    截城炮加入轰击战之后,萨尔贡士兵又得到了12个师的援军才打败了敌人,艾伯图得到消息,在12月24日这天,指挥本土军团的马修·基尔加隆向他报告,第十五军团推进顺利,攻占了西地中海辖区,一脚踹开了维多利亚的西部门户。

    然而此时艾伯图心急于撤回近东军团,因此大量海军开始向近东集结,准备发起“第二次轮机行动”,这次他们要撤离的士兵数量更是惊人,足足有四百万人。

    要依靠拖船和运输船将这些士兵穿越两千海里,运抵南陆,这本身就是一件成本巨大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能重演波茨亚的惨败。

    哈姆桑基总结道:“只要我们在协约国军队抵达中陆前击败维多利亚,那么战线仍能维持下去。另一方面,从近东的撤退计划要谨慎斟酌,不能让敌人的核弹发挥作用。”

    艾伯图试图构建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让海军主动出击,四处突袭,吸引希之翼空海军的注意,比起臃肿的舰队护航,也许依靠庞大的规模给敌人造成损失更适合现在的情况。

    于是,战役前夕,萨尔贡军队的调动十分频繁,伴随着大量假情报冒出,试图构造出一种情况,那就是萨尔贡军团准备在波茨亚和东萨卡兹发起登陆作战。

    希之翼情报部一直想弄清楚敌人的意图,李澄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突破雷姆必拓防线上,这里依然有三个萨尔贡军团,他想在这里重演11月的波茨亚攻势,并且咨询了斯塔休里斯将军的看法。

    由两个装甲师集中突破,核弹开路,直升机及机械化步兵跟进,然后这样一支部队直冲海岸,把大量的敌人包围在钳子内。

    不过法昆多很快汇报说,火炬装甲军损失惨重,第五装甲师和第七装甲师都不能承担大纵深突击的任务了。斯塔休里斯也持有相似的观点,30%的精锐干部阵亡,很难在雷姆必拓这样的精心设防区域重演突破,而且希之翼核武库的储存下降了60%,他们还需要等待后续跟进生产。

    李澄只好放弃了激进的方案,在12月初期,希之翼-萨卡兹军队持续在雷姆必拓展开行动,朝着卡拉克与加拉诺河南岸猛攻,负责进攻的是由雷普迪将军指挥的第五集团军,他们进展缓慢,用了一个月才夺回了两座雷姆必拓城市。在埃尔库沃森林,一次性就有2万萨卡兹士兵阵亡。

    法昆多在统帅部怀疑道:“萨尔贡军队或许有撤离近东的打算,我们是不是应该早做准备。”

    李澄皱起眉头,心中盘算着局面,“有收到任何情报吗?”

    希之翼在核战争中已经取得优势,他们几乎摧毁了萨尔贡的核反击能力,在死瞳日过后,南陆的苍穹之光已经很难朝着近东开火了,否则一定会被白翼轰炸机盯上,进而摧毁。

    核两位一体正在发挥作用,铺天盖地日夜循环的轰炸让南陆不堪骚扰,如果艾伯图打算撤离近东,那么希之翼可以靠核战优势继续消耗下去,总有一天南陆帝国会被打崩溃。

    “敌人可能还会向近东增兵,不然我想不出萨尔贡还有别的理由继续战争。”李澄说。

    法昆多元帅无奈的摊了摊手:“萨尔贡人一直都不认为他们会输掉这场战争,即便我们在核战中取得优势也是一样的。”

    “领袖,如果我们等到他们开始执行计划再展开行动,那就为时已晚了。”

    李澄当然很愿意听取元帅的看法,他们在地图研究了一会儿,但是他还是希望将希之翼空军更多用于攻击萨尔贡本土,而非聚焦于近东的各个港口,毕竟之后希之翼也需要这些军港来反攻南陆。

    法昆多还是有些不安,他展示了希之翼情报部最近搜集到的下线证据,一些南斯特兰潜伏的间谍报告,敌军正在调集南斯特兰的食物储备。

    类似的消息也在其他地方传来,12月某日,惩戒部空军报告,萨尔贡第三舰队的两艘航母开始调动,集结在东南遗海各个岛屿的主力舰超过28艘。

    在12月24和25日的两次最高统帅部会议中,法昆多和Evil都向李澄提出预警,萨尔贡海军正在行动,他们正在准备吊舱和运输船,另外有战机频繁起飞。

    12月26日,在米诺斯部署的间谍“流浊”报告,米诺斯北方邦有一批满载军火的船只出发了,目的地很可能是马恩岛及夏克岛上的某个空军基地,上面挂载的炸弹可能将用于近东作战。

    两天后,希之翼最高统帅部按下了红色按钮,Rick展示的一些情报说服了李澄在雷姆必拓展开紧急行动,攻击并摧毁萨尔贡的远洋货轮,但他仍然拒绝希之翼空军使用核弹摧毁雷姆必拓全部港口,因为他担心这会影响协约国借助近东军港反攻南陆的计划。

    1098年末,萨尔贡动员上万艘船只,上百万水手发起了“第二次轮机计划”,希望将近东集团军群撤回本土,同时希之翼计划部开始制定进攻南陆本土的方案,标志着世界大战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