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竟成了钦差 » 第六章 这里的水很深

第六章 这里的水很深

    太子朱标走后,御书房内只剩下朱皇帝一人时,随着皇帝轻轻敲了三下桌面,阴暗处立刻走出了一名武官。

    此人跪伏在地,脸色冰冷,眼神漠然。

    挺拔的身姿,胸口纹有虎豹图案,一身特有的黑色武官服,展示着此人身份的不简单。

    “廣东方面的锦衣卫,部署的如何了。”朱皇帝看着奏章头也不抬地问道。

    “禀圣上,上一批训练完的锦衣卫密探,按照圣上的指示,已经优先派往燕王,齐王等地。至于廣东方面,恐怕暂时没有那么多人手可以进行部署,但圣上点名的那几人,已经派人过去了。”

    中年武官声音低沉沙哑,如同他的出现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

    “嗯,具体的安排你自己看着办,无论需要多少银两都不必在意,咱都会一一拨给你,但切记,不要让标儿知道你们的存在。”

    “是。”

    ……

    开阳县街道上,姜尘经过乔装打扮,虽说依旧俊朗帅气,但任谁也看不出他是即将上任的知州。

    “此地治安还算不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姜尘在路上走着,感受着久违的风土民情,心中颇为感慨。

    然而就在姜尘打算找一间客栈暂时住下时,却发现前方道路被堵,许多百姓聚集在那里,指着不知什么东西议论纷纷。

    “过去看看。”

    姜尘心头一动,带着林青大步朝人群聚集地走去。

    很快,姜尘就看到了令人心痛的一幕。

    一名穷困潦倒的老妇人跪在路上痛哭流涕,在她身前,是三具披着草席的尸体,就这么暴露在众人眼光之下。

    “呜呜呜……谁能替你们做主啊,你们都走了留下我一个老人家怎么办呐……”

    老妇人哭的撕心裂肺,丝毫不顾自己被人围观,或许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此人的惨状,自然引得周围百姓议论纷纷,摇头叹息。

    “唉,又是一户遭罪的人家,还被县衙赶了出来,这世道真就没有一个好官吗。”

    “清官又如何,清官也就只有一个脑袋,他敢得罪朱将军吗,那可是开国元勋,大权在握,镇守廣东的大将,谁敢触他的眉头。”

    “可怜了黄家这小丫头了,本来都已经与刘家定了婚期,眼看就要嫁过门,怎么就被朱家的人盯上了。”

    “嘘,你们小声点,都不想活了,忘记之前那个被捅破嘴的店小二了,朱将军不是我们可以议论的,都散了吧。”

    姜尘默默听了一会儿,虽说他们用的都是本地语言,但他却听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他拉了拉身边一名长着张“八卦脸”的大妈,同样用本地语言询问道:“姨啊,这是怎么了,怎么光天化日之下摆着三具尸体在这客栈门口。”

    那八卦脸的胖大妈先是不满地回头一看,张口就想开骂,但一见姜尘俊朗的模样,打扮也不像寻常人家,怒气便迅速消了下去。

    “还能干什么,一家人死了三个呗,黄家真是惨呐,女儿惨死,父亲前去讨说法也被虐打致死,据说她儿子想上京城告御状,第二天就被人发现死在了山上,唉,真是没天理。”胖大妈语速极快地说道。

    姜尘默然,再次抬头仔细端详那三具尸体,发现女子的死状最惨,其次是那名浑身淤青的老者,最后是脸色惨白的年轻男子。

    “大人,我们要干预吗?”

    林青一脸不忍地走到姜尘旁边,用只有两人才听得清的声音说道。

    姜尘摇了摇头,带着林青便往客栈走去,他初来乍到,对当地官场的局势一无所知,可不能贸然出手。

    他可没有因为自己如今身为知州大权在握,便立刻不知深浅地为当地百姓主持公道,那不是勇敢,是愣头青。

    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一不小心就会全族落入万丈深渊的时代,他必须要小心谨慎。

    开了间普通客房后,姜尘早早便睡下,只是窗外的惨哭声让他难以安宁。

    不久,一帮官差赶到,将老妇人赶走了。

    “看来如今的廣东,水很深呐,当今皇帝最为痛恨贪官,若是利用好这一点,何尝不是我的底牌呢。”姜尘在窗边望着这一幕,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日。

    罗定州的一干官员早早就等候在州府衙门口,等待新任知州的到来,可他们眼巴巴地等了一早上,却连根毛都不曾看见。

    “昨日的来信不是说,知州大人今日早晨便到府衙吗,人呢?”

    说话的是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他肤色白净,眉毛细长,最为显著的是此人长着一对比常人都要大一圈的“顺风耳”。

    此人便是罗定州的同知,从六品的州府衙佐官,黄擅言。

    听到黄善言发问,一旁的另一名同样身穿青色官袍的胖男子连忙说道:“谁知道呢,算算日子早就该到了,但卑职在想,这位从京城调来的京官,会不会玩微服私访那一套?”

    黄善言闻言淡然地说道:“微服私访,他一个浙江人,能听得懂底下人的话么,他即使有那个心,一旦真的先去了下面,只怕也是耳朵空空,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那是那是,黄大人不愧是我等卑职的楷模,分析的太有道理了,卑职羞愧难当啊。”胖官员奉承地说道。

    两人的谈话,周围的其他官员压根不敢插嘴,甚至还得低着头假装听不到。

    在迎接队伍的最尾端,也站着几名青袍官员,只是显得很没有存在感,神情各异地不知在想着什么。

    他们,便是罗定州辖下各县的七品县令。

    就在众多官员各怀心思,以为今日是等不到姜尘时,远处驶来一架马车,一名身穿青袍官服,模样俊朗的男子从中走了下来。

    同样是青袍官服,此人胸口补子的白鹇格外显眼,腰束银钑花革带,剑眉星目,一经出现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诸位同僚,久等了。”

    姜尘歉意一笑,身为此地的最高主官,却丝毫没有任何倨傲表现,反而一副谦逊模样,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温和感。

    “哪里哪里,卑职等只是提前到了而已。”

    “知州大人真乃气质不凡,仅是站在那里,一股英雄气便扑面而来啊。”

    “姜大人年少有为,如此年轻就已担任知州,往后的仕途不可限量啊。”

    众人一哄而上,对着姜尘便是各种奉承,就连那同知黄善言,此时也换上了一副和蔼的面孔,对着姜尘嘘寒问暖。

    那名胖男子奉承之意最浓,他乃府衙判官,陈正宫,从七品佐官。

    就在众官员还在拍马屁时,马车上又忽然走下来一名苦楚女子,在林青的护卫下来到了姜尘身边。

    此女一脸苦楚,衣着朴素,面色憔悴惹人怜爱。她怯生生地站在姜尘,丝毫不敢抬头,两手抓着衣摆,丝毫很是害怕。

    “诸位大人,可曾识得这名女子。”姜尘意味深长地看了众官员一眼,眼中闪烁着耐人寻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