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当判官 » 七

    泉州位于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在唐朝时就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到了宋时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发达,人员交流复杂频繁,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宗派林立。

    孟龙一行已经十余次到泉州进货,也算是熟门熟路。按惯例,他们住在状元街清静寺旁边的彭泉客栈,这是彭城人开的客栈,主要客户就是从彭城来泉州做生意的人。客栈是三进五开间红砖白石双坡曲燕尾脊的汉式古大厝,但里面装修,却颇有内地彭州风格,也算是内外有别,为的是即融入当地风俗,又能回味故土人情。

    孟龙这次的任务很重,需要购买五十方上好的越南花梨木,随身带的交子也有十几万两,所以孟龙和随行的本家子弟十分小心。

    第二日在大堂用餐时,孟龙正在吃当地特色的面线糊,这是闽南地区的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面线糊一般可加入多种配料如大肠、小肠、虾仁、猪肝、卤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等等。孟龙最喜欢加双份大肠、小肠,嚼劲十足,是每次到泉州必吃的一餐。

    这时旁边一人过来搭汕:“这位老板,可是从彭州来的,还吃得惯我们泉州的面线糊?”孟龙正吃的带劲,本不想搭理,但这人却不请自坐,直接坐在桌对面,笑嘻嘻的看着孟龙。

    孟龙只好抬头,淡淡的回应这个带有浓厚闽地口音的人:“还行,以前吃过几次。”孟龙的意思是我也是这里的熟人了,来了好多次了。

    “啊,好,好,我们这面线糊是多种小料添加的,但是一般人吃不惯的,看着老板吃的很香的样子啊。”无事献殷勤,孟龙最看不上这种人,还是没有搭理,自顾自的继续吃。

    但接下来,这人抛出一句话,让孟龙不由的抬起了头。“上好的越南黄花梨木头,一方两千两白银。”这人悄悄说到。

    “我不收木头,你给我说啥意思。”孟龙冷冷的说道。同时心想,自己刚到泉州,还没有接洽这边商会同行,他们怎么知道我收红木呢。

    “兄弟覃寿,会查言观色,您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并且是收高档红木的。”覃寿依旧笑嘻嘻的说。

    “噢,那你有多少呢?”孟龙问到。见孟龙切入正题,覃寿说:“老板,这样吧,耳听不如眼见,我们去木场实地看看。”

    孟龙跟着覃寿来到最大的红木集散地,望着堆积如山的红木,覃寿指着一堆木头说:“老板,就是这堆,您看好,全是一水的越南黄花梨,你看看绺纹,再看看都是通直的板材啊,打磨出来,肯定还有水波纹呢。”

    孟龙细细研究了一番,觉得这次机会来的太及时了,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这大便宜,比市场价要便宜三成呢。所以就和覃寿谈了细节,定了五十方木材。当晚覃寿安排一桌酒席,又叫了几个歌妓,一晚上的吹拉弹唱,让孟龙彻底觉得覃寿是个好兄弟,这次生意得亏有他才这么快谈成。第二天,双方约定好交货时间,支付了货款,孟龙喜吱吱的回彭城交差了。

    那成想过了一个多月,走海路送来的货,一检查全是南非花梨木,孟龙傻眼了,每根木材上还有自己检查的标记呢,怎么说变就变了呢。再看契约,上面竟然只写着购得五十方花梨木,并没有写清楚是越南黄花梨木。可是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份契约是怎么签订的了,只记得在酒桌上,他草草看了下契约,就顾着喝歌女递来的酒了,顺手就签字画押。那成想这契约和前面看的契约是不一样的。

    紧接着,贺家就催货上门,演出上逼宫的这一幕。悔不该喝酒误事啊,自己这好酒的恶习,这次可是惹下大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