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当判官 » 十

    十

    知府大人一点都不想孟昭亭赢了这官司,但必要的形式还是要有的。只见知府邓衍师慢慢的说道:“现在原告与被告都到庭了,你们分别陈述下事实,本官自有公断。”

    孟昭亭说:“我们孟氏状告蒲寿庚,是他纵容下人欺诈客户,以次充好,骗孟氏大量的白银。这里有证据呈上。”说着,将准备好的契约、接收货物的收据、红木鉴定协会的鉴定意见书等呈交大堂师爷。师爷接过后,送公案上由知府大人审阅。

    半响,知府邓衍师又问了:“被告的委托人,你有什么意见。”状告蒲寿庚的人多了,也没有见过蒲寿庚来过一次,绝大多数都是由胡硕来当委托人,所以邓衍师对他很是熟悉,也知道这人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颠倒是非是一把好手。只有鸡蛋里能挑一点刺,他能说成檩条那么粗。

    胡硕连忙答到:“大人,小人要求查看对方的证据。不然免得说我是胡说呢。”邓衍师心说,你妈的不说是个胡说吗,名字都是个这,足见你爹娘多有预见性。

    胡硕装模作样的查看了半天证据,其实前三天里,他已经全看过了,所有证据都了然于心,唯独不能确认的就是覃寿这货去那里喝酒去了,一直没有见人。但这也不伤大雅。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胡硕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还能在这小沟里翻船。

    “大人,小人看过了,这份契约小人手上也有一份,和这一模一样。”胡硕说道。

    “噢,那你说下你的意思,本官听听。”邓衍师说。

    “大人啊,这所谓的孟氏子弟,简直就是强词夺理。我们完全是按合同约定出的货啊。没有一点错误。何罪之有。你看看,你看看,这契约上写的这么清楚,购得红木五十方。我们就是给他们发的红木啊。”

    “你才是胡说,我们明明购得是越南黄花梨木,结果你们发的却是南非花梨木。这两种木头的差价是十几倍。你们也太黑心了啊。”孟昭亭怒喝道。边说边拿出一份证据,这是原来在签订契约时的草稿,这还是孟龙无意间在整理书箱时才发现的,以证实当初约定的就是为了买越南黄花梨木。

    胡硕更是得意了:“知府大人明鉴,这只是契约的草稿,双方并没有真实在上面签字画押,如何作数。就算当初双方约定是越南黄花梨木,那正式签订契约时,他们又变成普通红木了,这也是正常现象啊。”

    邓衍师也道:“对啊,原告方,你的证据并不能证实你的主张啊。看来是你们想反悔而不是被告方。”说着提高嗓门大喝一声:“难道是想讹诈不成!”

    大堂上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大家都在看着孟昭亭如何解释。大堂外面旁观的群众也是默默关注着这个敢捋虎须的小伙子,客场作战,还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如此被动,还不如不来泉州惹这阎王爷。官司输了不可怕,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活着离开泉州。

    孟昭亭半响没有吭声音,心下已经明白,这知府大人肯定也是受过蒲寿庚的恩惠的,不然也不会着急表态和站队。

    “请问对方大状师,我们签订契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说明白双方所需的货物品种、型号、名称、数量。以备查验和送货。那么请问,您现在手上拿的这份契约,红木的品种是什么,型号是多大,是什么名称?你为什么给我们送的是南非花梨木,而不是别的红木。众所周知,红木产自番外,品种数十种,型号大小各有不同。如果我们在订立契约的时候,连这都没有说的清楚,那这份契约是不是需要补充而不是着急发货呢?”

    胡硕没有接话,邓衍师也没有说话。

    孟昭亭接着说:“也就是说,我们手上这是不份不完整的契约,而这份不完整的契约恰恰是你们泉州闽南漕帮提供给我们的,是提前就写好了的,给我们下套的。这种格式条款,是不作数的。”孟昭亭一气之下,冒出一句前世的法条术语。

    胡硕也彻底蒙了,宋朝并没有专门的民法典,只是很多散见于各种敕令文书当中,也没有成文的民法理论,当然也就无需从得之格式条款的意思。但熟知宋朝民法的胡硕,也觉的这个词用的很合适,很恰当。

    但胡硕也不会这么快认输,涨红着脸,梗着脖子说:“反正这个契约就是双方的签字,我们就认这个,至于发什么红木,即然没有说清楚,我们就随机发了呗。”这话一出,大堂内外一阵嘘声,这不是明显耍赖吗。人人都知道,弄不清楚型号品种的情况下,是不能发货的。这种常识性的问题,让胡硕变成胡说了。

    这时候,邓衍师发话了:“刚才原告方与被告方的对质,本官听的清楚明白,即然契约是这么写的,那被告方闽南漕帮也没有错。而且契约已经履行,货都发到彭城去了。已经履行完毕了,这件事就不用追究了。”知府邓衍师的屁股明显坐歪了,大堂门口的观众的嘘声更大了。

    孟昭亭见知府邓衍师和胡硕都明确了自已的态度,也不着急,慢悠悠的说道:“大人,不能这么说,宋刑统规定的很清楚,如果混淆事实,颠倒黑白,渎职贪污,我是可以上告朝廷的。你难道不怕丢了你的乌纱帽吗。”

    转过身厉声喝道:“还有你这胡说八道的讼棍,你明明知道契约的重要性和约定内容的必要性,非要强词夺理,巧取豪夺,你不怕吃官司吗。”

    “知府大人,我还有一份证据,要求出示。”孟昭亭说道。即然已经撕破脸皮,那就让他们输的口服心服吧。

    知府邓衍师内心也没有底,刚才色厉内荏,很大程度上是作给被告方看的,其实他很清楚是闽南漕帮欺诈了彭城孟氏,可是身为泉州的父母官,其实是靠漕帮供养呢,得罪这些地头蛇,那有自己这个外来户的好处。

    胡硕也是上头了,你还有证据,传吧,反正契约就是这样写的,爷我就咬死不认,谅知府也不敢乱判。

    很快,孟龙扛着一个麻袋来到大堂上,施个礼就立在一旁。孟昭亭对着知府拱手道:“大人,原告方的证据带到,请求查看。”

    所有人的眼光都盯着麻袋,胡硕看到里面吱吱唔唔的动弹,一下子反映过来,糟了,怎么把这小子给忘了。

    从麻袋里拉出一个人,正是覃寿。只见他眼窝发青,头发凌乱,嘴上还堵着个破抹布。这时,孟昭亭又拿出一份口供,说道:“知府大人,这是当时签订合同时被告方的下人覃寿亲笔书写的当时真实情况。”

    原来,孟龙从温柔乡里把覃寿拉出来后,还没怎么滴,这小子就把事实全都说了,并且签字画押,供认不悔。

    邓衍师看到这份口供,脸色铁青,今天这人丢大了,为了给漕帮急于示好,把话说的太死,现在怎么收回啊。身为明法科的高材生,邓衍师其实也是满腹经纶,熟读律法,他也很想秉公司法,一展报负,那成想来到这鱼龙混杂的地方,处处受到地头蛇的掣肘,只能委屈求全。好在都是擦边球,也没有明确违反法律规定,他也就是随波逐流了。现在可好明明是欺诈钱财,自己险些成了帮凶。

    现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被告方闽南漕帮心存欺诈,骗人钱财。知府邓衍师大笔一挥,判决如下:被告闽南漕帮三日内补偿原告方越南黄花梨木头五十方。用加急航运发往彭城,所需运费全由被告方承担。原告已收的南非花梨木,由原告方按市场价支付货款给被告方。

    当场判决,要求三日内必须履行,胡硕这个差事没办好,差点气昏在大堂之上。但是官府的权威还在,况且自家老爷也算有个官身,如果再抗拒判决不履行,那名声就全完了。这种判决是要张贴在大街上让老百姓围观的。

    此时距离一个月的时限还有十天,孟昭亭总算不辱使命,让孟家度过了这一难关。孟龙更是双膝跪地对孟昭亭说:“小主子,你我也算是有过前缘,这次您救我出水火,从此上刀山下火海,但听吩咐,我绝无二话。”

    一行人回到彭城,孟家全族张灯结彩,欢饮达旦,庆祝这次的巨大胜利。但街角黑暗处,有双恶狠狠的眼睛却死死盯着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