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南洋的回响 » 第九章 村侄前来(1)

第九章 村侄前来(1)

    池萍的家乡是中国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早些年那里的中青年男女出国打工是一种“时尚潮流”,池萍老家周边村庄的不少人都去韩国、日本打工。

    2012年8月的一个晚上,池萍和爸爸通了电话,父女俩互相关心了一下对方的近况后,就开始说正事儿。池萍的爸爸说:“咱村李向民的儿子李小虎和其他一些建筑工明天动身去X国打工,他是钢筋工,去了以后,他抽空儿会联系你,我把你的手机号给他了。今天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个事儿。”

    池萍说:“行,我知道了,不过我一般也帮不了他什么忙,行业不同。”

    池萍的爸爸说:“能帮上的就帮,不能帮拉倒,论辈分他还管你叫姑呢,你毕竟去得早,比他知道的多。”

    池萍说:“那倒是!”

    接着池萍又问妈妈在不在家,和妈妈又聊了一通才挂掉电话。

    李小虎等人第二天就跟着中介经理人乘飞机来到了X国南滨。

    池萍听说李小虎已经来到了南滨,心里就开始挂念这个“村侄”,毕竟父亲交代过了,得当个事儿。

    但一周过去了,李小虎也没有给她打电话。池萍觉得自己有点儿“自作多情”了,她开始刻意不去想这事儿了。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9月的某晚,池萍突然接到了李小虎的电话,他说明天想过来见见池萍。池萍说可以,然后把自己的详细地址告诉了李小虎。

    第二天傍晚,李小虎和一个工友作伴一起过来找池萍了。李小虎长得和他的名字很相符,虎头虎脑,身体壮实,小眼睛,单眼皮。他带来的那名工友名叫赵宾,身材匀称,一双丹凤眼很好看。赵宾的老家距离池萍的老家大概100多华里,也算是老乡。李小虎和赵宾都是农民工的打扮,衣服上留有顽渍,气质也是农民工的气质。

    池萍笑问:“你们俩出来玩也不换身衣服?”

    李小虎解释说:“工头不让出来,我俩是偷跑出来的,一会儿就得赶快回去。”

    池萍惊讶地说:“出来打工还没有人身自由吗?还要偷跑出来?”

    李小虎说:“真让你说对了,就是不让随便出来逛街。工头怕我们跑了或者惹事儿。”

    池萍说:“真是的,这成什么了?集中营!包身工!!”

    李小虎和赵宾没文化,根本听不懂“集中营”和“包身工”这样的词,一脸茫然。

    池萍也没过多解释,赶紧转移话题说:“你们出来花了多少钱?”

    李小虎皱了一下眉头说:“中介费花了一万五,学习培训又花了五千多,再加上买机票和其他花销,总共两万五左右,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

    赵宾点头附和。

    池萍又问他们的工资待遇如何,李小虎说:“听前面来的工人说,刨去工头和中介的提成,每月能净剩1100X元左右,再刨去自己的花费,基本不剩啥钱。要想多挣钱得等到一两年以后。”

    “伙食咋样?”池萍又问。

    “难吃死了,像喂猪的!”李小虎说。

    池萍不好意思再问下去了,她顿时觉得自己幸福多了,和李小虎这些建筑工们相比,她还是优越很多!

    眼看天色已黑,池萍说请他俩到饭馆吃顿饭,他们俩互相对视了一下就同意了。

    池萍找到一家餐馆,三人坐下后,池萍根据他们的爱好点了四个家常菜:土豆炖鸡块,麻辣豆腐、青椒炒肉、黄瓜拌木耳。另外又给他们要了四瓶啤酒。

    他们三人边吃边聊。

    池萍发现他们俩吃饭都是狼吞虎咽的,她非但不嫌弃,还有一丝丝心酸,她感觉小伙子们来X国受委屈了!

    快吃完时,池萍说:“你们晚上没事儿可以自己做饭改善一下生活呀。”

    李小虎说:“没钱了,买锅碗瓢盆的钱都没有。”

    池萍问:“能预支工资吗?先支一些。”

    李小虎骂道:“操他妈的,不让多支。”

    池萍默然。

    李小虎接下来说:“小姑,我先从你这里借300块钱买买锅、碗、瓢、盆,等我发了工资再还你,行吗?”

    池萍爽快地答应了,她觉得别的忙帮不上,也只能借点儿钱给小虎了。

    李小虎拿上钱就与赵宾回工地了,池萍心里多日的悬念也落了地。

    但三天后,池萍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李小虎失踪了!

    消息是池萍的父亲打电话告知池萍的。她父亲在电话里说:“南滨建筑工地的领导打电话给小虎的爸爸了,说小虎跑了,找不着了!你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池萍说:“前几天,他和一位工友来我这里,我请他们吃了一顿饭,然后又借给他300块钱,他俩就回去了,再没跟我联系过,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池萍的父亲说:“让你李哥给你说几句话。”说着就把电话递给了李小虎的爸爸。

    李小虎的爸爸焦急地嘱咐池萍帮助找找李小虎。池萍说她一点儿线索也没有,还是多问问他的工友们吧,实在不行就到警察局报案。

    李小虎的爸爸是干着急,没办法。他苦口婆心地给池萍交代,让池萍多费心找一找李小虎。池萍答应了,但她心里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去哪里找呢?

    挂断电话后,池萍心里有了几丝烦躁,她觉得年轻小伙子做事儿太鲁莽了,逃跑、玩失踪是办法吗?一旦被警察抓获可能会被罚款,遣返回国,挨鞭刑等。

    鞭刑,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是一种独特刑罚,罪犯要光着屁股受刑,两三鞭下去,屁股就会皮开肉绽,受刑后的犯人一两个月内都会坐卧不安,疼痛难忍。

    池萍很替李小虎担心。

    出人意料的是四天后李小虎自己回到了工地。

    工地上的领导喜出望外,问他去哪里了,他说去找活儿了。

    工地领导说:“你找活儿,也得告诉身边人一声啊,我们都急死了!再说,你找到活儿也没用啊,你的签证,不允许调换工作的……你说吧,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回国还是在这里继续干?”

    李小虎低着头回答:“继续干。”

    工地领导说:“你想继续干就写个保证书,再跑我们不负任何责任!”

    李小虎写了一份保证书,字迹歪歪扭扭的,像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的。

    第二天,李小虎复工了。工地领导和李小虎的家人、池萍等人的心都安稳了下来,像是暴风骤雨过后出现了艳阳天。

    工地上的领导对李小虎还是有些不放心,特意嘱咐李小虎身边的人看好他。

    后来的事实证明工地领导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一周后,李小虎又故伎重演了,他在晚上趁别人不注意又跑走了!

    工地领导责备李小虎身边的工友们没有看住他,一位工友说:“我们还能用铁链子拴住他吗?我们去洗澡时他不见了!”

    工地领导再次通知了李小虎家人,李小虎家人又再次联系池萍,池萍的火气直往上蹿!池萍打电话给父亲发牢骚说:“李小虎是啥人哪,家长竟然敢让他出国打工!让周围的人都跟着着急上火!”

    工地上的领导还像上次那样期盼着他三五天后自己跑回来,并且铁了心,只要李小虎回来,直接送他上飞机遣返回国。

    但这次与上次不同了,一周过去了,李小虎也没有返回,电话也打不通。

    工地上的领导向警察局报了案,要求警方协助找人。

    但半个多月过去了,警方也没有任何线索。

    所有与这件事儿有关系的人都在等待奇迹的发生。

    李小虎为什么跑呢?答案是工地上的工作、生活太艰苦,赚钱又少。

    X国地处热带,常年炎热,太阳毒辣,紫外线照射强烈。李小虎是一名钢筋工,钢筋工是纯粹的露天作业的工种,经常会在烈日的暴晒下工作,汗流浃背是常态,但是再热也得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难受得很!

    工地上工人吃的都是大锅饭,饭菜质量比较差,能凑合吃饱就是了,和小食堂的饭菜没法比。会做饭的人经常自己采购点儿食材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但李小虎和赵宾都是毛头小伙子,不会做饭,他们俩经常去饭摊上吃。

    工棚都是用彩钢搭建的,空间狭小憋闷,只有风扇打开时才会有些许清凉,睡觉的床和学生宿舍的床相似,都是上下铺,每间房住四人,很拥挤。蟑螂、蚂蚁都是经常不请自到的“老朋友”,司空见惯。

    工棚后面有两排自来水管,每排约有20几个水龙头。工人下班后洗澡就在这里,用水桶或水盆接满水往头上一浇,“哗”的一声,从头流到脚,痛快淋漓!这里一般不会出现女人,他们洗澡冲凉时肆无忌惮。

    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人联想到夏衍写的包身工!虽然已经进步了许多,但仍然比较艰苦。

    李小虎以前在国内时也是四处打工,但缺点是受苦精神不够,经常半途就回家了。来到X国南滨的工地后,他一点儿也不适应,回国又怕亲朋好友嘲笑,于是他就选择了逃跑。

    赵宾和李小虎的工作一样,但赵宾这个孩子吃苦耐劳。能吃苦是好品质,但是赵宾有些水土不服,经常拉肚子,身上也长出了“汗斑”。“汗斑”在医学上是指由马拉色色糠秕菌引起的慢性、无知觉症状的浅表真菌感染,又称“花斑癣”,中医称“紫白癜风”,该病对健康无碍,但影响美观。

    赵宾买了几管药膏经常在患处涂抹,但由于出汗太多,治疗效果不理想,始终不能除根。赵宾很烦恼,但考虑到来时交的中介费还没赚出来,他就咬牙坚持着,心想干够两年的合同期,马上回国。

    李小虎和赵宾的事例表明:国外的钱并不好挣,建筑工地上的钱更难挣!在X国的建筑工地上干活,需要一种“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