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有一座大世界 » 第二十七章 暗流

第二十七章 暗流

    神都,宰相府。

    此时崔琰正与定国公李勇对坐,崔琰斟了一杯茶,推给李勇。

    李勇没应声,而是一脸怒气的问着崔琰。“崔相到底是何用意?天元岛上的事情这几日已经传遍神都了,崔相为何在异族面前那般折辱皇室,说到底改朝换代是我人族内部的矛盾,一旦异族参与进来,崔相,我们如今做的事情都可以往叛族上靠。”

    崔琰没说话,只是示意李勇喝茶。

    李勇脸上怒意难消,只是压抑着怒火,深吸口气端起茶杯,将茶水饮下。

    崔琰见他喝了茶,又给他续上。

    这才说道:“别气别气,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是人族的崔琰,自然也不会勾结异族打压人族,那日所为不过是试探罢了。那日皇朝中那些还未表态的世家大族也去了人,只是站得远些,没靠近罢了。我不过是想看看有谁会替皇室出头,只是可惜。”

    崔琰哂笑着摇头说道:“那些人的打算已经知道了,无非是看着我们与皇室争斗,哪边有胜算就倒向哪边,一群墙头草罢了。只是没想到,那次的试探竟还有意外收获。”

    李勇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崔相所言是什么意思?”

    崔琰不由感叹道:“这件事与太祖皇帝有关,我崔氏也是传承万载的世家了,太祖时我崔氏先祖也曾侍奉过太祖皇帝,也知道一些历史的秘辛。

    我接手崔氏之后,在故纸堆里找寻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一开始我还不信,毕竟这些事情太过匪夷所思。”

    李勇忍不住出声说道:“到底是何事?我李家也是侍奉过太祖皇帝的,有什么是我们也不知道的。”

    崔琰轻笑一声没有回答,而是询问道:“李公以为当今世界共有多少种族?不包括其他小的种族,只是大的族群。”

    李勇轻啧一声,“这有何难?当今世界最为强盛的,不外乎龙、凤、妖、人四族。”

    李勇思索片刻后,再次开口道“还要再加上一个占据东极州的蛮族。”

    “哈哈哈哈,非也非也。”崔琰大笑着,饮了一杯茶。

    李勇被他笑的更加好奇。

    崔琰给自己倒了杯茶,向李勇说道。“这蛮族,也是人族。”

    “也是人族?”李勇内心疑惑不解。

    “没错,蛮族也是人族。如今看来,太祖皇帝真的是惊才艳艳,谋划万古啊。

    我从故纸堆中,搜集的信息显示。当年因为某种原因,太祖皇帝从人族中分离出了蛮族,在这万族林立的世界中给人族人为的制造出了一个名为敌手实为盟友的种族。

    最开始,我派人接触蛮族中最没脑子的操蛇部,邀请他们会猎神州,想要从操蛇部的态度上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没成想,在天元岛上那伏龙部首领伏坚直接现身相帮皇室,那时我便知道,这个信息是真实的,再加上天元岛后伏坚和陛下成王他们一起回了神都,如今更是一起入了太庙,更加验证了这个信息。

    想来那蛮族中,也不是外人所知的那般一盘散沙,其族内一定有着领导者,天元岛上伏龙部的伏坚一出就知道了。”

    李勇内心惊骇,有些忐忑的问道:“若是真的,那对我们所谋之事,可有影响?”

    “影响是会有,但是不大。知道此事的人极少,皇朝中的民众暂且不提,各世家大族就算知道了那又如何?他们真的会把自己的那一份拿出来给蛮族吗?而且,蛮族的意义也一定不是为了稳定朝局的。”

    “这样我就放心了,只要对我们的计划没有影响就好。此时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吗?”李勇连忙问道。

    “什么都不需要,一个字———等。”

    “等?”

    “没错,就是等。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正式拉开帷幕的契机,道祖师的出现,让天下修行者有了前路,元婴圆满不再是修行者无法突破的天堑,这个契机也就出现了。”崔琰悠悠地说着。

    “元神境?”李勇问道。

    “没错,就是元神境。只要我突破元神,那么大夏皇室的末日也就到了。整个神州被夏氏一族的天统治数万年了,也该到改换天地的时候了。”崔琰的声音很平淡,但语气中却充满了浓浓的杀意。

    “崔相就不怕,皇室那位率先突破?”

    崔琰轻蔑的笑着,“那位成王?他不行的,不是我看轻他,哪怕道祖讲了元神之道,他也不行。”

    李勇也轻笑着,二人不约而同的端起茶杯饮了下去。

    崔相饮着茶,悠悠说道:“元神境界只能等,但有的事也是可以做了。”

    翌日,大朝会。

    夏基端坐龙椅之上,接受百官参拜,身旁侍奉的太监走出来,掐着尖细的嗓音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寂静的大殿内,百官齐齐看向队首的崔琰,崔琰轻咳一声,一道身影从队伍中走出。

    那人出列参拜,“臣礼部侍郎文成道有奏。”

    夏基眸光流转,在文成道身上扫过,夏基淡淡的开口说道。“讲。”

    文成道再拜道,“臣弹劾兵部尚书吴承业,纵子行凶,以权谋私,草菅人命。”

    夏基看着文成道,心中清楚这是崔相一系开始发力了。夏基开口道:“吴尚书。”

    话音落下,一人走出,跪倒在地。“臣在。”

    “好好听着文侍郎的参奏,也让百官听听你都做了什么?”夏基说完,又转向文成道说道:“文侍郎,你继续。”

    “天变元年,世间修行者暴毙,时局动荡,朝野不稳。吴承业之子吴世明,与崔氏子因争抢机缘发生争执,二人因口角争执不断演化成武力斗争。吴世明趁崔氏子不备,偷袭之下将其杀死。事后,吴承业以新晋尚书之威势,逼迫崔氏不再追究。

    时隔多年,如今那崔氏子父母心中越发不忍,日前将状告吴承业的状纸递给大理寺,吴承业又暗令大理寺卿将状纸压下,令苦主无处伸冤,令死者死不瞑目。

    臣,请陛下下旨,彻查此案,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文成道顿首道。

    “吴尚书,文侍郎所奏之事,你可有什么要辩驳的?”夏基开口问道。

    跪倒在地的吴承业顿首再拜,心中满是苦闷,今日皇室和崔相一系联手,目的就是为了清理朝堂上的中立派,开始安插自己人了,索性说道:“老臣教子无方,愧对陛下恩宠,老臣请乞骸骨。”

    夏基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准了,其子下狱,命刑部会同都察院彻查此案,限期三月。另,大理寺卿孙和,赐休假三月,三月后复职。”

    文成道高声拜道:“陛下圣明。”

    夏基又道:“兵部尚书空缺,诸位爱卿可有推荐。”

    文成道再次出列道:“臣,推举永昌侯梁博为兵部尚书。”

    “臣等附议。”十数位文官们出列拜道。

    武将那边,一部分人眼观心不动声色,一部分人在永昌侯梁博和定国公李勇身上徘徊。

    夏基沉吟片刻,见无人提出异议,就知道文武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如今形势也要以忍为主,也便顺势说道:“那就如此吧,永昌侯梁博接任兵部尚书。”

    “定国公李勇,提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执掌天下兵马。”夏基随之说道。

    定国公李勇和永昌侯梁博闻言出列,拜道。“臣,遵旨。”

    夏基随后问道:“众卿家可还有奏,”夏基见无人说话,继续道:“若没有那朕这里到是有一件。”

    夏基示意身旁的太监,那太监取出一卷明黄卷轴,张开朗声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四子棣,日表英奇,天资聪敏,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钦此。”

    夏基看着有些寂静的众人,也不言语。还是崔相率先站出,一头拜倒,道:“臣为大夏贺,为万民贺。”

    “臣等,为大夏贺,为万民贺。”众人齐声高呼着。

    夏基也不管他们是否真心,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径直回了后宫。

    后宫中,夏炆、夏棣和伏坚等人都在,夏基回来后,夏炆问道:“事情怎么样了?”

    “册封的旨意已经发出去了,群臣也接了旨,另外,兵部尚书由永昌侯梁博接任,朕顺势将定国公提到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之位上,统管天下兵马。”夏基一语将朝堂上的事情说完。

    夏炆道:“那就好,梁博一直是崔相的狗腿子,他接管兵部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还好有个定国公在。”

    夏炆和夏基相视一眼,意味深长的笑着,看的旁边两人一头雾水。

    接下来的时日,大夏皇室不断的与崔相一系兑子,今日你拿我一个官职,明日我在你势力中扎一根钉子,好不热闹。

    而夏棣成为太子后,以太子和新任金丹的身份纠集了一帮宗室和心向皇室的世家大族子弟,势力中最低修为都是筑基圆满境界,夏棣这个最年轻的金丹修士给皇室注入了新的活力。

    双方虽然打得火热,但大家都默契的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这样的你来我往,一直持续到煌天第二次讲道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