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九世梦魂记 » 第二章 固安王事件

第二章 固安王事件

    “咣当”,车外传来一声响,好像是车夫停车的声音。

    林小六忽的惊醒了,眨巴着萌萌的大眼睛看着周四娘,周四娘刚刚迷迷糊糊的都要睡着了,忽然惊醒,很是不悦。

    感觉马车停下来了,大夫人就叫自己的贴身丫鬟金玲,

    “金玲,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儿?”金玲应了一声跳下马车,跑去找车夫,问车夫为什么停车。

    车夫指着远处,给金玲看,因为这条路常来常往,所以金玲一看车夫手指的方向,马上就判断出来,远处嘈杂声,是从皇陵方向传来的,金属碰撞的声音夹杂着喊叫声,吓的金玲急急忙忙的跑回马车里,禀告大夫人。

    “大夫人,是皇陵那边出事儿了,好像有很多人打起来了。”金玲吓的哆哆嗦嗦的颤声回禀大夫人,小丫鬟平时待在府里,很少出门,听见有人打架,就吓的够呛,

    “没事儿,皇陵离官道远着呢,不管他,咱们走咱们的。”大夫人觉得太平盛世,皇家陵寝还有驻军守卫,这条官道走了这么多年了,一直太太平平的,安全的很,小丫头不常出门,一惊一乍的。

    所以大夫人也没掀开车帘看看外面,就在马车里对着车夫喊了一声,“继续走吧!”马车继续平常速度行走。

    林小六可没有大夫人那么轻松,她感知到了危险。

    对,就是危险,一种从来未有的强烈感觉。

    她的两眉之间发紧,一抽一抽的发紧,好像是什么挤压一样。

    她用肉肉的小手揉了揉眉心,闭眼后睁开,脑中确认,面临的危险一定是和自己相关的,而且这次事情很严重!

    燕金国尚武,高祖皇帝马上得天下,传到现在,已历经六代。

    七年前,先帝隆昌帝在位,作为嫡长子继位,皇位来路正,坐的稳固,本人也是兢兢业业的操劳国事,虽未开疆拓土,也算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秦王洛凤桐是隆昌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掌管京畿大营的两万兵马,护卫京城,是隆昌帝最为信任的兄弟。但是,就是这个最信任的兄弟,有一天,忽然入宫刺杀隆昌帝。

    因为平时秦王是可以带剑入宫的,所以,皇宫守卫是猝不及防,隆昌帝被刺伤,秦王当场抓获,被秘密关押了起来。

    具体当时是个什么情形,隆昌帝被伤到哪里,伤情如何,秦王为什么忽然入宫行刺,后来被关押去了哪里,是死是活......等等问题,都被压了下来,皇家秘辛老百姓谁敢议论,不怕掉脑袋吗?

    来龙去脉最清楚的,大概就三个人,隆昌帝和秦王,还有当时还不是太子的顺庆帝洛衍庆。

    因为隆昌帝正值壮年,所以当时没立太子,文武百官和百姓们只知道,后来隆昌帝的健康,出现了问题,经常罢朝,当时的二皇子洛衍庆,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在朝堂上展露头角,帮助隆昌帝处理朝政。

    再后来二皇子洛衍庆被立为太子,慢慢接替隆昌帝监国辅政,老皇帝驾崩后新帝顺利继承了皇位。

    现如今,新皇顺庆帝洛衍庆,刚刚登基一月有余,国号为顺庆元年。顺庆帝登基前后,也是发生了些不大不小的事儿,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固安王事件。

    老固安王凌霄牧是世袭的异姓王,祖上有从龙之功,世代镇守北方,对燕金皇朝是忠心耿耿,三个嫡子都战死沙场,现镇守北境统领兵马的是大侄子永护侯凌铣傲。老固安王如今膝下嫡支只剩下长子长孙,世子云谡,年仅九岁。凌世子还有几个堂妹,有的在老固安王妃膝下抚养,有的被外祖家接走抚养。

    永护侯凌铣傲是老固安王二弟的长子,从小也是在老固安王膝下长大,悉心照料,教授家学武艺,虽然不如凌世子父亲那么惊艳,也算是同龄人的佼佼者了。

    七年前,一场大战,凌家一下子战死了四位将军,老固安王的三个嫡子和一个儿媳。

    凌铣傲临危受命,奔赴北境,勉强撑起了固安王府的门户,虽然也有族兄弟以及子侄们在军中效力,但是近支兄弟侄子大部分年龄都小,实战经验不足,打仗都是凭着满腔热血,去冲锋陷阵。

    永护侯亲眼看见大哥、三弟、三弟妹、四弟的四具棺椁下葬,眼看着凌家人才凋零,生怕自己护不住子侄们,要是再有损失,可怎么见泉下的父母兄弟、列祖列宗啊。

    永护侯每日兢兢业业,时常感慨,自己终是独木难支,举步维艰,每天就盼着子侄们快快长大,共同撑起固安王府,撑起北境凌家军。

    凌世子无论是容貌还是性情,都最像老固安王凌霄牧,加上三岁时就父母双亡,被祖父抱在膝下精心抚养,所以祖孙感情深厚。

    凌世子一身武艺,尽得老固安王真传,假以时日,必然会利剑出鞘,惊艳四座。

    凌世子是顺庆帝的第二个皇子洛鸿鸣的伴读,由于凌世子从小就受到老固安王的细心培养,延请名师教授文章,自己亲自教授世子练武,所以文武双全的小凌世子很受庆云帝的喜爱,和二皇子以及另三个伴读都相处不错。

    头几年,皇子以及伴读们也是打打闹闹,能给皇子做伴读的,都是家族倾力培养的优秀子弟,都有自己的骄傲,一个个都是目中无人,一个个都骄傲的像花孔雀。然而几次不动声色的交手后,年龄最小的凌世子,很快脱颖而出。

    九岁的凌世子,小小年纪就能文能武,在京城里也是小有名气,皇家和朝臣百姓,都很看好凌世子,说凌家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然而就在新帝登基后的第六天,作为二皇子伴读的凌世子,从皇宫回家以后,莫名其妙的就突然生病了,据说高烧了三天三夜。

    御医来了一拨又一拨,都束手无策,后来传说,是老固安王不知在哪里,求得了一丸药,总算是退烧了,然后凌世子再也没进宫,没去为二皇子伴读。

    接下来,二皇子的伴读就从四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传说是因为凌世子突然生病,不适合继续入宫做皇子伴读了,所以,另选其他世家大族子弟进宫,怎奈二皇子对新选入宫的伴读都不满意,反正还有三个伴读,有善文有善武的,做伴读也足够了。

    二皇子前边还有一位嫡长皇子,按照皇家规制,不出意外的,太子人选就是这位大皇子了。皇家一向是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最后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凌世子的病拖拖拉拉了一个月,世人只知道老固安王遍请名医,四处求药,最后凌世子的病总算是有了起色,能走出寝室,不用人扶着,自己能在院子里溜达溜达了。

    老固安王看宝贝孙儿身体日渐好转,也很是高兴。然而高兴不到三天,宫里传了旨意,宣老固安王进宫面圣。

    老固安王已经久离朝堂,现在忽然传召,能是什么事儿啊?

    当年大儿子宣武将军战死,消息传回燕京城,大儿媳佟氏惊闻噩耗,执意北上寻找丈夫尸骨失踪以后,老固安王就大病了一场,病愈后就上旨请示皇帝,陈情自己已经年迈病弱,请求把北境兵权交给大侄子永护侯凌铣傲,自己以后长居燕京城,余生悉心教育孙子们,照顾老妻。

    皇帝感念固安王一家一门忠烈,体恤老臣,准了启奏,恩旨老固安王无召不用上朝,赏赐金银,安享晚年。

    如今北境没听说有什么异动啊,府里有和北境定期的书信来往,永护侯凌铣傲也有每月送进京城的快马战报,燕金国虽和北境的辽吉国、兴安国偶有小打小闹,但是双方对峙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常态。

    老固安王一脸懵的入了宫,和顺庆帝在御书房密谈了半个时辰之后,老固安王带着圣旨就出宫了。

    回府以后,自己关在书房半天,再出来的时候,就收拾行装,精选二百府卫,安顿好家里,只带着凌世子出城了。

    对外的说法是:凌世子此次重病大难不死,多亏凌家先祖保佑,如今世子得以痊愈,是凌家列祖列宗的福荫,感念祖先庇护之恩,老固安王带世子就得回乡祭祖还愿,祈求祖先继续护佑家族平安昌盛。

    老固安王既然已经不再执掌兵权,又不参与朝政,一直在京城中安安静静过日子,因此,没有人在意一个闲散王爷出城去干啥了。

    当年第一代的固安王与高祖皇帝是同乡,后来结拜成异性兄弟,跟着高祖皇帝征战四方,大大小小身经百战,为人正直,对洛家是忠心耿耿,因为有从龙之功,死后配享太庙,所以,第一代固安王的陵寝也在皇陵附近。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是,就在老固安王出京城后不久,就有一队黑衣人远远的在后边跟上了。

    黑衣人数量不多,就十二个人,看不出年龄,只能看的出都是练家子,骑在马背上,一个个身姿挺拔,腰背挺直,头戴斗笠,脚蹬快靴,背上或是背刀,或是背剑,行动间走路无声,动作利落,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常年训练有素的精兵。

    从燕京城出发不久,这队人就出现了,就像凭空冒出来的一样,只是远远的跟着前边的队伍,好像不想打扰前边的人一样。

    虽然黑衣人队伍和前边隔得有点远,但是带队的首领似乎知道老固安王目的地一样,始终都没有被甩下,或快或慢,走走停停,一路跟到了固安王家先祖的陵墓。

    固安王凌家祖先陵墓得高祖蒙荫敕建,虽然比不上皇家陵寝,占地也挺大的,传到如今,几代固安王都长埋于此,如今也算是香火鼎盛。守陵的是凌家一个旁支,老固安王也得尊称一声九叔。

    凌九叔早前接到传信后,就一直在守陵人的小院门口等着,老固安王一行人到来之后,就被迎进了小院。

    小院不大,看起来十分简陋,一队人进去之后,跟来的黑衣人就见到炊烟升起,一阵嘈杂之后,老固安王带来的侍卫大部分就都离开了,一看这小院就安置不了这么多人,附近还有几家凌家的族亲,侍卫们离开后,都分散安置了。

    太平年间,爷孙都是武艺高强,即便老的老小的小,也不是谁都能近身的,又是回到了老家,老固安王身边只留几个常在身边行走的近身侍卫,就把其他凌府侍卫打发了。

    一夜安安静静,貌似无事发生。

    等了一个白天,再等到傍晚,黑衣人首领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了,老固安王祖孙从进院儿之后就再没出来过,看陵老头儿也没出来采买蔬菜果品,院门口也没有人出出入入,跟来的那些侍卫也没来小院接人,门口马车还停在原地,爷孙二人除了随身物品带进小院,再没有人靠近过马车。

    一切迹象表明,就是老固安王在小院住下了,爷孙也没出门。

    开始黑衣人首领还以为是爷孙连日奔波,老的老、小的小,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毕竟王府祭祀也是有规制的,各种祭祀流程都有礼仪规格,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多,人员安排也繁琐,挺累人的。祖孙俩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况且祖父心疼宝贝孙子才大病初愈,安排孙子好好休息,怕累着宝贝大孙子,不出门、不让人来打扰也正常。

    但是无声无息的一天过去了,祖孙俩也该休息好了,怎么还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

    老固安王既然回乡祭祖,怎么不召集族亲,安排行程,派人准备香烛纸马等物呢。黑衣人首领可不信老固安王大老远跑来睡懒觉的,想想自己的任务,就恍惚猜到了其中的异样。

    早在凌家一行人入住的时候,黑衣人就在小院四周埋伏了人手,一旦有人出入,手下人不可能没有察觉。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小院有暗道,老固安王瞒天过海,假借回乡祭祖,顺着暗道偷偷去见那个人了。

    老固安王这个老滑头,什么时候修的暗道啊,算无遗策的主子这次也走眼了,这个大咧咧的兵痞子也会玩儿障眼法了。

    也是,擅兵法的人怎么能不会点谋略呢,常年打仗的兵油子和敌军玩儿的不就是虚虚实实,阴谋阳谋,智诈诡计嘛。

    这一不小心,就着了老家伙的道儿了。

    老家伙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去见了那个人,而且不惜暴露几代人修的密道,可见这次见面十分重大,能让老王爷大老远的来这里和那个人密谋,看来所图不小。

    暗道的出口在哪里,黑衣人首领短时间还查不到,时间也来不及细细详查了。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找到那个人,把那个人控制到自己手里。

    主子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现在他带领的可是十二神魂卫,主子对那个人是志在必得,七年前让他逃过一劫,这次无论如何不能让那个人脱离掌控了。

    如果自己这次差事办不好,主子可不是好说话的人。想到主子那阴沉沉的脸,浑身就发冷,他可是亲手处置了不少办事不利的人,坏了主子事儿的人是什么下场,自己最清楚。如果自己落到别人手里,可能连死都是奢望了。

    想想老固安王会去见什么人,最终出现在哪里,他还是能大致推测出来的。兵贵神速,黑衣人首领果断下令,兵分两路,留下一队人马继续监视小院,自己带一队人马火速赶往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