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生从东汉末年开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张良是如何拜入庄子门下的(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张良是如何拜入庄子门下的(下)

    “五天后的清晨,我如约去了与庄子先生相见的那座桥上。”

    张良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便停下了话语,盘坐了下来,闭目养神。

    刘家小院内,刘长生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张良要搞什么幺蛾子,穿着深蓝色裙衫的鲲,托着下巴站在原地,不以为然,面带笑意地看着张良,她当然知道张良要做什么。

    只待不久时,一股似袅袅青烟般的白色仙气自张良的脑袋顶上缓缓升起,那股白色的仙气,在张良的头顶上凝结成了一副长长宽宽的长方形的白色巨幕。

    除了鲲与刘长生以外,在座的人皆发出了惊讶地叫声。

    鲲见状,急忙施法将刘家小院的上方用深蓝色的仙气所遮住,这也使得刘家小院的光线有些偏暗。

    ‘哗!’

    只见那巨幕之中,出现了一座充满古老气息的桥,桥下,溪水缓缓流淌着。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

    巨幕之中,一个老者坐在了石桥之上,不过却不似刘长生那日在山洞里所见庄子先生的模样,其形态倒是仍如庄子那日在山洞里的坐姿一般,闭目养神。

    刘长生当然知道巨幕中的老先生是谁,这就是传他法术的庄子先生。这不禁让刘长生想起到一个东西,眼前的张良,是不是也不是他原来的那个模样,毕竟他方才说过他的长相被当时的韩国人所夸赞:如同女人一般的漂亮。

    可眼前的张良,看起来哪里是像一个小女人,这模样看起来分明就像是一个六根清净的小道士。

    此时的太阳已经悬挂在了半空之中,石桥的不远处,张良正迈着脚步,气喘吁吁,不停地往这边行走着。

    张良原本想着眼前这位老先生是大秦王朝派来前往追捕自己的官员,但在过去这五日自己的思考下,最终一口否定了关于老先生的这个猜想。想必眼前的这个老先生,也是一个刺杀秦始皇的侠义之士,只不过自己年暮久矣,要寻一个可以接班的年轻人。

    正当张良满脑子开始意淫时,他已行至到了那座石桥前,也就在这时,一句吼声传进了张良的耳朵里,震得张良身躯都有些发颤:“你与我的约定,为什么要来到我后头?”

    学过礼的张良自然知道自己错了,行至庄子的身前,‘噗通’一声,对着庄子跪了下来,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因为在他看来,解释就是在为自己开脱责任,倒不如不解释,听候庄子发落。

    “这样吧,再给你一次机会,五天后,你再来这里见我。”

    说完,庄子也不待张良答复,转身便离去。跪在地上的张良,倒也没有什么怨言,反倒脸‘唰’的一红,感到有些惭愧。望着渐渐要消失在自己视野中的庄子,张良鼓起勇气,开口问道:“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你暂时无权知道。”庄子话里的语气有些冷冰冰,带着对张良的不满。

    张良的性格也算得上比较温和,且学过礼,因此待庄子消失之后,自己才起身离去。

    ‘唰’的一下,张良头顶上的巨幕变得一片空白,接着,又显示出了五天后的场景。

    庄子依旧如五天前一般坐在那石桥的桥墩子上,与之不同的是,此时的天并未亮,太阳也未出现,月亮也还稳稳地挂在半空之中。

    张良依旧如那日一般,气吁吁地朝着庄子行来。五日前,张良回去之后,深刻地反思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晚去了那么久,想必那老先生也在那石桥墩上等了个把时辰,于是心中暗自决定,五天后,也就是今天,再去的早一些。

    他并未注意庄子已经坐在了石桥墩上。他赶路赶得很急,此时天未亮,天色又暗,自己的视线只能是看自己身前的附近,注意自己的脚下,以防止摔倒。况且就算注意到了石桥上,那也是迷迷糊糊,看不清的。

    “如此晦暗的清晨,想必老先生不会这么早来吧!或许自己还能坐在这里等上老先生一会。”张良心中如此想到:“如此做法,必得老先生夸奖!”

    “为什么要晚来?”也就在张良感到兴奋的同时,前方的石桥墩上,庄子那严厉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张良的脸顿时变得惨白,他有些害怕这位老先生就此拂袖而去,心中很是希望老先生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张良硬着头皮朝庄子走去。

    庄子的声音依旧带着严厉,却不如张良心中所想那般,断送了张良的机会:“这样吧,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是五天的期限,五天之后,还是在这里相见。”

    说完,庄子又如五天前一般离开了去,只剩下刘长生孤零零的一人。不过张良的心情倒是跟上次的不同,他现在的心情就如同吃了蜜糖一般的甜,至少这位老先生又给自己一次机会了。

    这也间接的说明,这个老先生是有点东西的。

    于是又到了五天之后,准确的来说是四天后的一个夜晚,在小镇里的众人都选择安安静静地沉睡歇息时,张良却是勤奋地洗了一下身子,换了一套白天到街上采购的新衣裳,走到了石桥上面,顶着从北方呼啸而来的寒风,缩着身子骨,坐了下来。

    早知道就带些酒来了。

    半个多月的折腾,让张良心知,这个老先生必定会在晚上就过来,不过此时不见老先生的人影,或许他在路上,或许他正躲在某个地方偷偷地打量着自己。

    果然,正如张良心中所想,大概过了一会,那老先生从桥的另一面走了过来,他看到张良蜷缩着身子,坐在那石桥上,心中一阵欣喜,喃喃自语道:“孺子可教也!”

    这不得不说,庄子收徒的考核方式真的很特殊。

    庄子赶紧走了上去,将张良扶了起来,望着他,欣喜地赞道:“孺子可教也!”

    张良一听,本是刚刚瞧见庄子的身影心情就是非常的喜悦,如今心中更是乐开了花,不过却是被这寒风冻的瑟瑟发抖:说话都变得有些口齿不清:“老......先生,我......我这回......没......没让你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