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审讯室,我真是间谍 » 第九章 战争之必然(求追读、推荐)

第九章 战争之必然(求追读、推荐)

    “这款药的效用怎么样?”看到弟弟这个样子,顾子远如何不知道这款药应该是有特殊的效用,但不懂药理的他还是要确切地问清楚。

    顾子安平息下激动的心情,耐心解释道:“大哥,这百浪多息可谓是神药啊,它主要针对的就是一些受伤导致的感染以及炎症,对于上战场的人来说,一支百浪多息几乎就等同于一条命啊。”

    “原来如此。”顾子远兴奋地一拍大腿:“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这百浪多息的,我们孙团长从他美国朋友那里得知了这款药,所以想借由咱们家的渠道把这款药买回来,然后他再以市场价购入。”

    “税警总团不是有宋董事长在嘛,以他和美国人的关系还不能搭一条渠道吗?”顾子安不解地问道。

    顾子远摆了摆手,无奈地说道:“宋董事长已经不管税警总团了,在一二八后一年,宋董事长从财政部的位子上下来,税警总团也被收了回去,现在是第二师师长黄捷兼任总团长。可黄团长他一直和我们孙团长不对付,无奈之下只好通过这种方法来引进百浪多息。”

    “是这样。”顾子安了然地点点头:“那等大姐回来我帮着你一块和她说,这可是利国利己的好事,何乐不为呢。”

    “对了,我听华叔说你建议父亲把咱们家搬去南京?”把百浪多息的事大致定下来之后,顾子远才像想起什么来一样,说道。

    顾子安点头:“确实是我建议父亲的。”

    “为什么呢?”

    “我认为中日之间必有一战,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国府的钱粮所在,一定会遭遇日人最凶残的打击。”顾子安认真地说道。

    顾子远微微皱眉,半晌之后说道:“就不会像一二八一样被世界各国调停吗?”

    “大哥,我刚才说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可你知道政治是由谁决定的吗?”

    “政治......”思忖片刻后,顾子远摇了摇头。

    “子安私以为政治是由经济决定的。”顾子安说道:“一个国家等到经济不济,民生凋敝的时候,他的政治上就会出问题。从而为了解决政治上的问题,就需要战争。”

    “就像我中华之前无数的王朝更替,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了,就只能靠战争来活下去,因为到那时候除了死在战场上和饿死,别无他法。”

    “现在日本也到了这种境地,而他们发现了一个比国内战争对国家危害更小的方法——对外战争。而且他们已经在我们身上尝到了甜头,这就像丛林里的两头野兽一样,当他始终能从你身上得到好处的时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从平等变为了猎物和猎人的关系。”

    顾子安的话让顾子远不寒而栗。

    “可日本比我们强大的多啊,他们的经济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思考半天,顾子远提出了最后一个反驳弟弟的方向。

    顾子安缓缓抿了口水,说道:“经济讲求的是供和求,这两者就宛如一架天平,只有平衡了,一个国家才能持续地向前发展。日本的工业实力确实比我们强大,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产品,可是他的工业却抢不到市场,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买,那经济如何能不崩溃。”

    “在欧洲战争期间,那些西方的列强因为战争的缘故放慢了对我们中国的产品输入,导致日本能大片地抢占市场,快速发展。可是现在欧洲战争已经结束了多久了,那些西方列强不会忘记中国这片广袤的市场的。而日本在失去了这片市场后,他们就会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他们就一定会面临经济崩溃的状况。”

    “我在日本的几年里亲眼见证了日本经济的衰落,民不聊生。就在我回国前的几个月,在东京还发生了二二六事件,经济的凋敝已经把狂热的民族情绪烘托到了高潮,接下来的日本就会像一列脱轨的列车一样,被这样的情绪带入战争的深渊,而我们这个邻国......”

    顾子安的话没有说完,但后续的内容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原来......如此。”顾子远摊在沙发上,额头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落到衣襟上也未觉察。

    片刻之后,顾子远从沙发上站起。

    “子安,我先出去一趟,等大姐回来了你先帮我和她说说百浪多息的事情,晚上的时候我再回来与她详谈。”

    “好。”

    顾子安知道大哥这是要去向一些去日本留学的朋友求证弟弟口中的事实,如果属实想必顾子远就会递交一份报告上去。

    而这也正是顾子安想要的结果,虽然现在国府里应该有不少人已经认识到了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的道理,可日本的决心有几何?打到什么程度才罢休这些一概不知。

    如果这份报告能对国府上层起到哪怕一丁点提醒作用,那也是值得的。

    “希望......能被看到吧。”顾子安喃喃道。

    不过发呆的顾子安没有注意到,二层的一道苍老身影在听到他的叹息后,转身走回了书房。老人干瘪的手紧握着拐杖,仿佛下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一般。

    是夜,李妈又为顾子远的归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冷清了好些年的顾家家宴总算是又热闹了一些。

    饭后,姐弟三人来到沙发旁坐下。

    “这是今年的新茶,尝尝看。”顾亦凝将两杯茶水放在两个弟弟面前。

    顾子安捧起茶杯抿了一口,入口没有觉察到口感,反倒是清亮的香味在口鼻间回荡,这种香味并不浓郁,甚至算得上有几分无味的“淡”,可真正将茶水吞下肚了,配上唇齿间残留的醇厚的口感才后知后觉出这无味之味的美妙之处。

    “子远?”

    有些神游天外的顾子远被顾亦凝的叫声唤了回来。

    “怎么了?”顾亦凝有些关切地问道:“看你魂不守舍的。”

    顾子远摇摇头,神情复杂地说道:“没事,刚刚想到了别的事情。”

    他今天听过弟弟对未来形势的描述之后,就立刻去给一些选择留学国外和他保持着联系的同窗去了电报。

    其中几个还没有回信,应该是没到去电报房取电报的时候。倒有一个旅美的同窗收到了电报,给他回了一封电报回来。

    主修经济学的同窗在电报上密密麻麻说了好些证据、道理,顾子远也看不太懂,但电文的总体意思他是懂的——中日之间必有一战!

    上一次他们吞并了东北,那下一步呢?日本人会止步于华北吗?

    想到这,顾子远只觉着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必须有所准备!

    先从磺胺入手!

    “大姐,我这次回来是想和你聊一桩生意。”顾子远说道。

    “磺胺?”

    顾亦凝倒是没意外,因为在顾子远没有回来之前,她早听顾子安简单说过一遍了。

    “对!”顾子安点点头:“据我们孙团长在美国同窗的电报说,美国已经有一家药厂制出了磺胺药,所以我想请大姐安排人促成这桩生意。”

    “如果这磺胺真有那么神奇,那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这款药......毕竟才出来几年的时间,而且我还听子安说了这药的副作用。”顾亦凝有些担忧地说道:“毕竟是药三分毒,亏钱倒是没什么,我就是担心这些药回来了......”

    顾亦凝的话没说完,但是身旁两人都明白了她的意思,这样的担心也是正常的。

    她经手家里的生意这么多年,见过的、经历过的多了去了。所以对顾子远提议引进的磺胺还是难免有几分担忧。

    毕竟这年头,打着美国人、英国人幌子骗钱的人可不在少数。

    而卖假药吃死人的,也不少。

    “大姐,你记错了。我说的副作用是指百浪多息,现在改进的这款磺胺药已经没有了百浪多息的副作用。”顾子安插了一句。

    由于几年前德国人多马克的提取工艺不高,所以百浪多息这款从染料中提取出来的药物就有一个要命的副作用——会让使用者浑身染上染料的红色。

    不过经过几年的发展下来,工厂实现了更高水平的提纯手段,能够将起到消炎作用的对氨基苯磺酰胺提纯出来,也就解决了百浪多息这种尴尬的副作用。

    “那就是说这款药没问题了?”顾亦凝问道。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相对于救命来说,它的副作用没有那么严重。”顾子安给出了一个严谨的回答。

    这世界上没有一款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存在,磺胺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在青霉素还没有出现的年代,磺胺绝对是治疗炎症、拯救无数生命的绝对神药。

    “那我会让人去美国看看,如果能谈妥的话,等到货船到上海的时候我给你发电报。”顾亦凝听到顾子安的确认,才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