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审讯室,我真是间谍 » 第九十一章 招揽人手

第九十一章 招揽人手

    “凌群,你进处里几年了啊?”顾子安微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问道。

    凌群想了想,回道:“我是民国二十五年被许队从军队里招进来的,算下来差不多有一年多了。”

    “那算资历你比我还老啊。”顾子安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转而说道:“来四组干个队长怎么样?”

    凌群怔了怔,一时竟没有回应。

    “怎么?不愿意来我这个孤零零的四组。”顾子安笑道。

    “没有没有,我是没想到顾队您突然说这个事,一时有点愣住了。”凌群立马回道。

    “我走之后,老许肯定是上任队长了,副队长的位置倒是空下了,不过咱们队里有资历的不少,这个位置也是僧多粥少。”

    顾子安掰着手指头自顾自地说道:“你到四组来,队长我是不敢给你打包票的,但弄个副队长没什么问题,往后再立几个功,等到军衔升一升,以你的能力当个队长还是绰绰有余的。”

    “主要是共事这么长时间,我对你也算了解,总比新磨合来得方便。”

    “咱们四组短时间内要吸纳大量的新人进来,虽然他们有一部分是特工培训班出来的,但说到底还是个刚入行的新人,没个熟悉的人带着,我还真有点不放心。”

    听到顾子安的话,凌群的眼神中露出了一丝向往。

    因为在旗乐咖啡厅案里发挥出色,凌群这段时间就被许康乐派给了顾子安,所以他对顾子安的种种神勇表现是最清楚的。

    要是换个人说,过一段时间晋升军衔,当队长之类的话,他绝对是嗤之以鼻。

    但这话要是从顾子安口中说出来的,那可信度可就不一样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犹豫地说道:“可是许队那面我不好说,毕竟他是带我进处里的老领导……”

    “他那块你不用担心,我会和他说一声的,这点你尽管放心吧。”顾子安打包票道。

    听到顾子安的保证,再想了想,凌群心里顿时下了决定。

    “组长好!”凌群站起,给顾子安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终于得到肯定的答复,顾子安脸上的笑容愈盛了。

    他招了招手,示意凌群坐下:“坐下说。”

    “是,组长!”

    “对了凌群,我记得你是湖南人吧?”顾子安好似想起了什么一样,轻声问道。

    凌群点点头:“组长您说的没错,我老家是湖南醴陵的。”

    “那怎么平时不见你吃辣啊?”顾子安好奇地问道:“我听说湖南人都是很能吃辣的。”

    “南京街面上的辣子不正宗,吃了也没味,吃不到老家那种辣子,就索性就不吃了。”凌群挠了挠脑袋说道。

    “哈哈,你倒是实诚。”顾子安笑着打趣道。

    说罢,顾子安又问道:“今年过年准备回家吗?”

    “不回去了。”

    “怎么不回去?过年的时候又没什么事。”

    虽然特务处是准军事单位,但是过年的时候还是有几天假的。

    老家距离南京近的队员们都会选择回家去看看,至于离得远的当然就没这念想了。

    “原本是准备回去的,不过您不是还在负责全会会场的安保工作吗?”凌群老实交代道。

    “我当是什么事呢……这件事我们只是一个建议的作用,主要还是以宪兵司令部为主,我和他们沟通就行。”顾子安不在意地说道。

    “这样吧,我给你批几天假,你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顺便帮我办件事。”

    “行!”

    既然组长都同意了,那凌群也没了什么担忧,就应了下来。

    “你应该认识一些军中的同乡吧?你回去之后就帮我联系一下这些人。”

    “科长给我交代了,咱们组的九十多个人里头,杭州特训班只能补充进来三十人,剩下的部分都要从军中选取。”

    “但我的情况你也知道,不是出身军旅的,在军中也不认识什么人,所以我想让你去联系联系你的一些同乡,看看有没有愿意来咱们这儿的。”

    “当然了,人家在军中有大好前程的就不谈了,主要是那些刚入军中,然后身手不错的人。”

    从严休那里得到了消息之后,顾子安就开始研究从哪里找人。

    四组的第一批队员应该算是顾子安的第一桶金了,所以他对此相当慎重,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可靠。

    现在日本人对国府军队中的渗透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顾子安他们招的应该都是下层的军官,但也不乏有被渗透的可能。

    所以这些人的来源要足够可靠,不然招进来一个日谍那就是自讨苦吃了。

    但实际情况就和顾子安同凌群所说的一样。

    他在军中除了大哥之外就没有其他背景了,可他需要的缺口可是足足六十多人,就算是把大哥手下的军官都算上也不够数,所以顾子安就把主意打到了凌群的湖南同乡身上。

    要知道从古至今,除了血缘关系、亲属关系外,最可靠的关系无外乎同乡了。

    毕竟大家来自同一个地方,甚至一些人是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对人品性格方面绝对是知根知底。

    就这样一个地方的同乡相互抱团慢慢的就形成了特有的形态——乡党。

    从古至今,同乡抱团取暖,最后发展为政治同盟的情况比比皆是。

    远的不说,就是现在国府里的两大派系,以委员长为首的浙江派和以汪填海为首的广东派就是典型的乡党。

    这两位手下的大多数干将也都是来自于同一省份的同乡,不然怎么会有委员长任用标准的陆黄浙一之说。

    至于选中凌群的湖南老乡,也是有原因的。

    俗话说的好:广东人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

    当然这只是一句概括性的话语,并不是说每一个广东人都革命,每一个浙江人都有钱。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湖南人悍勇、对民族忠诚的特点,而这正是顾子安所需要的。

    “没问题,我回去就找他们问问。”

    “好!”

    见顾子安没了其他吩咐,凌群就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嘭!”

    办公室的窗户正开着一条缝呢,凌群在关门的时候显然没注意到这一点,虽然关门的力气不大,但房门还是被穿堂的气流带着砸在了门框上。

    木门发出了一声不大不小的响动,让顾子安不禁摇了摇头。

    凌群这家伙行动能力倒是蛮不错的,就是这份细致还是得磨练。

    不说别的,就这一个关门的动作,看看人家毛秘书是怎么做的。

    人家是面朝着房间内小心翼翼地将门轻轻带上,在关门的最后一刻都要保证领导可以看到他的脸。

    这样做既向领导体现恭敬的态度,又担心领导突然有了新的指示,过早关上门会错失领导的话。

    年轻人,还是要磨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