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河战国 » 第三章 郑国风云

第三章 郑国风云

    公元前424年,韩启章独自坐在庭院之中,此时的他正绞尽脑汁的想着吞并郑国的计划。

    “君父,您还在为郑国的事烦心吗?”

    “虔儿莫非你有主意?”

    “孩儿只是觉得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韩虔回复道。

    “哦?此话怎讲?”韩启章不由得看了韩虔一眼问道。

    “敢问君父,您觉得如今三家之间彼此实力以及关系如何?”

    “以我韩氏最弱!”韩启章顿了顿又继续道:“至于关系,恐怕也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孩儿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如今依你所见该当如何?”韩启章问道。

    “以孩儿看来,我们应该外结齐、楚,内以土地许以赵、魏,然后方可对郑国徐徐图之!”

    “可齐、楚未必会答应吧?”

    “君父,这您就多心了,先说齐国,如今实权早已被田氏掌控,只要我们派出使者,秘密联络田白,承认他的统治,默认他的行为,他们怎么可能与我们为敌?

    至于楚国,他们巴不得我们三家实力相当,如此一来就可互相牵制,又怎么会放心我韩氏一家独弱呢?”

    “话虽如此,但楚国也可吞并郑国,继而吞并我韩氏!”

    “哈哈,父亲,您多虑了!如今楚国东有强齐、西有秦国、南有越国虎视眈眈,虽说并未发生什么战事,但其威胁却真实存在,楚王不可能不加以防范。再者,即使楚国真的发兵攻郑,赵、魏两家也不会坐视不理,真有那日,他们必定会联合我韩氏一起出兵救郑!”

    “如此说来,倒是为父失策了!”韩启章感叹道。

    随既又询问道:“但不知虔儿以为何人可以出使?”

    “孩儿的心腹谋臣段恒即可!”

    “哦?但为父听闻此人素来品行不佳,不知虔儿为何举荐于他呢?”

    “君父是指他嗜赌好酒、贪财好色吗?”

    “不仅如此,为父还听闻此人曾为了一点财帛就出卖自己的好友!”

    “原来君父是担心他会出卖我们,不过孩儿觉得父亲大可放心,您说的这些孩儿都知道!”

    “哦?既然如此,虔儿为何还向我推荐?”

    “不瞒君父,这些人并未了解真实情况!此人虽然嗜赌好酒,但却智谋出众,贪财好色却也有度。至于出卖朋友更是出于无奈,当时他的母亲被贼寇绑架,目的只是为了救出自己的生母!而且,后来,他也成功救出了自己的好友!”

    “原来如此,那虔儿就着手安排他去吧!”

    “诺!”说罢,韩虔便回到自己府中安排段恒出使去了。

    且先不表韩虔如何安排出使一事,单说郑国这边听闻韩氏派使者出使之后,就明白韩氏这是要对自己用兵了。于是,郑丑便急忙派出使者前往各国求援!

    话说郑国原本处于晋楚两大强国中间,虽说处在夹缝之中,但至少不会面临亡国之危。

    可如今,晋国虽说名义还在,却实已三分。而楚国之前由于与吴国柏举一战,早已威名不再。

    而此时的郑丑正不停来回踱步,焦急的等待着斥候的消息。

    “君父,您还是先回去歇会吧。您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公子已道。

    “也不知道那两家是个什么态度?”

    “是啊!”公子已自是知道自家君父指的是哪两家,但如今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倒不是他们没有做出过任何行动,而是之前派出去的求援使者都被无情打发回来了。

    且不说和韩氏同属晋卿赵、魏两家,就连齐、楚、秦三国也是如此。

    先说赵、魏两家,他们刚刚和韩氏联手覆灭智氏,自然不会在此时和韩氏翻脸。

    更何况此时的韩氏和郑国相邻,若不让韩氏吞并郑国,那么郑国就可能被楚国吞并,这是赵、魏两家不愿意看到的。

    而对于齐国而言,其内部也不比晋国太平。

    且不论之前的田氏代齐的预言,单就鲍氏、崔氏、庆氏之乱就让齐国上下头疼不已。

    至于秦国,那更是乱局纷呈,根本无瑕顾及。

    所以,这次郑丑才派使者前往宋、卫两国求援。但如今却又迟迟等不到消息,说是心里不烦躁,实是说不通的!

    所幸,未及许久,外边便传来了战马嘶鸣之声。

    “快!快出去看看!”郑丑急忙吩咐道。

    “诺!”公子已答应一声,便匆忙出去查探。

    “公子!”来人从车上下来后,躬身施礼道。

    “嗯,事情如何?”

    “卫侯答应出兵,宋公却是不许!”

    “既如此,你且下去休息吧!”公子已道。

    而事实上,他其实也能想到宋国不会答应。毕竟宋、郑之间本身就是宿敌,弭兵大会之前,两家便一直是战乱不停。

    所以,这次宋国不肯出兵援助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次年,韩启章亲率五十乘战车进攻郑国,而此时的郑丑早已去世,公子已也顺利继位,并追谥其父为共公。

    同年,双方在郑、韩交界处垣曲会战。

    “虔儿,你觉得此战我们胜算如何?”韩启章问道。

    “孩儿不敢妄言,不过孩儿觉得段恒此人必定知晓!”

    “那赶紧有请段先生!”

    “诺!”话音未落,韩虔便急忙命人请来段恒。

    “公子,您召我所谓何事?”

    “先生,非是虔儿召你,实是本卿有事相商!”

    “主君客气了,您是想询问鄙臣破敌之计吧?”

    “哈哈哈哈哈,先生果然胆略非凡!实不相瞒,本卿确有此意,但不知先生肯否教我?”闻言,韩启章急忙起身施礼道。

    按照当时的礼仪规则,在段恒刚进来之时,韩启章就应该起身迎接。之所以拖到现在,其实还是他心里对段恒有一种鄙视感。只是如今忽觉他智略超群,可以利用,这才表现出恭敬之心。

    当然,这一切段恒心里自是清楚。他此来只是为了韩虔,所以韩启章对他什么态度,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主君,此事不难!如今郑卫虽然联军势大,但其外强而内弱。我们可以以部分兵力牵制郑军,主力则迅速攻击卫国。如此一来,卫国必定短时间内溃败。而只要卫国溃败,郑军自然军心动摇,最后我们一鼓作气,便可取得大捷!”

    “好!先生果然妙计!”说罢,韩启章便亲自率领部分军队佯攻郑军,而韩虔则亲率主力突袭卫军。

    结果,卫军大败,郑军见此果然军心开始动摇。

    韩启章见此直接杀入城中,俘虏了郑乙,并以不敬周天子的名义杀了他。

    随后便准备继续攻打郑国,但此时段恒出来劝阻道:“主君,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您已杀了郑侯,如今再若是进兵,一旦惹来各国出兵,恐怕反倒成了祸事了!”

    韩启章闻言,心中略微思索之后,拱手道:“先生之言,受教了!”说罢便率军回到了阳翟。

    而另一边,当郑侯已被杀的消息传到新郑之后,郑人大惊。

    事后,不断有武将表示要与韩氏决一死战!可这一切都被相国子阳给压了下来。

    这也并非他不想报仇,而是他深知以如今郑国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是韩氏的对手。如果贸然出兵,恐怕有亡国之危。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另立主君。

    但如今郑侯世子年幼,难以担当,所以只能事行非常,迎立郑侯已的弟弟公子骀为国君。

    而做好这一切之后,郑国上下发愤图强,导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韩氏也即将面临郑国的疯狂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