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龙图 » 第十三章 换将

第十三章 换将

    说句违背当世价值观的话,此刻的段元珩,有点佩服张角兄弟。

    不是谁都有勇气敢站出来大声说话的。

    最起码,现在的段元珩就不行,他得再等等。

    “何异于秦末?”

    “何异于新末?”

    昏暗的房间内,段元珩跪坐着,喃喃回味这两句话。

    张宝,你说的很对,但你没看清你的位置,没发觉你对应的是谁啊。

    陈王奋起挥黄钺,便宜两汉四百年。

    赤眉再起亦无错,再转轮回是人间。

    你们兄弟,只是拉开帷幕而已,真正的人间地狱,才刚刚开始。

    “不管怎么说,你们是有勇气直面肿瘤的。挖除治疗,还天下太平,自我辈始!”

    长痛不如短痛,哪怕痛彻心扉,那也好过之后的数百年糜烂之世。

    “我既然来了,就不会白白走一趟!”

    这是他发自肺腑的志向,哪怕其中囊括着‘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个人私欲。他不会否认,更不会以此平天下之志掩盖他的个人私欲。

    因为,他是人,不是一千八百年后的那个古往今来第一圣人。

    他,只能做一个人能做的,在当世做得到的事情。

    时日还长,他倒想看看,以天下为棋盘,众生为棋子的幕后黑手,究竟有哪些人。

    他们各自的目的,选择,到底是什么。

    咚咚咚。

    敲门声打断他的思路。

    “师兄,是我。”门外响起赵云的声音。

    “进来吧。”

    门推开,合上,赵云走到他右侧跪坐。两人正对门口,互相之间不过一臂距离,中间放着一方矮桌。

    “师兄,伤势如何?”

    “已无大碍。”

    张宝那一箭虽然命中,但只要不是致命伤,以他的身体自愈能力,早已恢复。

    赵云转头看向他,迟疑道:“师兄,歼灭张宝后,你似乎没有那么高兴。”

    “为何这么说。”段元珩从矮桌上取来清水饮下。

    赵云整理言辞,说道:“宗将军赏赐你金钱,表你首功,你虽多有笑容,但在云看来,却多为强颜欢笑。后,将军举宴,犒劳三军弟兄奋勇杀敌,你也过于平静。嗯,总之,没有云想象中那么高兴。难道,师兄还在自责下曲阳百姓的遭遇吗?”

    赵云心细如发,段元珩也不奇怪。他这个师弟,虽然出身地方武宗门庭,但自幼文人气质多过武人悍勇。若是他出身将门,以他的心性天资,极有可能成长为一代儒将。

    “嗯。”段元珩放下陶盏,叹道:“当日我若听你之言,传讯下曲阳守将早日迁徙百姓,他们也不至于惨死。”

    他是真没预料到张宝会丧心病狂的吃人。

    赵云道:“师兄不必自责,毕竟,我们都没想过张宝竟会以人充作军粮。”

    念及未来乱世,段元珩默然道:“有朝一日,黄巾覆灭,这天下真的能太平吗?”

    赵云蹙眉,看着摇曳的烛火,不甚理解师兄的话。

    “师兄,你的意思是,就算平灭黄巾贼,天下也不能太平?”

    段元珩叹道:“黄巾贼未起之前,百姓连年遭难,以至于四处流浪。我是担心,往后此事会不会复现。”

    “这......朝廷,应该会善待百姓吧。”赵云迷茫的说。

    说实话,师兄的问题,他很难回答,因为好多事情,他都不理解也不知道。

    “但愿吧。”段元珩两只手搭着膝盖,平淡的说。

    有些事情,他不想解释,得让赵云自己看见。自己说一万遍,不如他自己亲眼所见。

    沉默一会儿后,段元珩轻轻出声。

    “子龙,有朝一日,我若得入仕途,你可愿意为我佐吏,你我兄弟,同心同力,再造太平之世?”

    赵云一愣,旋即回过神,未免觉得师兄口气太大。不过念及师兄在战场上的勇武,心下倒也承认自家师兄非凡俗之辈。当即,他侧身抱拳:

    “云虽年幼,却也知忠义二字。师兄有此大志,你我同师手足,自当襄助!”

    “好!”

    段元珩脸上出现一丝笑容,显得格外明亮。

    “过两日便要南下围攻广宗,趁此功夫,我们接着讲《军争篇》。”

    闻言,赵云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

    师兄终于又要教他兵法了!

    在这个书籍是珍宝的时代,真正的知识大都被世家束之高阁。这其中,《孙子兵法》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言。

    因为段元珩懂得许多知识,令赵云一度怀疑他这个师兄是逃难的世家子弟。只不过,不小心跌落山脚,导致部分记忆丧失。毕竟,他刚刚见到师兄的时候,对方不仅说话听不懂,更不怎么认识字。

    其实,那个时候段元珩刚来这个时代,自然听不懂这个时代语言,识字也费了点功夫。好在,他的记忆力似乎也被时光长河强化不少,倒是给他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不少便利。

    对于自己懂得比较多这一点,段元珩的解释是不知道。反正,他被童师救下的时候,浑身是血,赵云等人自己脑补他失忆了。对此,段元珩没有过多解释,反而利用这一点,用来解释自己常常出口成章的原因。

    事实上,他只是将《孙子兵法》的每一篇背出来给赵云听,其中不夹杂任何自己的看法,让他自己去理解。

    兵事一道,他自己也在摸索,怎敢乱教。

    让赵云多懂一点知识,总归是好事。

    中平元年六月末,北中郎将卢植已经把张角逼入绝境,就在他准备品尝胜利的滋味时,朝廷那边来信了。

    简单而言,皇帝不满意卢植的灭敌速度,且因为某个阉宦的谗言,认为卢植是养寇自重,根本不想剿灭张角。于是,一封圣旨递来冀州。

    内容除却各种莫须有的指责,另附加惩处方案。

    免去一切职务,并用囚车将卢植押往洛阳,终生囚禁。

    说实话,这是很离谱的事情。

    卢植尽心尽力平叛,结果因为阉宦的谗言,皇帝就下这种旨意。免职什么的尚且能理解,可用囚车把卢植押往洛阳,这可是羞辱!

    两汉大臣,可以死,但是不能被如此羞辱。

    但皇帝,偏偏就这么做了。

    巨鹿汉军大营,中军大帐。

    “这必是左丰那个阉宦颠倒是非!”巨鹿太守郭典愤怒大骂。

    主位上,卢植看着手中圣旨,久久呆滞。他是万万没想到,皇帝居然能如此羞辱他。

    难道,天子真的相信一个阉宦的谗言?

    郭典转而对卢植道:“卢公,些许钱财,给那左丰如同喂狗,您当时真不应该拒绝。”

    左丰之前代表皇帝来巨鹿这边视察军务,期间多番暗示卢植给点好处,结果卢植视而不见。当时,周围人都劝卢植不要得罪阉宦,但卢植就是不听。

    没想到,左丰回朝后反手就给卢植送来一份大礼。

    许久后,卢植将圣旨收好,嘱咐郭典:

    “张角已是冢中枯骨,你只需严防死守,围困广宗,假以时日必能破城擒贼。这期间,绝不可轻敌冒进。张角眼下自知陷入死地,必会拼死反击,你不可给他机会。张宝已被斩首,冀州黄巾,旬日之内必能平定。”

    “卢公!”

    见卢植不理会自身处境,还在考虑张角之事,郭典忍不住大声道:“现在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吗!”

    卢植抬头看向他,轻笑道:“灭敌本就是我此来冀州之责,未竟全功,虽然遗憾,但我自身亦有过失。陛下诏令,身为汉臣,岂可擅加揣测。郭府君,他日你能平灭张角,吾无憾也。”

    “卢公......”郭典看着卢植,内心十分难受。

    倒是卢植不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