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轶闻 » 第四章:误入仙家宝境

第四章:误入仙家宝境

    本是平凡无奇的一天,我照常与两位师叔去山里巡猎,折转半天一无所获,正是口干舌燥心情低靡之际,忽见一处洞穴。洞外杂草丛,看样子鲜有人至,石壁上布满苔藓,似有泉眼所在,我们便要进去探作一探。行走洞中,光线越来越暗,二位师叔把我夹中间,手拉着手摸着墙壁前行。

    越走光线越暗,我有些后悔进来了,宝叔还在前面一直念叨:“这鬼地方,会不会有毒蛇啊?”

    我听后害怕极了,梁叔感觉到我在发抖,于是一把将我抱起说道:“宝哥,要不咱出去吧,这鬼地方啥也没有。”

    宝叔嘿嘿一笑说:“瞧你俩那小胆儿,不过这地方确实也没啥可看的。”

    说话间,忽见前方若隐若现一处亮光,三人循光的方向探去。走近了看,这里倒是个宽阔之所,正上方有个天井,光就是从上面照下来的,我向上望去,淅淅沥沥留着一股山泉水,我们三人手捧泉水喝了个痛快。我洗了洗脸望向四周,这里定是有人居住过,光亮处有生火搭灶的地方,往暗处寻,有竹草搭建的床榻。

    宝叔试探着摸着了下,上面阴凉潮湿,看来主人离开很久了。“这怪人...怎么会在这种地方生活?”宝叔喃喃发问。

    梁叔应和道:“定是逃灾躲难的吧……”

    我们四周望了望,也无其它去处,便准备离开。

    这时梁叔发问:“这水流往何处?”

    宝叔一听好奇心又被勾起,两位师叔从背囊里拿出火石和油灯,仔细搜索起来,我感觉很是无趣,便坐在湿冷的竹踏上歇息。

    梁叔立刻让我起来:“那里太阴冷,不能坐,去光亮处待着别乱跑!。”

    我气鼓鼓的站起身来,回头踢了一脚那竹榻,这一踢不要紧,那竹榻竟被我踢挪了位置。

    梁叔一脸诧异的望向我说:“你小子功夫又长进了?好大的脚力。”

    我默默转头暗自“哼”了一声。

    正欲挪步,突然旁边传来“轰隆”声,我寻声望去,昏暗处竖着拉出一道强光,接着越来越宽,越来越亮的刺眼,只见墙壁从两侧平移,竟开出一扇门,我一脸震惊,跟着两位师叔向门口走去。

    门口有向下的台阶,顺着台阶往下望,竟是一片世外桃源。有清澈的湖水,周围绿草遍野,还有两座木屋,三人满腔惊奇的跑下去。我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真是个奇幻之所,四周都被山峰峭壁包围,直插云霄。

    “竟有这般世外之地。”宝叔不由的发出感叹,他走到木屋前方,合掌鞠躬后就要去扣门。

    梁叔连忙阻拦:“别动,恐有机关。”

    宝叔摇摇头说:“如此祥和之所,这里的主人一定也是内心善良的人,你多虑了!”

    梁叔觉得在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便跟了上去,只叫我在远处等待。

    二人轻推门进入,见无异样后方唤我进去,我见屋内清新雅致,竹墨飘香,似仙人住所。墙上挂着一本书简,宝叔打开一看,书名叫《太平要术》,只写了书名,并未著明作者,看来其主人不太喜欢外面的繁乱生活。宝叔翻看着,似乎已被这竹简深深吸引。

    我仔细端详着房间四周,猜想着这里主人是外出远游,还是早已过世。宝叔将竹简装进行囊,然后在木墙处留下两行字:“张宝一行机缘至此,有幸瞻仰此书,十分喜爱,奈何宝地空无一人,故斗胆取走借而阅之,若仙人回府看到此字,可到此地不远山腰处八角园寻我,定备厚礼相谢-张宝。”

    留完字拿了东西,我三人恋恋不舍望了望这宝地,准备离开。临走前我又跑去中间那清澈的溪水喝了一口,捧起一口甘甜无比。

    正畅快时,忽从楼梯处传来声音:“何人在此搅闹?”

    我循声望去,是位老者,鹤发童颜,体态轻盈,正缓步向下走来,观其貌,定是此地主人。

    宝叔连忙拱手道:“老神仙......”

    话说一半只见无数道雨滴锋芒袭来,梁叔急忙以寒潭震天锤筑起半月形屏障挡在前面,可那雨滴力道巨大,梁叔快要支撑不住了,我和宝叔在后面运气注入屏障。

    宝叔口中大喊:“仙人勿恼,先听我说!”

    那老者丝毫没有要听解释的意思,反而攻势愈发猛烈了,在他的术法驱动下,空中出现数道天雷。

    梁叔赶忙喊道:“宝哥,上面!别废话了,跟他干了!”

    眼见已无力抵挡,宝叔回头对我说:“小六子,快闪开!”

    我以宝叔所传《雷动千极》迅速撤向远处,二人不再顾忌护我,立即转守为攻。

    梁叔以《锤音寒潭》向老者震去,强大的震波将周围空气披上一层寒霜,雨滴瞬间凝结掉落。宝叔借此空隙一个《雷闪》腾至半空,引天雷至鞭身,那鞭子逐渐胀大,似一条巨大的青蛇,周身遍布雷电,散发着强大威压。

    老者见状大骂:“大胆窃贼,竟敢吞我雷电之力,不怕爆体而亡!”

    宝叔赶忙解释:“老神仙勿怒,我知今日凶险,已报必死之心,只是碰巧我也修得是控雷之法,我这鞭子并非凡物,乃是上古宝器,能侥幸接下了此招实属巧合。”

    见老者表情有所缓和,宝叔连忙补充说道:“今日误闯贵宝地,本不打算搅扰仙人清修,但见此处空无一人,恐宝典失传,故斗胆带回家研读,已在竹墙处留字,不曾有偷窃之心,我现立刻将竹简放回原处,还请仙人息怒。”

    老者气息渐平,抚了抚胡须问道:“你等欲拿此简何用?”

    宝叔回答:“我浅观其开篇,便是济世救民之大道,打算带回交予我兄长。”

    老者又问:“予你兄长何为?”

    宝叔回答:“想救这天底下的黎民百姓!”

    老者闻言哈哈一笑。

    正当我等疑惑时,老者笑罢捋了捋胡须说道:“老朽今日卜了一卦,卦象说晌午到日落时分有贵人至此,可我这草舍所在,常年未有人访,方才一看到三位便知是应了天意,出手是为了探一探几位的道行,甚好!甚好啊!”

    我听后长舒一口气,老者继续说道:“此简非我著,乃我机缘所得,如你所见,其中讲的是天下太平之大道,老朽愚钝,只能领悟其中一二,驭得了风雨雷电,至于经国救世之无量大道,则未能参悟。”

    两位叔叔一听,即刻收了架势,拱手跪拜,我也跟着行礼。

    老者继续说:“此书修习条件极为苛刻,修习者需有仁德之心,济世之才,平天之志,可谓是万中无一,若能有缘悟之,则需以寿元供养,领悟越深,则寿命越短,你等可还愿取之?”

    宝叔思考着说:“我可有机缘修习?”

    老者回应:“未能看出。”

    宝叔闻言拜回:“我张氏兄弟愿领此书!”

    从山洞回来二位师叔即将此行见闻禀告师父,师父对此奇书亦极为着迷,每日潜心研读。宝叔得其中雷法后武艺大有精进,梁叔则是领悟了大地自然之力,锤法更加蛮横了,我得二人身传,受益良多。师父可能是因为行医救世多年,深知民间疾苦,且有《黄道真经》做为基础,对此书的研习可谓是触类旁通,事半功倍,不仅道法得以精进,更参悟了其中治世真解。

    有了《太平要术》奥义的指引,师父济世救民的想法变得更加具体了,很快就萌生了创立教派的想法。

    教义云:“团结民众的力量,推翻腐朽王权、世家贵族,让他们失去特权,人人生而平等,让百姓不再被剥削奴役,劳有所获,如此盛世,待我等去建立......”我听得是如此的振奋,体内血液也似乎跟着沸腾了。

    不久后,我跟随师父师叔再次上山,去往那个世外之地,师父与老者商议后在天井正下方湖中摆起祭坛,太平教由此创立。创教仪式上,老者将他手中九节杖授予师父,说他年事已高,恐不久于人世,今日便将他这宝地、宝书、宝杖相赠。师父想请他在教中任大长老的念头被他拒绝了。

    他说:“老朽已至暮年,趁着还能活动,想去云游四方,多看看这大好河山。”

    师父没有再坚持,因为这何尝不是他内心深处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