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国舅凶猛 » 第四章 请领禁军

第四章 请领禁军

    长安守住了!

    不费一兵一卒,长安保住了!杜相不用赴死!朝廷最后的颜面保住了!

    天子李晔望着逐渐远去的凤翔军,此刻仍有些难以置信。携滔天杀气而来的凤翔军,就这样灰头土脸的撤兵了?!

    简直就像做梦一般。

    做梦都没这么美的!

    自登基以来,这是他第一场胜仗,而且赢得还这么轻松!

    “子义,这简直就是神迹!”

    天子李晔畅快的大笑,重重的拍着江哲的肩膀。不知不觉间,这位被天下压垮脊梁的帝王再度挺直腰板。

    有此贤臣!

    有此神物!

    李晔只感觉自己的世界突然雨停了,天晴了!他也感觉自己又行了!

    打,必须继续打!

    必须以武功平天下!

    “姐夫,此番虽然逼退李茂贞,但李茂贞、朱温、李克用、王建等乱臣谋反之心已显,江哲不才,请领神策军!”

    神策军!

    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戍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是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

    但这样一支镇国之军,指挥权却在宦官手中。

    唐朝中后期,天子多受制于宦官。穆宗以后共有九帝,其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均为宦官所立。

    宦官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兵权,以神策军为工具控制皇权。

    由于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其普通军士也非当年善战的边兵,多以工商富豪子弟充任,不堪一战。

    李晔登基后,欲效仿太宗皇帝,以武功平天下!他辛苦扩充的禁军,屡战屡败,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耻辱。

    此刻江哲旧事重提,李晔不仅不怒,双眸中隐隐闪烁着精光。

    “朕准……”

    “陛下,不可!”

    李晔的声音尚不曾落地,一道洪亮的声音便将其打断。开口之人位列百官前列,江哲脑海中搜索片刻口便认出此人。

    张浚!

    原户部尚书,曾极力鼓动天子征讨河东,后被李克用打败,李克用以“身无官爵,名是罪人”的由头,逼迫天子罢黜张浚、孔纬。

    张浚已被贬出长安,但因其纵横家手段,李茂贞兵围长安之前,天子将其急召回长安,希望凭借张浚的三寸不烂之舌,劝退李茂贞。

    “陛下,国舅虽立下大功,但掌管禁军实为不妥。”张浚顿了顿,继续说道:“外戚掌权,危……”

    说到这,张浚低着头,仿佛不敢再说下去。

    “张大人是想说危及社稷么?张大人莫不是想要举东汉外戚专权的例子?”江哲瞧着张浚做做的样子,冷哼一声,道:“方才陛下已经允诺,那我便是神策军指挥使,本官倒想问一问张大人,长安城内,可有人比本官更有资格统领神策军。”

    “当然……”

    张浚抬起头来,迎着江哲毛骨悚然的笑容,话到嘴边就说不下去了。看向江哲的手中,握着的不正是刚刚大杀四方的神器。

    “陛下!”

    清晰的感受到江哲的杀意,张浚赶忙说道:“陛下,国舅如今便敢威胁朝廷命官,来日必成后患!”

    掏了掏耳朵,江哲笑道:“只会耍嘴皮子的家伙。”

    “陛下欲效仿太宗皇帝以武功治天下,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骄兵悍将。况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若本官连这点脾气都没有,如何替陛下守住大唐江山。难不成靠你老人家的嘴皮子?”

    “江哲,你放肆!”

    听着江哲的嘲讽,张浚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终于是忍不住爆发。

    啪!

    清脆的耳光响彻!

    所有人都没想到,江哲的胆竟如此之大,当着天子的面,掌掴朝廷重臣。

    “江哲,你……”

    啪!

    “陛下,求您……”

    啪!

    “混账……”

    啪!

    啪!

    啪!

    一掌接着一掌,虽然江哲重伤初愈,但有心算无心,特别还是张浚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手拿把掐!

    “够了!”

    在两人一侧,李晔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一声怒喝下,江哲终于收手。迎着前者那铁青的脸色,江哲并不畏惧,转身道:“尔等听着,这座江山还是姓李,别给老子动什么歪心思,如果让本官知道你们中有有人是鬼,别怪本官心狠。”

    “陛下,臣愿做陛下手中之刀,替陛下光耀大唐!臣重伤初愈,有些乏了,就先告退了。”

    “准了!”

    “冯旺,扶爷回府!”

    ……

    张浚看着大摇大摆离开的江哲,恨得咬牙切齿。

    习得纵横术后,他以天下为棋盘,苍生为棋子,何时受过这种窝囊气。

    “陛下……”

    他的话没有说完就被天子李晔冷冷的眼神所打断,在那双冷漠的眸子中,张浚切切实实的看到了杀意。

    仿佛他再说一句,天子便会将其斩杀!

    “张爱卿,长安之危既解,张爱卿若无要事便速速回鄂州吧”

    ……

    “国舅,请留步!”

    江哲在冯旺的搀扶下走下城楼。就在他准备上车之际,一道声音从其身后传来。紧接着便瞧见一名年纪看起来比江哲稍大几岁的年轻书生快步走来。

    砰!

    双膝跪地,年轻书生郑重的朝江哲跪拜。

    “且慢!”

    快速扶住年轻男子,江哲严肃的说道:“我观阁下也是读书之人,当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为何要拜我!”

    “杜晓,谢国舅爷救父之恩!”

    杜晓?

    杜让能的小儿子?

    “原来是杜二公子。”江哲想要将杜晓扶起,却发现这家伙执拗的狠,直挺挺的跪在那,欲言又止。

    “杜二公子有话不妨直说!”

    “我想跟随国舅左右!”杜晓仿佛有所挣扎,但片刻后,还是声音洪亮,眼神坚定的与江哲对视,掷地有声。

    “杜府乃长安大族,贤臣辈出,你何不学你先辈,读书入仕?”江哲来了兴趣。

    “我本以为书中自有救国平乱之法,但寒窗十余年,到头来面对骄横的节度使,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父亲都只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我想跟在国舅爷身后,若国舅爷入朝,我愿为幕僚;若国舅爷掌管禁军,我愿做您麾下马前卒!救国之路是走出来的,不是读书读出来的!”

    杜晓这些话,放在后世并没有什么,但若放在大唐就有些超前了。

    “三日后,随我去禁军。三个月考核期,若无法通过考核,回去好好读书!”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