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浩荡年代 » 三十三、转机

三十三、转机

    过年历来是孩子们的狂欢,成年人劳碌的体验也许更多些。

    大年初三这天,赵家宁带着一双儿女赶到了余州。

    对于赵家宁来说,过年来孩子爷爷家是必须的。

    虽然老爷子脾气有些古怪,但他毕竟丈夫和孩子们的血脉所系。

    沈君诺姑姑一家得知母子三人前来,已经提前来到了爷爷家里,和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位叫李伯钧的青年。

    听了介绍才知道李伯钧是表姐杨玲珑的男朋友,这是第一次登门拜访。

    但姑姑姑父对李伯钧不咸不淡的态度让沈君诺非常奇怪。

    女士们在厨房里忙活,姑父陪着爷爷在下象棋。

    剩了没人招呼的李伯钧局促地坐在客厅沙发上。

    热心好青年沈君诺主动凑了过去“姐夫,你做什么工作的?”

    “哦,刚辞职,准备......考博呢。”

    一句‘姐夫’让李伯钧颇为受用,因为现在杨玲珑父母还没有对两人的事明确表态。

    “你学的什么专业,想申请哪所学校啊?”

    考博可不太容易,沈君诺好奇道。

    “我学的计算机,想去国外看看......”

    李伯钧犹豫了一下说道。

    “我姐跟你去么?”

    “你姐刚工作,暂时不会考虑这个......”

    几句话,沈君诺就知道李伯钧为啥不受姑姑夫妻待见了。

    这个年纪独自去国外读博,别说是八字没一撇的小情侣了,就是结了婚的两口子也未必能经得起长时间的两地分离。

    和沈君诺猜想的一样,脱产考博的决定已经影响到了李伯钧和杨玲珑的关系。

    杨玲珑不想二十七八岁的李伯钧再去国外折腾,因为他一旦成行,两人明朗的未来就容易出现极大的变数。

    甚至因为李伯钧的这个决定,过年前两人闹过分手。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李伯钧这才趁着过年赶来余州,拜见杨玲珑的父母。

    但姑姑、姑父知道了李伯钧的选择,也不太看好两人未来,所以对两人的事一直模棱两可。

    其实别说是杨玲珑父母了,就是李伯钧爸妈也不太支持儿子的决定。

    但只有李伯钧自己清楚为何在即将而立的年纪,做出这个艰难抉择。

    李伯钧曾供职一个互联网公司,工作几年后,他对于自己的业务能力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但公司每次提拔,‘海龟’老板也总是优先提拔有留学背景的同事,于是曾经一个个的下属都变成了自己的平级甚至上司。

    而任劳任怨的李伯钧,工作几年,却仍是一个基层的技术管理人员。

    觉得上升通道受限的李伯钧最终下定决心,再去搏一搏。

    “哟,计算机!你给我讲讲网站编程的事呗?”

    沈君诺一听这个随时可能被pass掉的便宜姐夫学的是计算机,反倒来了兴趣。

    “.....这个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李伯钧最讨厌的就是,什么都不球懂的人让自己总结一套说辞。

    但眼前这个男孩又可能是将来的表亲小舅子,只能耐着性子解释了起来。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网页来说,里面就包含了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css样式表写样式;javaScript动态部分处理......”

    说起了自己的专业,李伯钧身上的气场瞬间变的不一样了。

    这是源于对某一领域的自信。

    但装模作样频频点头的沈君诺不一会就哈欠连天了......

    沈君诺对IT一窍不通,但却对这个制造了无数造富神话的行业又充满了兴趣。

    对李伯钧来说,沈君诺是个绝对的门外汉,但若论起对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和模式的了解,这个世界上比沈君诺清晰的还真没几个。

    即便如去年刚拿到融资的马爸爸,在年中时还差点发不出工资,现今最大的野望也不过是把公司做到上市。

    但看好前景是一回事,有没有实力进入这个行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少沈君诺现在是没有一点点可能染指这个动辄烧掉几千万刀乐的行业。

    探听李伯钧的话纯属好奇,听听也就听听了。

    ......

    正月初八,江阳县一中正式开学。

    相比小学、初中,这个开学时间提早了近一个礼拜。

    不过这在高中时代实属正常,这三年里想要过一个完整寒假几乎是奢望。

    而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的沈伊诺跟着赵家宁去了余州。

    家属区小院里暂时剩了沈君诺一个人。

    02学年开学第一天不是个好天气,从早晨起床天空就阴沉沉,呼号的北风让学生们缩紧脖子往教室里跑。

    “下雪啦!”

    上午课间不知谁喊了一声,教室内不少人跑到走廊里对着纷纷洒洒的雪粒大呼小叫。

    从垚记出来的沈君诺抬头看了眼晦暗的天空,加快了步伐。

    一进教室,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大三匹的空调在近百平的教室内效果没有想象中明显,但再加上几十名学生的体温,依旧让教室内外有了十几度的温差。

    沈君诺迈着悠闲的步伐走回座位。

    正在给新书包书皮的陈怀瑾抬头,甜甜的一笑溢满了两只小酒窝。

    羽绒服再加上室温,陈怀瑾脸蛋红扑扑的,修长的手指摁着标尺在书皮内页打好表格,然后把课程表誊在了表格里。

    做完这些,她又把书皮翻到扉页,拿起彩笔在单调的牛皮纸上画了花花草草,再描粗‘语文’二字,最后才认真地写上‘高一(12)班、沈君诺’。

    “好看不?”

    陈怀瑾把焕然一新的课本放在沈君诺课桌上,得意的像等待夸奖的孩子。

    “好看。”

    沈君诺笑着从外套里面掏出一包袋装酸奶“赶紧喝,我专门让猛哥提前用热水温好的。”

    “嗯!”

    陈怀瑾接过带着沈君诺体温的酸奶,在袋角咬了一个小口子,捧在手中稍一用力,醇香的酸奶带着温热的甜腻从口腔蔓延到心窝窝里。

    陈怀瑾弯起了眉眼。

    “他俩是不是恋爱了.......”

    坐在两人身后的宋玉鹏悄悄向同桌丘璐求证道。

    深有同感的丘璐点点头小声回应道:“他俩挺般配,不过沈君诺胆子也太大了,不怕被张校长发现么.......”

    宋玉鹏舔了舔嘴唇“这才刺激.......”

    沈君诺平静温馨的时光仅维持了一上午。

    从下午开始,因假期消停了半个多月的电话又开始了。

    不胜其烦的传达室最后通通把电话转到了高一年级三楼的老师办公室。

    不了解情况的姜老师第五次喊沈君诺去接电话时,终于忍不住说道:“君诺啊,你刚得了奖金,是不是考虑买台小灵通.......”

    沈君诺比姜老师还要烦,这第五通电话更离谱。

    来电的是一个京市名叫艾晓松的音乐制作人,言道在新闻里看到了沈君诺的表演,希望沈去京市录音棚里把《江阳一中的日子》做一个正规版。

    前世艾晓松可是个大名人,但他最闻名的身份却并不是音乐人,而是后来人人喊打的‘公知’。

    沈君诺初听对方大名,还真被震撼了一下。

    但细聊后,对方所说的事并不在自己的规划中,沈君诺就委婉的拒绝了。

    寒假中沈君诺看过自己受访的那则新闻,新闻里不单替自己宣传了万能充有寻求商业开发的意向,还把元旦晚会的表演也剪辑了进去。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新闻还标明了这首歌是沈君诺作曲、作词、编曲.......

    90年代,华夏经历过一波校园民谣火爆。

    但到了21世界初,整个流行乐坛几乎没有了民谣的生存空间,充斥着大街小巷的歌曲要么是港台,要么是日韩。

    也许艾晓松听到这首青涩稚嫩的歌曲后,就把它当做了本土音乐一股清流了吧。

    这些全部源于沈君诺的猜测。

    就在被电话骚扰的烦不胜烦之时,沈君诺在第二天又接到一通来自沪城的电话,这通电话让沈君诺的命运至此掀开了另一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