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当崇祯 » 第十六章 崇祯发怒

第十六章 崇祯发怒

    回到紫禁城,崇祯屏退了所有人,把自己关在奉天殿。殿内时不时传来乒乒乓乓的声响,吓得殿外候着的人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饶是王承恩跟着崇祯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见自己崇祯皇帝这般失态。

    朱政需要发泄,不然怕忍不住,直接把大明官吏上下都屠的干干净净。朱政前世上学那会儿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盛世的时候家家夜不闭户,为何朝代末期,不管是士卒还是官吏都想着如何盘剥百姓?

    世道不一样人也不一样。朱政不是啥圣母,但也反感动不动就举起屠刀。都是华夏儿女,本意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让那些人都收敛起来。但是今天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勋贵是华夏儿女,平民亦是,百姓等不起。

    崇祯从奉天殿内出来,一众官员勋贵早在殿外等候,见到皇帝出来,纷纷跪了下去。周铉被下了锦衣卫大牢的时候,消息在京城内就已经传开。所有官员第一时间进宫看望皇上,只是见崇祯在里头发火,已经确保皇帝没事,大家也没敢这个时候进去,因此崇祯出来便见到留在京城有资格进皇宫的都在眼前。

    崇祯没让官员起身,让身边的太监搬来椅子,自顾自的做下。让锦衣卫封锁皇宫,东厂出动所有人前去审查在册五城兵马司、巡捕营人员。开口说:“周铉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既然都在,此事不凡大家都议一议。”

    周奎是国丈,朝中跟他交好的人不少,首辅周延儒更是与他通谱。大明又是以孝治国,开国至今,还没有过杀国丈的先例,万一没扳倒还被记恨上就得不偿失。只是不仅当着皇帝的面假传圣旨,还当街亮兵器准备弑君。牵扯实在太大,也不好开口求情。

    崇祯见久久没人开口,就这么跟众人一直耗着。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陆陆续续已经有大臣开始撑不住晕了过去。崇祯让太监扶到一旁,让太医救治。

    周延儒也是挺不住了,作为首辅无奈只能率先开口:“周铉此举理应诛其九族,只是国朝以孝治国。开国至今,还未出现帝王诛杀国丈。陛下若是对嘉定伯处以极刑,恐皇上圣德有缺。不若查抄嘉定伯,上下贬为庶民,终身圈进宗人府。”

    见没人反对,便让众人起身,而后按照周延儒的说法定罪。但是又加了一条,周铉斩首明正典刑。崇祯对周延儒给出的建议还是挺满意的,因为周皇后的原因,崇祯也不太想啥周奎。只要周奎落马,杀不杀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后续查抄周奎的时候,抄出许多向贫民放高利贷的借据。更有甚者主动找到周奎要求借贷,利息比往常高出好几倍,以此来达到行贿的目的。崇祯让锦衣卫摸清借贷人的情况,民众借贷的可以允许不收利息,如果已经偿还本金超过利息的也将超出部分全额退还。至于那些行贿还没来得及偿还的,让锦衣卫查了官声,治下百姓情况,找个合适的时间再过去“抄家”。锦衣卫没上门,不会有人敢主动找到诏狱去。

    这边刚结束,方正化恰巧也回来了,便将一本册子呈递到崇祯手中,崇祯看完后火气蹭的一下又上来了。

    巡捕营定额10000人,马5000多匹。在职的不到6000人,马只2900多匹不到3000。更离谱的是兵马司,两万多近三万人的兵马司,在岗的只有一万八千多人。空出来的名额全部被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己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

    崇祯直接下令,让方正化彻查,将指挥使、吏目、把总、委官全部抄家问斩。空出来的名额由锦衣卫主持,各司在职人员内部自行进行不记名举荐,暂代各层官职,维持各司运作。半年之后进行考核,表现优异者直接任职。

    同样在京城内设置大明皇家银行,今后各兵马司、巡捕营饷银士卒直接在各银行内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