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当崇祯 » 第十八章 白话剧

第十八章 白话剧

    第二日,崇祯坐在奉天殿内接见了数位大臣,日常处理政务。等到结束,随着内侍唱名,一个小太监引着两人进入殿内。两人站定后立马跪地报了姓名,三呼万岁。

    冯梦龙做梦都没想到,今年刚成为贡生,进了贡院,这么快被皇帝召见。昨晚估计是一晚没睡,满眼都是血丝。沈海则是有点不知所措,锦衣卫初始到他家时还以为惹了什么事端,连遗书都写好了。后来才知道是皇帝召见,结果锦衣卫带人来的时候啥话都没交代,到现在他都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崇祯打量了一番后开口说:“女真霍乱辽东,致使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秦晋两地天灾不断,又有流寇作乱,百姓眠霜卧雪。众人只是听闻,不曾见过。特别是辽东散落各地的客兵,又遭受各种排挤。朕听闻冯贡生未进贡院之前,已经创作了诸多佳作。朕想要冯贡生编排戏曲巡演,让大明知道女真、流寇恶事,同仇敌忾。”

    冯梦龙躬身拜后说:“学生定不辱使命。”

    崇祯知道冯梦龙作为一个读书人,虽然诸多题材上是取之于民,但是他的作品却不是目不识丁的百姓能看得懂的。而且戏剧本身品种就繁多,总不能到一地就重新编一个。崇祯之所以找冯梦龙,其实主要看重他年轻,接受新鲜事物抢。让老学究做这些事,恐怕对方会觉得是在侮辱他。

    于是崇祯把后世白话剧的概念跟冯梦龙说了一通,包括场景布置、舞台说明之类。并且着重强调巡演面对的是普通百姓,战阵士卒,生活在底层百姓,基本没什么文化,用词尽量白话简洁。

    又把后世的“白毛女”剧情做了修改,变成女真进村。原本幸福生活的一家人,喜儿乖巧伶俐,家里人都宠着,与隔壁村的阿哥定了娃娃亲。因为女真入关,劫掠了她所在的村子。最后家人都惨死在女真的屠刀之下,喜儿又惨遭女真人轮番凌辱。直到晚上喜儿趁着女真人没防备,逃到了山上,住在洞中,茹毛饮血的苟活着。数年之后,隔壁村当兵的阿哥为前锋哨骑,以为对方是女真奸细。把她堵在了洞中,认出了喜儿。此时的喜儿早已头发洁白,双眼无神......最后大明王师杀了回去,收复故土,喜儿绝路逢生后,头发由白变青,并与心上人大阿哥喜结良缘。

    冯梦龙本身在戏曲方面就天赋异禀,已有过诸多的创作,稍微一点拨基本都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甚至还做了改动,使之更适合现在的大名。只是他完全被崇祯的想法惊呆了,很多想法都是天马行空。他从没想过可以这么直白明了,如果这事做成了说是开山立派都不为过,必将名流千古。

    冯梦龙当即跪地拜服,崇祯给他封了个奉銮,管理整个教坊司。虽然只是个九品官,但好歹是做冯梦龙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科场失意,内心忧愤的时候,冯也是一度出入青楼酒馆,对这些再熟悉不过。令户部拨款2万两,负责戏曲编著等等。以后教坊司不再营业,如果人员不足允许其自行招募。又怕突然闭馆给他带来麻烦,又给他俺来了个锦衣卫百户作为助手。

    教坊司大部分都是官宦家的子女,有底子容易教。最初设立的目的也是为了学习乐器歌舞,平日里演出宴请客人。只有到了明朝之后教坊司才变味,这也算是替那些大家闺秀某了个出路。

    冯梦龙退下后,沈海更显得手足无措起来,两只手都不知道往哪放,汗珠不断地往外冒也不敢擦拭。崇祯笑笑说道:“沈卿不必这么拘谨。朕此次召见只为造船事宜,不知道沈家祖传造船技艺可曾手生荆棘?”

    沈海听后便是跪下回话:“草民虽是船匠,却是不曾再参与建造船舶。”

    崇祯听到这话,说:“既然是船匠,又不参与造船,莫非沈家后辈尽是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可能是崇祯心里着急,语气过于严厉,吓得沈海连连磕头,嘴里一直说这万死。朱政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只能挥手示意太监将他带下去,船匠的事只能让锦衣卫再去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