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当崇祯 » 第三十四章 勋贵投诚

第三十四章 勋贵投诚

    正当崇祯一筹莫展之际,有太监进门禀报,英国公张之极求见。张之极或许大家对他并没有映像,正史上记载的也不多,但是他的老爹张维贤不管是天启还是崇祯,两朝都无法绕过的人物。在移宫案中,他不管众人的阻拦,亲自抬轿将天启皇帝抬到文华殿继承皇位。天启驾崩之后,奉皇后旨意入宫接受天启遗诏,揭破魏忠贤秘不发丧的阴谋,为崇祯继位创造条件。原本今日内城全天施行宵禁,可是张之极身份过于显赫,他想见崇祯压根没人敢拦。好在他没有硬闯硬闯,让兵马司的人层层上报。

    张之极入殿向崇祯行了君臣之礼后,崇祯用温和的语气问道:“英国公次来不知所为何事?”

    张之极躬身拱手道:“臣听闻昨日李兵部当街被歹人刺杀,不知圣上是否为此烦忧?”

    崇祯知道此事动静这么大,内城不可能瞒得住。并没接话,直接让王承恩把供词递给张之极,静静等待张之极下一步动作。张之极看完,思索片刻之后对崇祯说道:“臣蒙我主隆恩,世袭国公。家父生前提督京营,深知军中将校皆是为国尽忠之人。断不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如若陛下信得过,可将此事交于下臣。待臣进入军中说清缘由,臣必将亲自将牵扯此事之人悉数交于陛下发落。李兵部此前整顿京营大家心中皆有不少怨言,不若此事陛下亦可交于臣下。”

    看似普普通通几句话,蕴含的信息量可不小,果然世袭的豪门说话斟酌就是不一样。皇帝抓人都要小心谨慎,并不是我比你强,只是因为我这局外人可以代替皇帝去说清楚误会。军中的那些人肯定是忠于皇帝,整个军队还是你的,只不过受了小人蒙蔽。等我调查清楚,把这人给你带来之后,当着我的面你也不好让他们受太多的罪。虽然这事明面上没有涉及到李守琦,但是他负责京营整顿,后续肯定会查到他。如果可以一并把京营整顿都交给他。

    崇祯对张氏满门还算比较放心,张之极虽然籍籍无名,其父张维贤自不用说,其子在崇祯十六年袭爵,次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时也为国尽忠了。前番没有跟李守琦争夺,恐怕是还在观望。看来张之极名声不显恐怕并不是没有才能,而是看破了这朝堂,不想蹚浑水。兴许是崇祯被朱政占据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令这位国公看到了希望,想着再出来拉国朝一把,再博三代人富贵。

    崇祯当然是希望能有一位位高权重的国公整顿京营,这会少去不必要的麻烦,顺利很多。但摊子又太烂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整顿都没效果,作为皇帝的威信将会大打折扣,后续想要换人继续就难了。作为穿越者,在没有完全了解张之极的情况下,朱政并不太想冒这个险。

    见崇祯犹豫不决,还有顾虑,张之极躬身对崇祯说道:“臣甘愿领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

    话都说道如此的份上了,朱政决定跟张之极赌一把,毕竟穿越之前不是像其的历史大才,又因为自己这只蝴蝶,不可能要一直盯着那些名人使命薅。偌大个大明哪里够,总要有自己的判断用人。当即对张之极说道:“既然爱卿有拳拳之心,朕岂有不允。只是此事牵扯甚多,还望老国公谨慎为之。卿当勉励之,待时机成熟,封王亦无不可。”

    此话一出不仅是张之极,就连一旁的王承恩都吓了一跳。大明祖训,异姓生前不封王。皇帝画的这饼有点让人吃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