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天逆榜 » 第三十二章 关帝庙

第三十二章 关帝庙

    “那你可就错了,徐老弟。”

    关雎鸠严肃了起来:

    “世人皆知诸葛孔明,荀彧,司马懿,庞统这些谋士,诚然,他们确实很厉害,却不知诸葛孔明乃是他举荐,才有了三顾茅庐。”

    “而后他为主公刘备献策,提出蜀军应以仁义之师为旗号,这才奠定了蜀国立国之本。”

    “也可以换个想法,当时曹魏的人口是蜀汉的五倍还不止,曹操麾下谋士多如牛毛,连司马懿这样的谋天下之才都被雪藏,曹操不惜背上骂名也要得到你的先祖来为他出谋划策,这足以说明徐庶绝非普通人。”

    徐米听后,恍然大悟,他好像真的低估了自己的祖先,看来演义与真实历史确实相差甚远啊。

    “徐氏后人,你的祖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谋士,还是一位强大的修仙者,在胶州半岛上,有一座名为帽子峰的地方,那就是他成仙之地,以后有缘你可以去那里,应该可以得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徐米听到这,心中有些震惊,他第一个想到的人,竟是失踪了多年的父亲。

    直觉告诉他,那里可以得到父亲的消息。

    “帽子峰?好的,我记下了,多谢关兄。”

    “走吧,既然来了关帝庙,那就与我一同去拜拜吧,相信祖宗在天之灵,会保佑你的。”

    “嗯,正有此意。”

    …………

    众人进入庙中,都对这地方充满了深深的震撼,犹如朝圣一般,一股浩瀚的灵气冲击着徐米识海。

    跟贵妃墓中不一样,那儿可能因为灵脉在地下的原因,所以远不及关帝庙浓郁。

    “这地方的灵气竟然比茅山还要浓,太厉害了。”

    “你是茅山派的道士?”

    关雎鸠饶有兴趣看着玄幂问道。

    “嗯,吴人玄幂,茅山派第三十二代传人,师承林真人。”

    “那你可有所不知,华夏八十一处灵脉,其中的灵气程度有区分的,像你们这种开山立派的宗门,经过千年时间后,因为修炼之人过多,灵气也逐渐消耗殆尽,要想留存灵脉,就必须重启天逆榜。”

    “关兄,这天逆榜究竟是为何而存在的?”

    徐米对于这天逆榜的秘密,一直无法参透,只有陈定南那儿一点消息,知道了天逆榜是不良帅所创造。

    而集齐灵脉印记后,会发生什么,却一无所知。

    “天逆榜的传说我也只是在父辈口中听说过,连后昌也是传承的使命,榜成后,会发生何事,老实说我们也不知道。”

    “之前陈大哥说过一句话,天逆榜成之日,华夏挂帅出征之时。这话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外族千年来对我华夏虎视眈眈,我们一直都坚信,不良帅当年留下天逆榜,就是为了解开一个惊天的秘密,而那秘密一旦打开,就是我华夏反攻之时。”

    听到这后,徐米心中的责任感越来越重,从一开始进入天逆阁到现在,心中谜团一点点解开,对这天逆榜一事,也是越来越看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顺着关帝庙中轴线,穿越过端门,这是一座古朴恢宏的砖结构宫门,门楣正中刻着“关帝庙”三个大字。

    穿过门楼,经御书楼,便是关帝庙主体建筑——崇宁殿。

    崇宁殿因北宋崇宁三年,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殿前苍松翠柏,月台宽敞,勾栏曲折。

    大殿悬挂着横匾“神勇”,檐下还有“万世人极”匾,殿下三把巨型长刀引起了众人关注。

    那长刀赫然便是关公征战所使用的神器“青龙偃月刀”,看起来每把至少重上百斤。

    果冻见到武器,便走不动路了,想上去试试能不能举起这把神器。

    “哈哈,小兄弟,你别上去试了,这青龙刀,以你现在的修为,想拿起来,都是很吃力的。”

    “那你可以吗?”

    果冻听见有人质疑他的力气,有些嗤之以鼻。

    “我吗?哈哈,走吧,前方就是大殿。”

    看关雎鸠这样,是想转移话题,但无论众人如何想像,也不觉得以他这瘦弱的身材可以举起“青龙偃月刀”。

    进入大殿中,殿门口有铜香案一座,铁鹤一双,以示威严。

    身穿帝王装的武圣像便坐在中央,勇猛刚毅,神态肃穆。

    神龛外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武圣的英雄气概。

    众人站在殿中,也都庄严了起来,徐米接过小蝶递上来的香火,叩拜后,上了三炷香。

    随后关雎鸠也缓缓下跪,口中念道:

    “关帝在上,今日携徐氏后人参拜祖宗,望护佑我们,永保华夏安宁,山河无恙。”

    后方的小癸,玄幂,果冻三人也在关雎鸠的熏陶下缓缓下跪,叩首间,那武圣像一道金光射入徐米腰间。

    见此异动,徐米急忙打开腰间天逆榜,只见上方多出了一排小字:

    【天逆七将:晋人关雎鸠】

    “嗯?这是何故?我还没完成试炼啊关兄。”

    “我们同根同源,从你在关帝圣像那边参拜我就早已知道了你的动向,你的虔诚打动了我,所以便决定将灵脉印记交予你。”

    “那……多谢关兄了。”

    徐米没想到这印记竟会如此简单便能取得,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每一场试炼都是恶战,这确实有些惊喜了。

    “哈哈,不用客气,那既然给你印记了,赏脸为我排出《贵妃醉酒》,想必也没问题吧?”

    “没问题,这是肯定的。”

    “其实吧,倒不是必须要唱《贵妃醉酒》,只是这出戏,需要你自己好好研究,因为你那天回使的身份,跟这出戏,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啊?”

    关雎鸠说到这,倒是让徐米有些没了头脑,但转念一想,自己从开始寻找灵脉印记,到现在为止。

    身后好像有一个无形的大手,推着自己前进,许多信息散落一地,需要自己慢慢组合,来寻找某段历史的真相。

    而这些信息,好像始终绕不开一个人。

    “杨玉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