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楚留香之诡烈西风 » 第二十七章 公道

第二十七章 公道

    歌洲赌坊换了个新老板。

    新老板相信,他会成为下一个长安首富。

    所以歌洲赌坊正在张灯结彩、敲锣打鼓。

    在夜色的映衬之下,它灯火辉煌,看起来简直就如同仙宫金阙,简直就像是传说中隋炀帝的龙舟。

    所有的小船遇见了它,都忍不住灰溜溜地避开。

    因为它们在它面前,简直就是凤凰跟前的小野鸡。

    于是歌洲赌坊在渼陂湖上横行无忌地行驶着。

    驶着驶着,它忽然又碰见一只小船。

    这只小船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十分整洁精致,封闭得严严实实,使人看不见内部的情况。

    这只小船非但没有避开歌洲赌坊,反而迎着它驶了过去。

    歌洲赌坊上的人自然不高兴,于是就派了几个身手很不错的人跳到那小船上去找麻烦。

    跳到小船上的人很快都被抛回了歌洲赌坊的甲板上。

    被抛回来时,这些人的嘴都已重重挨了一下,红肿得说不出话,而且每个人的腿都已被打断。

    锣鼓声已经完全停止。

    歌洲赌坊的大老板也已经闻讯赶到了甲板上。

    小船的帘子忽然掀起了一角。

    那大老板只不过朝那掀起的一角望了望,便吓瘫似地跪下来,不住地对着那只小船叩首赔罪。

    他的丝绸长袍被尘泥染花,他的额头也磕出了血。

    小船上的船夫大声道:“快滚!”

    这船夫是个赤面大汉,内功极强,这句话传声之远,连两岸上的路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大老板像是得到了天赦,连跑带滚地告退回舱。

    歌洲赌坊的灯火立时全部熄灭,灰溜溜地避让在一边,让那只小船通过。

    如此一来,其他的船更是对这只小船避之如瘟疫了。

    于是这只小船得以独自畅行,船身周围只剩下空旷的水域。

    小船内部,李怀轩漫不经心地取下风帽,解下披风,露出头上的一顶碧玉发冠。

    他仿佛才登船不久,淡淡道:“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

    他的面前是一张精巧的食案,案上摆着香气扑鼻的佳肴。

    与他相对而坐的金兆麟略略长起上身,亲手为他斟了一杯永清坊上好的菊酒:“最近长安城里发生了这么多事,如果你不能够了如指掌,那么就算我看轻了你。我在军营长大,我生平最怕的事就是轻敌。”

    李怀轩轻声道谢,微笑道:“我也在军营长大,我也不敢看轻了你。”他说着,目光如电:“我的确想要看看你手中筹码的份量。”

    金兆麟抬手道:“请。”

    李怀轩这才关注了食案上的菜肴,略看了看,笑道:“一桌菜,竟囊括了大江南北?”

    金兆麟笑道:“李公子是个懂得赏味的人,若不用些心思,怎么能入你的法眼?”

    他说着指向其中一盘用来蘸吴盐入口的新鲜杨梅:“比如这一道,玉盘杨梅,吴盐如雪。”

    玉盘杨梅,吴盐如雪——李白的《梁园吟》正是思怀长安之时而作,如今在长安品来的确合时宜。

    他笑道:“吴盐当然是从两淮运来的,用船。每年两淮水上的船只,不仅运着雪白的吴盐,还有雪白的白银。”

    李怀轩目光一动:“我们在渼陂湖上游船,金公子却说两淮,差到哪去了?”

    “那就说回西北。”金兆麟又指向小瓷钵里的米饭,“这一道五珍饭,用的是上好的精米。天下产精米处不少,但以竹溪、怀化、汉中为最,这米就是汉中的。”

    说罢,他抬眼看向李怀轩:“李公子是领兵打仗的人,当然很明白粮米之重。”

    李怀轩点点头。

    “还有这道茶油芝麻鱼,茶油是以浙江的“千岛玉叶”细煎而得。”金兆麟闭上眼,仿佛在细嗅茶油的香味,“虽然只得了眼前这一小盘菜,但每年茶税、茶马司、对外交易,能煎出多少油来?”

    “再看这道蒜泥虎丹,虎丹取自小兴安岭的雄虎。”他道,“小兴安岭,有黑龙江、松花江两道水系,红松无数,煤矿无数,却也是边乱之所在。但边乱,岂非也正是御敌于外、攘奸于内的伏虎之机?有伏虎之能者,自然可以享用一切。”

    两个世袭的小将军,专程约在这样不被打扰的地方,摆下了囊括数省的珍馐美馔,竟然只为了对着菜东攀西扯。

    这岂非莫名其妙?

    金兆麟从不说莫名其妙的话。

    只要理解他话里的含义,便不会觉得莫名其妙。

    李怀轩恰好可以理解他的话,而且愿意理解。

    李怀轩笑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像粮、茶、盐这样的大头,可以被放在我们的盘子里面分一分?而且能够分到多少,要看有没有伏虎的本事?”

    “是的。”金兆麟道。

    “放眼而今的西北,军情大好,民情稳当,李将军和少将军汗马功勋,朝廷当然满意。”金兆麟的指节轻轻扣着食案,“更何况……这几个月以来,少将军非但汗马功勋、力担重任,还为令尊的恩师送去了巨万之资,他老人家想必一定很是受用。”

    李怀轩的神情依旧淡然,仿佛既不在意这件事本身,也不在意金兆麟知道这件事,他道:“江湖是这天下间最活的一泓水。这泓水中除了凶险,本就还有数不清的财富。江湖人厮杀间笼聚的财富,只需要加以小小的引导,便可以渔翁得利,岂不是非常省事么?”

    “的确省事。”金兆麟笑着点点头,“如此一来,上有玉阶之庇,下有虎狼之军,您父子二人若说没有伏虎之能,只怕朝中罕有人敢说有了。”

    李怀轩用象牙筷夹了一片虎丹吃下,品了品滋味,满意地点点头:“照这样说,金家在江南世世代代坐拥富庶膏腴,如同昔日之王谢,笑看天下风云、江山易主,屹立不倒,岂非更加有伏虎之能?”

    “没错。”金兆麟微微一笑,吃了一颗杨梅,“所以我们两个才有资格坐在一起谈一谈。”

    李怀轩道:“金公子要分的东西,当然不是银子。”

    “当然了。”金兆麟道,“如果我只是想要分银子,何须费这样的事?”

    “既然不是银子,想必不能用秤来分。”李怀轩意味深长道,“通常不能用秤分的东西,就只能用人来分了。”

    金兆麟道:“李公子以为如何分法?”

    李怀轩凝注着金兆麟的双目,一字字道:“对你金家来说,关键在于长江南北枢要之处,真正有利的官阶是不是落在自己人手上。”

    话已说到了这个份上,试探已经完毕,已用不着再遮遮掩掩、醉翁之意了。

    “不错。”金兆麟点头,“伏虎之能是很微妙的。譬如虎若是一时伏尽,伏虎之人便无用处。不能伏虎,却吃得太多,比老虎都害人,这样的伏虎之能,只怕带来的就不是福气,而是祸患了。”

    李怀轩果然在他的话音落下之后露出了几分隐忧之色。

    他趁热打铁道:“所以要图谋远利。”

    李怀轩道:“如何图谋?”

    金兆麟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纸,递给李怀轩。

    李怀轩接过一看,立即变了脸色。

    那张纸上写着的虽然都是别人看不懂的话,但李怀轩却看得懂。

    纸上的每一句话都记录着一个‘罪证’。

    这些罪证自然已经掌握在金兆麟手里。

    金兆麟取回那张纸,看了看,竟投入了铜烛台。

    烛台用的是上好的油,所以它在眨眼间就已灰飞烟灭。

    他望着化作灰烬的纸,缓缓道:“那些江湖人为了小小恩怨世代厮杀,冤冤相报,难道我们这样的人也要如此愚蠢如此野蛮么?”

    他望向依旧维持着镇定的李怀轩,叹道:“昔日你我两家为敌,本是因为朝中二虎相争,我们各有渊源、各为其主,所以争斗不休。”

    “但现下,朝廷中枢眼见风云定鼎。旧人失色,新人登台,其势如同燎原之火,不可抵挡……我们若是再互相厮杀,只怕真要为人渔翁取利了。”

    “所以今日,我代家父约你前来,亲手将此等暗箭飞灰湮灭,以示诚意。”

    李怀轩凝望着他,眼中泛起冷哂之意。

    金兆麟不仅不以为忤,反而露出了极真诚的表情:“除此之外,长安城里的那些麻烦事,我自可以协助善后,清除隐患,以保全你李家的民心威望。”

    李怀轩淡淡道:“这诚意的确很好。”

    金兆麟笑了笑:“当然,我知道,只凭我今日之言,自是不够可靠的。”

    他举起酒杯,呷了一口:“不久后,令尊恩师那里就会有消息,你父子二人到时便知真伪。”

    李怀轩的神色终于有了些动容——他已忍不住动心起来。

    他笑道:“看来,无论如何,我李家都是不会吃亏的。”

    金兆麟点点头,道:“现在朝政有一部分掌握在令尊恩师的手中,又有一部分在我金家人手里。下一次朝廷有风吹来时,你们的人和我们的人合作,不但要控制住老虎,还要办成之前办不成的大事。”他说着,探身向前,目光中透出无比蛊惑的深意,“能办成大事,那些真正有用的位置就会牢牢把持在我们自己人的手里。”

    “那才是长久之计。”他举起酒杯,笑道:“来日一桌吃菜,把盏而饮,岂不美哉。”

    李怀轩笑了,终于也举杯,和他的酒杯碰了碰。

    秦九女冢在渼陂湖之北,在这样的夜里总是悄无人烟的。

    传说中这里埋葬着秦始皇的十个公主,均是被秦二世杀害后葬在此地,而其中一冢被水冲去,余九冢,故称‘秦九女冢’。

    楚留香就从秦九女冢处上岸。

    他脱下从安居巷借得的鲨鱼皮水靠,在坡上烤着火驱寒,早已等候着他的苏蓉蓉等人为他送上了干燥的衣物。

    他换着衣服,忍不住道:“我们所料不差,金兆麟的确就是去交易的。”

    他将方才藏身湖水中听得的金李二人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讲述给眼前的四人,然后便看见她们四个都露出了愤慨又无奈的神色。

    愤慨是因为本以为会实现的公道其实非但算不上公道,更只不过是权贵之间交易的小小筹码,无奈的是她们对此毫无办法。

    这世界是有阶级的,死在阴沟里的蝼蚁往往就是很难见到太阳。

    这世事更是复杂的,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本就不少。

    白小君没有苏李宋三人看起来那么愤慨,也许因为她对此早已看透、早已麻木。

    楚留香换好了衣服。

    他看起来又仿佛是个神仙了,无论谁也想不到他刚刚去做了‘水鬼’。

    白小君知道他为什么要去做偷听的‘水鬼’——他虽不在乎金李两家的斗争,但却在乎那些受害之人。

    月色映照在他的身上,他仿佛也在凝望着月。

    他毕竟不是真正的神,他也有苦恼。

    他此刻是不是也苦于红尘中的无可奈何,想问问月中的仙子?

    无论他是否苦恼,白小君知道她自己是苦恼的,所以她忍不住拾起坡上的石子朝湖里打水漂。

    石头击出的水花声似乎惊动了楚留香。

    他回过头来,看着白小君,唇边带着笑意。

    他的双眼仿佛正闪动着海水般深邃的光芒,显露出逼人的神采和难以捉摸的机智。

    湖天一色,孤月一轮。水波也闪耀着明月光辉。

    楚留香的笑意和月光一样令她觉得享受。

    楚留香道:“有一件比打水漂更值得去做的事。”

    她道:“什么事?”

    楚留香道:“为那些人讨个公道。”

    李红袖叹息道:“事已至此,似乎只能有个不是公道的公道了,还能怎么办?”

    楚留香神秘一笑:“你忘了我是谁了?”

    “你……”李红袖忽然反应过来他的意思,忍不住跳了起来,笑道:“我真是呆瓜,我怎么忘了你是谁?”

    三日后,长风镖局的一众镖师连同总镖头一齐跪倒在少将军府上。

    只因他们奉命假借寻常镖单之名秘密运送的最后一批红货——价值巨万的金银珍宝已经全部不翼而飞。

    李怀轩面色阴沉,手中拿着一张淡蓝色的纸笺。

    纸笺上带着缥缈浪漫的郁金香气,上面有几行挺秀的墨迹,赫然写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况乎不义之有余?不才愿借君箱箧之物,以敬天道。知恶不黜,即为祸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盗帅留香再拜。”

    当他望着这张纸笺恨得牙痒痒时,宋甜儿正在驶离长安的马车上大笑。

    李红袖在她的笑声中报着账目:“安葬死者、救济枉死者的家属,还有重建镇远镖局和几家小武馆……具体的花销是……”

    宋甜儿听得头疼,打断道:“但只可惜,他送了好几批,楚大哥只盗得最后一批。”

    白小君忍不住道:“但这最后一批可是最肥的一批!”

    苏蓉蓉也笑道:“这本是一笔不义之财,又是贿金。他和他上面的人本就追求机密,不为人知,现在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吃了这个哑巴亏。”

    楚留香忽然朝白小君道:“你昨天好像也散出去一大笔?”

    “是的。”白小君点点头,“那些钱本是李怀轩给我的,我留着也用不上,不如替他还给那些穷人。”

    宋甜儿拊掌道:“还得好!”

    她笑着,忽然又面露担忧之色:“李怀轩会不会迁怒那些押镖的人?那些小镖师也是身不由己,他们会不会死?”

    “他不会。”白小君不假思索道,“他是一个很懂得收买人心的人。如果他因为手下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而迁怒杀人,那么他手下那些更有才能的人会生出唇亡齿寒之感。只因再厉害的人,也有做不到的事!”

    “小白说得对。”楚留香道,“他如果杀人,非但找不回他的财宝,更是毁了自己的人心威望,他不会这样蠢的。”

    苏蓉蓉想起什么似的,忽然道:“对了,下一步,你是不是打算去松江府?”

    楚留香点点头。

    他当然要去松江府,因为薛衣人就隐居在松江府。

    铁剑门里既然没有那个刺客首领,那么下一个有嫌疑的对象就是薛衣人了。

    苏蓉蓉道:“那你就不必着急了。”

    楚留香奇道:“为什么?”

    宋甜儿抢着回答了他的问题:“因为薛衣人已闭关了。闭关两年,现在已经过去一年,还有一年。”

    楚留香忍不住摸着鼻子:“偏偏这个时候闭关,还真是巧……”

    李红袖道:“但他既然声称闭关,你也不能去贸然逼他出来,毕竟他也未必就是那个人。你何妨等一等,反正那个人也不会真的人间蒸发。”

    楚留香悠然地倚靠在马车内,抱臂道:“看来我确实可以先歇一歇了。”

    白小君忍不住道:“我们回江南么?”

    宋甜儿眼睛转了转,忽然挽住楚留香的手臂:“我们既然都到了长安附近,不如去游华山吧!”

    楚留香沉吟道:“游华山……”

    李红袖笑道:“我看不错。”

    苏蓉蓉也道:“我们许久没见高亚男了。”

    楚留香看向白小君:“你呢?”

    白小君笑道:“我也很想见识见识华山的风光。”

    李红袖拊掌笑道:“那我们就去吧!”

    宋甜儿道:“只可惜胡大哥不在,要不然……”

    她的话音落下,李红袖、苏蓉蓉面上都露出笑意,连楚留香也忍不住笑了。

    但白小君却不明白。

    楚留香对她道:“你记不记得我说你很像我的一个朋友?”

    白小君道:“记得。”

    楚留香道:“他叫胡铁花。”

    白小君道:“花蝴蝶胡铁花!”

    楚留香道:“正是。我、他、姬冰雁,我们三个有个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就在华山派。”

    白小君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意思——那位华山女剑客和他们的关系很不错,而且似乎和胡铁花的关系还要更特别一些。

    她忍不住对这位女剑客好奇起来,忍不住对华山也更加向往。

    奇险的山岳、赫赫的剑派、壮阔的侠情。

    她似乎已能瞧见华山的绝顶、缥缈的云海,似乎已能体味江湖的荡气回肠。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