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九州问仙途 » 第一章 百丈峰

第一章 百丈峰

    大夏帝国的雍、并、益三州之间的广袤地域,乃是帝国开国之初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故地。

    此地四周环境极是恶劣,使得其地远不及其他地方富庶宜居。

    北方是茫茫草原,人烟稀少,和草原汉庭接壤,互有攻伐。

    西边是无边无际的大漠,黄沙随着狂风飘起,纵横肆掠,使得此地几乎成为绝地。

    东边则是奇峰突起,山高林密,毒雾弥漫的绝域之地。

    南边高耸入云的巍峨大雪山,冰封千里,绵延不绝,冷气直透天际。

    不过,在秦国故地的西南方向,有一片绵延千余里的大山,南北纵横,隔绝了荒漠和雪山,使得山下人丁安宁,兴旺发达。

    这一片大山,被称之为秦岭,向来被秦国视为自己的神山。

    不过,数千年下来,秦国已然是名存实亡,反倒是占据秦国故地大部分地域的雍州,更为人所熟知。

    秦国故地的统治者,很长时间内也变成了九大派之一的华山派。

    其实不只是秦国,当初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大诸侯国,同样随风而去,被占据九州之地的其他八大门派所取代。

    七大诸侯国,早就成为故纸堆中的一段记载而已。

    常言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更何况数千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太多太多。

    自从百余年前那场大变故之后,九大门派几乎在半年之间先后崩解,九大派内的最大家族,趁乱而起,取代九大派成为九州的实际统治者。

    而现今还顶着九大门派正统名义的那些人,整体实力变得微不足道,只能被迫躲起来,发奋图强,积蓄力量。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重现昔日辉煌。

    他们的藏身之地,就是秦岭山脉。

    秦岭被称为秦国的神山,除了它隔绝绝地的侵蚀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秦岭之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奇峰。

    百丈峰!

    虽然名为百丈峰,但是它实际上有九百多丈高。称之为千丈峰,更加名副其实一些。

    矗立在秦岭山脉中,可谓一枝独秀,手可摘星辰。

    这百丈峰的山体,其实并不算大,南北东西都各只有两三百丈的样子。不过笔直入云,显得险峻异常。

    而在山顶上,则是厚厚的云层飘荡,颇为压抑。凌冽的罡风激荡,发出有如雷鸣般的声音。

    这座堪称怪异的山峰,不知从何而来,远远超过周围的其他山峰。本地的有些愚夫愚妇,更是视之为神异之地,称之为通天之梯。

    在他们口中,百丈峰上藏着登天的密匙!

    不过山顶上罡风凌厉,一般人根本站不住脚。

    在民间传说中,就从来不曾有人上去过。

    这个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不过,这也就是个以讹传讹,早就变了形的江湖传说罢了。

    此刻,就有人站在百丈峰上面。似乎在感慨,似乎在轻语。

    “老头,你说我是该感谢你呢还是该恨你?”

    语气之中,有些许淡漠,似乎是感慨,似乎是疑问,似乎是叹息。

    说话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

    姬康,一个刚刚满十八岁三个月又七天的青年。剑眉星目,脸庞冷峻硬朗。一头黑发随意的绑在脑后,自有几分气度,堪称一个翩翩美少年。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此时的脸色实在是太过冰冷了一些。随着思绪飘忽的眼神闪烁间,更是偶尔流露出一丝戾气。

    姬康一袭青衣迎风而立,衣袂飘飘,任由冷彻透骨的罡风在脸上肆掠。

    而姬康说话的对象,却不是什么人,而是一个矮矮的坟墓,上面青草葱茂,显然已经有几年了。

    唯一能够看清楚的,只有前面一块巨石上,铁笔银钩的刻着六个字:枯木老人之墓。

    在这近千丈高的山峰上,在凌冽的罡风吹打下,居然还有如此茂盛的青草,也是颇为奇怪的,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品种。

    “这什么狗屁的内外兼修,简直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在我真恨不得把你从里面拉出来,狠狠揍一顿才解气。”

    姬康自言自语地说着,不时挥舞手臂,发泄心中的恼火。

    也不知道想到什么,他忽然激动起来,声音也高了几度:“你倒是好,在这里躺着一了百了,可是我呢,还得替你去收拾烂摊子。你当知道,在这破地方要活下去,真是不容易,要想活得好,就更是只能拼命了。你死了五年,我就苟了五年。数次濒临死亡,数次险死生还。”

    “你看看吧,这都是你的杰作,我大好的武道天赋,就这么被你浪费了。要是我专修内家的话,指定早就名震九州大陆了。”

    姬康一脸气愤的说着,猛然一招手,旁边巨石上的一柄青锋剑,似乎受到什么力量的牵引,乍然离鞘,发出清越的破空声,轻盈的落在姬康手中。

    “这套《流云剑法》,是你教给我唯一的武技,就让你看看吧。可能过不了多久,我就要离开这鬼地方了。”

    流云剑法,是一种不上不下的武技。不算是哪一家的独家秘籍,却也不是普通人都能学的大路货色。

    不过,它既然是武技,自然也没那么简单。

    在这个武道世界里,武技和功法是完全不同的两大类。

    武技,带有一个“技”字,自然也不是简单东西,有一定的窍门或者技巧。

    比如说,一招剑式大家舞起来其实看着都差不多,但是其威力大小却有天壤之别。如何才能用最小的力气,发出最大的威力,这是有一定窍门的,也就是“技”。

    功法,则是另外一个范畴。

    所谓“法”,有一定法门的意思。

    学了这个功法,就能打开一个法门,触类旁通,无往而不利。

    不管是姬康的炼体功法,还是其他内家武者的内家心法,都属于功法类。

    属于一法通百技,能够开启一个新世界的。

    不过按照常规分类,流云剑法是内家武技。

    姬康虽然内外兼修,但是内家进展却是颇为缓慢。就是基础的流云剑法,姬康以前施展起来,也是不尽如人意。

    姬康刚刚的语气中,不免些许埋怨之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呼。”

    深深一个呼吸之后,姬康闭上眼睛,流云剑法的线路图,蓦然在心中明晰起来,右手斜斜的把清风剑平伸出去,从第一式开始修炼。

    凌厉的罡风吹拂着姬康的衣衫,带着巨大的撞击力,却没有给姬康造成任何的迟滞。

    这也就是外家炼体功法更胜于内家功法的姬康,换了其他内家武者,即便是武道境界再高出一个甚至两个境界,也不见得能像姬康现在这样从容。

    和以往的晦涩和力不从心不同的是,现在姬康施展出来的流云剑法,居然没有一丝阻塞,有种水到渠成的畅快感。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衣袂飘飘,翩然若仙。

    凌厉的罡风剑气之外,别具一种祥和的协调。

    九招剑式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虽然是简单的武技,但是在姬康的施展下,却是颇具威力,更有一种韵律的美感。

    第一式,第二式……第九式。

    慢慢的,姬康的剑式已经脱离了流云剑法线路图的束缚,不但出剑速度奇快,动作轻巧,而且挥洒自如。

    甚至有时候,即便是姬康随意挥出的剑式,还有《流云剑法》的影子,但却又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变动之处,看起来一点也不突兀,有一种本来就该如此的感觉。

    姬康心里甚至觉得,自己随心施展,畅意而为的剑式,比之正宗的《流云剑法》,更要高明不少。

    姬康相信,这不是错觉,而是事实。

    也就是身处百丈峰上,此时再无他人。要是有其他的武道高手见了,必然大为惊讶。因为姬康的表现,实在是可以说得上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摆脱《流云剑法》的窠臼,几乎有另创一套剑法的雏形了。

    整套剑法一气呵成,当姬康感觉气竭而自己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时,手中剑式有一丝滞涩之感,姬康也就不再强求,收剑伫立。仔细回想刚才的一切,在脑海中反复闪现,和之前所学反复印证。

    这种情形,姬康也是第一次遇见。自己也有些惊讶,有点类似于武道顿悟。但是时间太短,且变化偏少,估计还不能算是顿悟。

    所谓顿悟,就是当武者进入顿悟情形时,总能调节自身进入最佳状态,随心而行,随力施为。

    但是所施展出来的武技,却是极其精妙,不会多浪费一丝力量,却能发挥最大威力。而且以往许多想不通的地方,也都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一切,堪称水到渠成。

    这种情形,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姬康调节身体状态,再次施展起《流云剑法》来。一连数次,却都再没有刚才的状态。不过,流云剑法倒是彻底纯熟起来了。

    虽然觉得意犹未尽,不过,姬康也不强求。

    “不错,可以下去了。”

    姬康此时心态极好,也不再啰嗦什么。对着坟墓嘿然一笑,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就走向悬崖边。

    百丈峰太过陡峭,并没有路,姬康像一只敏捷猿猴,轻盈的攀着岩缝间的树木,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