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捡到了一本三国演义 » 第三十二章 割袍断义 (求追读)

第三十二章 割袍断义 (求追读)

    道曰二三事,诉尽人间苦,清风不语故人事,人间悲欢各不同。

    悲欢各不同,用在现在的皇子协身上格外的适合,皇子协在听闻到郭胜和他所言雒阳城中董卓所写的檄文后,整个人直接愣在那里,久久无言,冷汗从额头上流下来,稚嫩的脸庞上显露出恐惧之色,全身颤抖着,双眼已经布满了泪水。

    “郭常侍,你一定要跟皇兄说,这是董贼在挑拨离间,臣弟万万不敢有此心!”

    “都是董贼一人所为,非臣弟所为啊!”

    瘫软在地的皇子协近乎是哭着说出来,自从太皇太后董氏被皇太后何氏鸠杀后,刘协一直缩着脑袋做人,生怕屠刀落下,直接落在自己的脑袋上,直接取了自己的性命。

    月余的时间,刘协一直活在恐惧中,每每到深夜的时候,脑海汇总就会浮现祖母董氏那双通红的双目直视着他,问他为何不为自己的报仇。

    短短月余的时间,皇子协已经瘦了十斤有余,几乎每到半夜的时候,就会直接被吓醒。

    中常侍郭胜冷眼看着皇子协,今日来永乐宫,并非是天子授意,而是皇太后何氏授意,皇太后得知此事后,当即命郭胜前来永乐宫欲要鸠杀皇子协,皇子协对于皇太后何氏而言就是一个祸患,留之无用,她当时敢鸠杀永乐太后董氏,便敢鸠杀皇子协,恶名已经落在身上,皇太后何氏已经不嫌弃再多一个。

    然而,郭胜见到皇子协这幅神态,心中颇为鄙夷,好歹也是先帝之子,天子的同父异母的胞弟,竟如此不堪,沉思片刻后,郭胜佝偻着身躯,吩咐好宫中的宦官看好皇子协,他则是准备前往宣德殿告知天子。

    在他看来皇太后做事过于狠厉,有损天子名声。

    宣德殿内,荀彧、荀攸二人在殿中和天子做着对答,刘辩一时间有些舍不得让荀彧前往豫州任职别驾,这等王佐之才留在自己身边不是更好,但是想到王允在豫州孤立无援,荀彧前往乃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

    郭胜急匆匆的从永乐宫赶回来,见荀攸在殿中,当即不言,郭胜跟随刘辩多年,刘辩自然知道郭胜乃是有要紧事要说,而且此事并非是国家大事,而是关乎自己母后的事,不然郭胜断然不会如此。

    看了郭胜一眼,郭胜踏着小碎步上前,来到刘辩的身边,附耳低语,刘辩面色变得越来越难看,随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胡闹!”

    “郭胜你做的不错。”

    赞扬了一下郭胜,郭胜当即低头,嘴角轻轻扬起,躬着身并未离去。

    “你且去告诉母后,此事朕自有想法。”

    “喏。”

    郭胜得到了答案后,踩着小碎步离去,渐渐的消失在宣德殿内,荀彧、荀攸二人眼角的余光看向郭胜离去的背影,心中大概就有了计较,结合今日朝会上,天子的态度,大概便明白了。

    “文若、公达,皇子协该如何处之?”

    看向殿中的两个大才,刘辩直接把他们抛给荀彧、荀攸二人,二人相视一眼,异口同声回应:“陛下,无须处置,放任即可。”

    “朕即位时,永乐太后曾欲要赦封皇子协为陈留王,朕.....”

    刘辩对于荀彧、荀攸二人的回答颇为不解,当即便把心中想法说了出来,荀彧面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看向天子摇头:“陛下,不必如此,若陛下赦封皇子协为陈留王,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陛下心中有愧,坐实永乐太后命丧于皇太后之手的谣言乎?”

    “谣言止于智者。”

    “天下愚民甚多,陛下不必理会,各州郡的州牧郡守皆是有识之士,陛下越是不做任何作为,他们就会质疑董贼所散发出的谣言,待大将军凯旋归来时,谣言不攻自破。”

    “好一个谣言止于智者!”

    荀彧的话直接击中刘辩的内心,慢慢的品味着荀彧话中的意思,刘辩眼睛越发明亮,遂笑道:“各地士族皆在看朕,朕愈是无为,越是说明朕心中坦荡。”

    “然也。”

    荀彧躬身作揖称赞,天子聪慧且擅纳谏言,为臣子者喜不自胜耶。

    ......

    冀州,邺城内

    曹操已离开雒阳多日,来到冀州也有十数日的时间,这些日子,他一直在邺城内,丝毫不曾掩饰,他在等袁绍来找他,而非他去找袁绍。

    六月的邺城,星空璀璨,繁星点缀在夜空中,星光洒落在人间,银白的星光落在大地上,到处都有蟋蟀凄厉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空气中,编织出令人心醉的梦境,邺城的百姓悄然的入睡,在星夜中,睡的格外沉稳,梦中的田中的作物长势喜人,到了秋季的时候,田里一片金灿灿的。

    而在驿站外,一人身着黑衣,腰间挂刀,龙骧虎步的朝着驿站走去,星光把他的影子拉的老长,驿站的士卒见到来人后先是一愣,随后便立马放行不敢阻拦丝毫。

    “孟德,自雒阳到邺城,寻为兄何必如此。”

    来人正是袁绍,他早就得知曹操来到邺城,只不过和曹操一般,他在等,等曹操耐不住性子,倒是没有想到,首先耐不住性子的人竟然是他。

    闻言,曹操抬起头看向袁绍,并未开口,面色沉稳,犀利的眼眸落在袁绍身上,似乎要把这位幼时的好友看透。

    “不必如此看我,孟德你的来意为兄知道,但是你还是回去吧,道不同不相为谋,为兄不欲说再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袁绍言语中多有唏嘘,同龄人中他最看好曹操,他觉得曹操和他相似,然而,如今看来,他看走眼了。

    曹操,宦官之后也,不足与谋!

    袁绍眼中满是失望,然而曹操似乎看透袁绍的想法冷哼一声:“本初,恰如你所言,道不同不相为谋,操今日与你交情犹如此袍!”

    曹操说着拔出腰间的剑,直接割断掉长袍,神色决绝,夏夜的风轻轻吹拂进驿站内,带起地上的碎布,轻轻的掠过袁绍的脸颊,飘进漫漫的黑夜中,直至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