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捡到了一本三国演义 » 第五十章 兖州之变 上(求追读啊)

第五十章 兖州之变 上(求追读啊)

    而在另外一处,关羽、张飞二人面色凝重,手中都提着一具尸体,待看到吕布手中也提着一具尸体后,三人对视一眼,则同时大笑起来。

    英雄惜英雄!

    不仅是在武力上,同时也是在人品上!

    当三人都提着一具尸体进入皇甫嵩帅帐内,皇甫嵩本和并州牧丁原、越骑将军刘备正商谈着后面的作战计划,突然见到这三人同时进入帅帐内,皇甫嵩、刘备、丁原三人都楞了一下,随之又见到关羽、张飞、吕布三人手中提着的尸体时,嘴角不由的一阵抽搐。

    “奉先、云长、翼德汝等三人深夜来访,尚提着尸体来老夫的帅帐内,可是对老夫有所不满乎?”

    收敛心神后,毕竟是军中宿将的皇甫嵩很快就猜到了原因,看向三人的眼神也变得更加的满意,此时此刻才有心情开玩笑,闻言,三人齐声回应不敢,便把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老夫早就听闻董卓早些年寻得一良驹视如珍宝,想不到,这厮竟舍得拿出来,不过.....”

    皇甫嵩话音一顿,遂缓缓抬头看向三人,眼中的满意之色几乎快溢满了出来,捋着胡须大笑道:“汝等三人不为外物所惑,老夫深感欣慰,赤兔良驹既在董卓手中,汝等三人中,谁能获得赤兔,且自取之,不必上缴。”

    “喏!”

    张飞、关羽、吕布三人眼睛一亮,当即躬身作揖抱拳应喝,遂便快速的退去,只留下,丁原、刘备二人面面相觑。

    “大将军.....”

    刘备正欲开口劝说皇甫嵩收回成命,在刘备看来赤兔这等良驹世之难寻,宫闱中都尚且无这等好马,何不如交于天子。

    “玄德,不必多言,陛下一向赏罚分明,况且这三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忠心于朝廷,不被董卓利诱,老夫尚且不曾嘉奖,不过是一马儿而已,无论是谁取得,都是他们靠着个人本事取的,陛下纵然知道也不会怪罪。”

    刘备、丁原二人听到皇甫嵩都已经这样子说,便不再多言,遂看向皇甫嵩道:“大将军,何时攻打陇西。”

    “再等等,时机未到。”

    ............

    雒阳宣德殿内,坐在龙椅上的刘辩,看着来自于兖州刺史刘岱的奏折,眼中怒火冲宵,直接把奏折从案桌上甩了下去,丢在荀攸的面前,荀攸第一次见到天子这般大发雷霆,略微不解的看向刘辩。

    “公达,你自己看。”

    刘辩语气中带着怒意,似乎就像是一座即将要爆发的火山一般,闻言,荀攸连忙拾起奏折,待仔细看清奏折上的内容后,荀攸倒吸一口冷气,良久未曾回过神。

    奏折乃是刘岱所送,奏折上的内容也是稀松平常,只是蛾贼四起,再乱兖州,在这个节骨眼上就不对了,如果是其他的人,或许天子还不会这般动怒,但是上奏折的人是兖州刺史刘岱。

    刘岱是何人啊!

    皇室宗亲!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岂能让兖州乱起,本皇甫嵩已经率领大军前往凉州镇压逆贼董卓,同时征南大将军朱儁也前往荆州,节制荆、豫二州的兵马,王允前往豫州上任,豫州蛾贼颇多,有朱儁从旁相助,故而无忧,同时又让他的叔父荀彧前往豫州相助王允,如此一来,既可以平息豫州蛾贼,同时也可以起到监视汝南袁氏的作用。

    只是,刘岱这封奏折,直接打乱了原先所有的安排。

    如今的天下处于一个极其微妙的平衡,这个平衡不能轻易被打破,无论是身为天子的刘辩还是朝堂其余诸公,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得之不易的太平。

    “陛下,可传典军校尉曹操,命其前往兖州。”

    荀攸脑瓜子快速的转动了一下,心中便已经有了决策,当下说了出来。

    “孟德已回京?”

    坐在龙椅上的刘辩看向荀攸,眼神中带着让人不寒而栗的深意。

    “未曾,不过算上行程,这一两日应该便会回到雒阳。”

    荀攸低着头并未看见天子眼中藏着的寒意,稍微思索了片刻便说了出来。

    刘辩满意的点头,随之开口道:“郭胜,传朕旨意任典军校尉曹操为兖州刺史,命兖州刺史刘岱即刻回京,朕要好好的问问他!”

    “喏。”

    藏在暗处的郭胜站了出来躬身作揖回应,随之便快速的离去。

    只是,荀攸则是紧皱着眉头,心中颇为有些疑虑,随之小心翼翼地试探的问道:“陛下,典军校尉曹操尚年轻,资历不足,恐不能胜任兖州刺史之位,臣唯恐朝中诸公非议。”

    “非议!”

    似乎像是被踩到了尾巴,刘辩的声音略微提高了数个分贝,目光看向宣德殿外,冷漠的说着:“他们怎敢非议?”

    “今天下陷入水深火热中,朝中公卿又有几人心系社稷,又有几人愿为朕分忧!”

    “他们都在欺朕年幼,都在做壁上观,都看着朕的笑话!”

    刘辩越说越激动,倏然起身,一巴掌重重的落在桌子上,遂怒喝道:“为人臣者,不死社稷,不念皇恩,这等臣子,朕要来有何用!”

    “陛下!”荀攸听着心中大惊当即开口,遂低沉着声音:“慎言。”

    闻言,刘辩深吸一口气,努力的使自己冷静下来,目光深邃,语气凝重:“朝中心系社稷者,少之又少,典军校尉文武双全,且赤胆忠心,如何不能任命为兖州刺史?”

    “刘公山这个废物,他既然不能稳定住兖州,朕为何不能提拔一个有能力的人!”

    荀攸听着从天子口中说出来的话,不断的吞咽着口水,紧接着的回应了一句陛下圣明。

    同时心中也在感慨曹操的好运气,从典军校尉到一州刺史,这等跨越,少之又少,非立大功者不可当之,君不见西乡侯朱儁到头来还不是一个河内太守乎?

    “公达,你速去尚书令府邸,命尚书令卢植即刻入宫!”

    “喏!”

    荀攸快速的退去,只留下刘辩一人站立着,待荀攸离去后,刘辩嘴角轻轻扬起,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