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穿越成为茅山道长 » 第十五章 炼气三关,小大周天

第十五章 炼气三关,小大周天

    管家离开了一会儿,然后拿出一百两白银,放在包裹中,递给陶东熠。

    陶东熠拿过银两,说:“多谢多谢!”然后,拉起李自强,离开了胡府。

    出来后,他们又去刘老农夫家里,把一百两白银给他们,让他们藏好,不要张扬。

    刘老农夫和老妇人不断叩头感恩。

    陶东熠和李自强扶起两位老人,让他们好好生活,随即离开。

    夜色已深,李自强把陶东熠请进家里,让他住下。

    陶东熠表示十分感激,说这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两个人小饮一杯后,开始畅谈。

    陶东熠说:“李道友师承何处?”

    李自强说:“吾师在不久前已去世,陶道友呢?”

    陶东熠说:“吾师也已去世,敢问李道友,茅山道士所修炼的基本功是什么?”

    李自强回复到:“陶兄说的可是炼气。”

    陶东熠点点头,表示肯定。

    李自强说:“所谓气,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由气构成。

    气又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凡人从母体出离之后,都是身具后天之气。我们需要将后天之气修炼成先天之气。天上的神祇具有先天之气,只要修炼出先天之气,道士便可以气通天真,拥有无比强大的神通。

    修炼总共有三关。初关为炼精化气。在初关之前,需要先炼气化精。要将后天之气转化为先天之精。初关将先天之精转化先天之气,有功底的道士一般需要百日才能成功,所以又称为百日关。

    中关炼气化神。

    后关炼神还虚。

    以凝结精、气、神为基本功,以摄取先天一气为要诀。”

    陶东熠若有所思,说:“李兄弟,是否已炼出先天之气?”

    李自强说:“不瞒你说,这先天之气的修炼并不难。

    少腹(小腹)为下丹田,是精气的聚集之处。又称精舍,生宫。

    心为中丹田,是神能的聚集处;又称神舍,绛宫。

    脑部为上丹田,是精髓的聚集处;又称气舍,泥丸宫。

    三关分别是脑后御风玉枕关,身中夹脊辘轳关,水火之际尾闾关。”

    陶东熠点点头,说:“那要如何把后天之气转化为先天之精呢?”

    李自强解释到:“可以通过运行小周天来修炼。具体分为五步走:

    一、呼吸调和。吸气时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念。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

    二、意息相随丹田趋。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地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

    三、调息凝神守丹田。当下丹田有明显气感时,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

    四、通督勿忘复勿助。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时,即沿脊柱上行。

    五、元神蓄力育生机。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而在通督以后,各个经脉都相继开通。

    小周天修炼完后,则开始运行大周天。

    大周天是在小周天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目的是炼气化神。

    大约有几种运转路线:第一种是真气循十二正经一周。即由下丹田以意领至膻中,沿手三阴由胸走手,接着沿手三阳从手背到头,再沿足三阳从头、背而下经足三里至足,然后,从足心沿是三阴太溪、三阴交至腹,再腹到胸,如此循行。

    第二种是真气沿着奇经八脉一周。即真气从足跟沿阴跷脉、阴维脉上行至腰部,再经阳跷脉、阳维脉下至足跟。

    第三种是真气从涌泉穴开始,沿着冲脉下肢端上行至会阴,再经中脉上达头顶,真气冲出头顶,循三阴三阳经、奇经八脉,徐徐下降至足跟。”

    在李自强讲解修精炼气之法时,陶东熠边听边尝试,一瞬间的功夫,便学会了炼气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李自强说:“陶兄弟,这些都是基本功,以你的修为,认知怕是在我之上啊。”

    陶东熠摇摇头,说:“我师傅在我出生前就死了,只留给我一些强大法器。

    我道行也是吾师传给我的。

    所以,尽管我法力浑厚,对修行一事却一无所知。”

    李自强点点头,表示明白,说:“陶兄弟!你一身正气,以济世救人入道。如若不嫌弃,我愿意将一生所学,传授于你。我相信你一定会将茅山术用于普救百姓上。”

    陶东熠眼里冒出一丝泪水,拱手行礼,说:“李兄弟,不,我当叫你师傅……”

    李自强马上摇摇双手,打断陶东熠的话,说:“不可不可!这辈分可不能乱了。你的法力在我之上,而且已有师承。我当不得你师傅啊!你若是不嫌弃,可与我兄弟相称。我们之间也好有个相互照应。”

    陶东熠微微一笑,说:“好兄弟,如若有需要,一定要跟我开口;我定当全力以赴。”

    李自强说:“好!”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便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李自强煮了白粥,两人一起喝粥,又开始聊天。

    这时,陶东熠取出两吊铜钱,递给李自强,说:“兄弟,这两吊铜钱你拿着,以做家用。”

    李自强立刻推回去,说:“兄弟,不可!我不缺钱。”

    陶东熠点点头,表示明白,说:“你认识陈五斤嘛?”

    李自强说:“不认识,但最近似乎来了很多北茅山的道士,陈五斤很可能是北茅山的。”

    陶东熠说:“北茅山和南茅山,是水火不容,还是?”

    李自强摇摇头,说:“南北茅山的宗旨都是济世救人,只是修行的人不同罢了。”

    陶东熠表示明白。

    吃完早餐后,两个人便出去走走,看看县城的街道。

    陶东熠说:“这县城的阳气充足,想必不会出现厉鬼和僵尸吧。”

    李自强点点头,说:“不错!但如昨日一般的冤鬼冤魂,也是偶有发生。”

    陶东熠表示明白。

    他们边走边聊,走到一处大户人家,忽然被一个身着旗袍、五十多岁的男子拦下。

    陶东熠说:“先生,所为何事?”

    男子说:“两位道长留步,我是林府的管家。”然后指着林府,说:“这是我们的老宅。我们林府上下,包括仆人,一直在京城居住。前几日刚刚从京城回老宅,但总是发生怪事。我们老爷让我出来寻觅道士,还请两位道长到府上坐坐,帮忙驱除鬼怪,届时必有重金答谢。”

    陶东熠说:“行!我们去看看。”

    于是,两人跟着林府管家走进林府,来到一个空荡荡的客厅,坐下。

    林府很大,比胡府还要大上一倍,但里面的装饰并不奢华,只有一些假山和花草树木、水池,看起来很朴素。

    林府管家让他们两人稍等片刻。

    过了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出来,后面跟着林府管家。

    林府管家介绍到:“这位是林府老爷,这两位是法师道长。”

    林府老爷让管家把怪事讲解给两位道长听。

    林府管家便说:“好!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林府最近一到深夜,尤其是子夜后,总是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大概能听到5、6个人在说话、喝酒、吃饭。

    我们以为是窃贼,寻着声音走去厨房、亭子、后院查看,结果什么都没发现;我们回去睡觉,又能听到这些声音;甚是奇怪。

    尽管如此,我们林府上下老小,并无人受到伤害,索性放着不管。

    但最近,我们发现林少爷晚上经常起床,在林府院子内逗留了很久;到了寅时才会回去睡觉。

    虽然林少爷身体无恙,但我们还是万分担忧。

    所以,劳烦两位道长出手,将鬼物驱除。”

    陶东熠点点头,说:“好!我们今晚可否住在府上。”

    林府管家立马说:“当然可以,欢迎至极;我带你们去客房。”然后,走出大厅,带上陶东熠和李自强。

    他们来到客房后,被安排了两间房子住下,但陶东熠说一间即可。

    于是,林府管家安排仆人搬来一张床,让他们住在一起;安排完后,便打算先行离开。

    陶东熠说:“林少爷住哪里?”

    林府管家指着主房,说:“在那边,第二间。”

    陶东熠说:“好!”

    林府管家才离开。

    李自强对陶东熠说:“这恐怕是鬼物所为,但我觉得应该是善鬼。”

    陶东熠点点头,说:“李兄弟与我不谋而合,我们晚上再看看怎么回事!”

    李自强表示可以。

    随后,他们享用了林府安排的丰盛午餐和晚餐。

    到了晚上,李自强说:“我们可以不用准备攻击性符箓,和它们谈谈就行。”

    陶东熠点点头,说:“我也这么认为。”

    到了子时,两个人躲在客房里,盯着林府少爷房间。

    此刻,林府上下的人都睡着了。

    忽然,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嬉笑打闹的声音,好似有5、6个人。

    李自强想出去,陶东熠摇摇头,小声说:“等林府少爷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李自强点点头。

    不一会儿,林府少爷出来,并慢慢走到后院去。

    陶东熠说:“走!我们跟上。”

    忽然,前院又传出嬉笑打闹的声音。

    李自强顿时一片茫然,说:“陶兄弟,你去跟踪林府少爷,我留在这里观察前院的情况。”

    陶东熠点点头,从后窗轻轻翻过去,走去后院。

    来到后院,陶东熠发现林府少爷一个人坐在亭子里说话,好像有其他人;仔细一看,还是只有林府少爷一人,甚是奇怪;于是,拿出准备好的柚子叶,发动法力,擦擦双眼,通了阴阳眼,瞧一瞧。

    通了阴眼后,陶东熠发现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穿着一身轻飘飘的绿衣裳,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和林府少爷坐在一起,相谈甚欢。

    陶东熠本想上前询问情况,谁想下一刻,年轻女子脱下衣裳,抱住林府少爷,一同享受云雨之欢。

    这把陶东熠整得挺尴尬的,只好等他们完事后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