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茅山道士,练假成真 » 第107章 五猖兵马

第107章 五猖兵马

    苏珩远观,见秀才走几步路,刚要到城门,又折回来,反复如此,脚步逐渐虚浮,面若土色,冷汗直流。

    怕不是遇到传说中的鬼打墙了。

    苏珩来到两狰狞鬼身边,问:“你们怎么连读书人都欺负?”

    其中一只狰狞鬼笑道:“倘若真是个读书人,浩然之气护体,我等又怎能欺负得了?却是个滥竽充数的,自然不能放过。”

    另一只狰狞鬼见苏珩不走:“野道士休要管闲事,否则爷爷连你一块捉了。”

    苏珩左眼观之,不过比寻常鬼怪厉害些,语气却如此猖狂,大声警告:

    “哪来的孤魂野鬼,见本道在此,还不速速退去!”

    “你这野道士,赤手空拳敢跟爷爷叫嚣!今日赐你一个教训,日后见了爷爷记得绕着走!”

    狰狞鬼耍牙,呼出阵阵黑烟,作势就要将苏珩裹了去。

    却不料他遍体生金光,霎时间透过浓烟,左右手各提一只狰狞鬼,两鬼再无狂妄之姿态,连连哀声求饶:

    “道长饶命,我等眼拙,不识泰山。”

    “现在知道认怂,害人时怎么不想会遭报应?”

    “道长误会!我等只是跟假秀才闹着玩,没想过害他。”

    狰狞鬼连忙解释,说它们隶属城隍爷麾下的兵马营。

    “鬼话连篇。城隍爷手下全是中坛兵马,你一个未受箓的鬼怪也敢自诩是城隍爷的兵?”

    “咱虽不在上中坛之列,但也是个下坛的猖兵,城隍爷故命我等在此,听候差遣。”

    道教兵马共分三类。第一类上坛兵马,部门划分种类繁多,隶属南北二院、雷霆都司等,就是常听闻的天兵天将,多作祈晴布雨、伐庙召雷之用,主将为雷部将军,驱邪治病更是不在话下。

    第二类为中坛兵马,多指东岳府兵,类似鬼差,或者地方城隍统辖的兵马等。

    第三类为下坛兵马,多见于按梅山、元皇、茅山,以游师、亡魂、山魈甚至动物组成,结构复杂。其中,赫赫有名的猖兵猖将就在此列。

    猖兵猖将,民间多称五猖兵马。传闻最厉害五猖乃是轩辕皇帝麾下战死的将军和将士,其次就是赵元帅同张天师收服的六洞天魔余部。再次就是一些战场死去的骄兵悍将。

    总之,五猖兵马被称作道家奇兵,尤为擅长捉鬼,而且五猖只听命令,不管好歹,经常容易误伤孤魂野鬼。正因如此,民间法师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

    五猖兵马身怀各异,有吃生吃热五猖、披头散发五猖、游山捕猎五猖、开口闭口五猖、封刀接骨五猖、抓人生魂五猖等。

    一旦有人不小心闯到他们,多半是疯癫,痴呆,乱打乱骂,闭口不言。

    “恐怕这假秀才,就是闯到了牵魂引路五猖,才在城门胡乱走。”

    确认对方是城隍的兵,苏珩也就卖个面子,两个五猖连连叩谢。

    “既是猖兵猖将,不去捉拿厉鬼,城门口戏弄无辜之人作甚?”

    提及此事,两只猖兵满腹抱怨:

    “正是老虎不在山猴子当大王。咱城隍爷接到关圣帝君邀约后,左右放心不下满城百姓,迟迟拿不定主意。岂料那土地老儿,自告奋勇,要代行城隍之职,打理丰贤城。”

    “祂们素来私下较好,所以城隍欣然赴约。谁知土地不胜其任,闹了不少笑话,失于百姓,连累我们一道跟着无人祭祀,哥几个气不过,这才冷坛霸兵,出来找点乐子排忧解闷。”

    “原来如此。”

    知晓了来龙去脉,苏珩放两个猖兵自行离去,二鬼谢他大恩,允诺来日必定相报。

    却说两个猖兵离去,被戏弄的假秀才渐渐清醒,见一道长站在跟前,当即跪下:“多谢道长出手相救!”

    假秀才,原来是个真商贾,姓李名元进,做绫罗绸缎生意,存了一批货在丰贤城的仓库里,准备来取。

    却听闻城隍外出赴宴,土地代行其职,力有未逮,害得都城四周孤魂野鬼出没,寻常人家不敢靠近。

    李元进这批货要的急,有道是富贵险中求,听说读书人有浩然正气护体,妖邪不敢相近,这才秀才打扮,企图蒙混过关,将货物取出。不料还没进城,就被五猖兵马识破,险些命丧于此。

    “小人身上这点银钱先孝敬道长,等进城拿了货,再好好谢过道长。”

    这李元进不愧是生意人,三言两语,又是感谢,又暗示希望苏珩随行当个保镖。

    苏珩接过钱袋,掂量掂量,还算有诚意,这会他身上空无一物,正需要钱财买法器符纸,索性卖李元进一个人情:

    “随我来吧。”

    “谢谢道长!小人还不知道长道号,该如何称呼?”

    “玄珩。”

    “多谢玄珩道长!”

    二人行至城门口,负责值守的士兵见是道士,没有拦阻。

    进城后,苏珩向李元进探听城隍庙所在。

    “道长向北直走,就能看到。另外小人的店铺开在同福客栈旁边,道长若有需要,随时恭候。”

    苏珩北行,途中见空中乌云密布,街道冷冷清清,城中百姓闷闷不乐,偶有阴风吹拂而过,夹杂哀嚎哭叫声。

    半炷香不到,苏珩见到城隍庙,庙宇恢弘,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戏台,献殿,城隍殿寝宫,另有六曹府,土地祠,财神庙,灶君庙,等诸神共居一庙联袂同受香火。

    只是本该热闹的庙宇,此时却不见有人,显得冷冷清清。

    苏珩进庙,心香三炷,来到土地神像前念念有词道: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念诵完毕,左右不见土地,疑惑之际,听到说话声:

    “道士,我在这。”

    苏珩回头,却见城隍神开口说话,然而神像上的脸,却是土地模样。

    好家伙,你是真敢啊!

    见到土地,苏珩单刀直入:“土地,你唤我到此地,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