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83、募兵作战

83、募兵作战

    詹晏的意思很简单,如果直接从大营北上,打通前往上庸的道路,那必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熊山地势险峻,整体不利通行。

    但是,山里经常有猎户、采药人出入,不少本来没路的地方,也被踩出了路。

    这些小路的分布没有规律,更没有办法直接使用。

    然而,这些小路一旦连接起来,会降低整个工程量。

    詹晏这一席话,确实给了廖化启发。

    选择北上,将士们需要穿越群山。

    选择东进,把路修到兴山城附近,工程量会再度降低。

    廖化曾经带领队伍西进,对于可以行军的位置有印象。

    打通道路需要的时间更短。

    一旦山里的道路通到了兴山城,从兴山城往北,道路相对平坦,足够车马通行,将士们甚至可以借助水运。

    恰恰由于兴山城的重要性,才导致刘封南征的时候,孙桓在这个地方集结重兵阻击。

    如果能够占下兴山城,后勤的压力会极大减轻。

    但是,以廖化现在的实力,他没有办法彻底控制兴山城。

    兴山城靠着河道,敌人的船队可以顺利进出。

    拥有强大的水军,或者,建立绝对的陆军优势之前,廖化守不住兴山城。

    感谢过詹晏,廖化马上离开。

    处理了部分杂务,接见了大量部将,安抚了军心。

    随后,廖化见到了苏由,告诉对方自己最新想法。

    为了集中力量打通出山的通道,廖化命令苏由暂缓垦荒,优先整修东进通道。

    紧接着,廖化召集了那些跟随自己下山救人的将士。

    廖化履行承诺,准备给所有人奖赏。

    奖赏按照功劳大小分配。

    跟随廖化和关平,参与了劫刑场行动的十名士卒功劳最高。

    但是,那些提前撤离,甚至没有进行过战斗的将士,同样得到了封赏。

    当然,廖化也没有忘记战死在山下的烈士们。

    所有人都得到了真金白银,除了这些基础奖励,廖化还给其余人选择的权力。

    每个人都可以额外选择,决定是否留在军中当军官。

    愿意当军官的,提拔成什长或伍长;不愿意当官的,可以选择同等价值的金银作为补偿。

    不少人当场表态,愿意担任军官,追随廖化作战。

    即使那些不愿当官,希望领钱的人,也都提出留在军中。

    就这样,廖化获得了这几十名低级军官和老兵的忠诚。

    以这些人为骨干,廖化在营地里募兵。

    巴东战事,让廖化感触很深。

    精锐部队未必适合大兵团作战,然而,在局部战场上,少数精锐可以迅速改变战场态势。

    受限于后勤补给,廖化军的规模不会太大。

    如果廖化坚持以熊山和西荆州为战场,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势在必行。

    廖化选择了募兵,而不是征兵,所以,廖化选拔的精锐都有军饷。

    大部分士兵来说,当兵是为了吃粮,跟着廖化作战,不仅有钱拿,还有功劳。

    很多人,都心动了。

    在金钱和廖化连战连胜的战绩双重刺激下,大量士兵表示出应募意愿。

    不少其他部队的低级军官也愿意放弃身份,参与廖化的新军。

    给待遇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勇士,廖化的征兵条件不算苛刻,但也说不上简单。

    廖化有两个要求,第一服从命令,第二,身强力壮。

    经过第一轮挑选,留下的,都是身体健康的青壮。

    在廖化的计划中,他打算招募200名士兵。

    士兵们热情高涨,人数很快超标,最终,廖化留下了三百多人。

    利用职权,廖化给这些士兵发放了初始军饷。

    但是,穷山恶水,没有赚钱的地方,军中的各项开销都需要钱,廖化不能一直依靠仓库的储备补贴自己的士兵。

    想要维持军队,廖化必须从战场上获取更多银钱。

    军饷的问题暂时不用担心,廖化需要先把这支部队的架子搭起来。

    军官数量严重不足,除了廖化直接任命的军官,其他军官都是代理军官。

    为了保证公平,廖化把选拔军官的权力下发给士兵,通过士兵们表决,选出代理军官。

    被选中的代理军官将会根据未来战斗中的实际表现,决定是否转成正职。

    在最终任命下达之前,即使是普通士兵,也可以好好表现,有担当军官的机会。

    廖化并不担心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将士们都是从作战部队中挑选的,所以士卒本身拥有一定的战斗经验和战斗技巧。

    士兵们之间缺少的,是配合。

    接下来的几天,这支部队的训练重点在磨合。

    ……

    陈邵攻山开始后的第七天,廖化认为时机成熟了,把营中军务交给部将们自行处置。

    随后,廖化带领刚刚成立的部队,赶到前线。

    将士们还没有充分磨合,大部分将士只对身边战友有一个初步认识,距离精锐,还差得远。

    但廖化却不怀疑部队获胜的可能。

    敌人连攻七天,已经是强弩之末,自己麾下的队伍,却是一支养精蓄锐的精兵。

    除了死忠于陈邵的将士,那些强征的百姓和俘虏,已经军心动摇了。

    来到前线,廖化第一时间寻找关平。

    关平的脸上露出疲惫神色。

    廖化:“你这短时间辛苦了,现在战事怎么样了。”

    关平揉了揉眼睛,“前天的时候,战局已经稳定了,但是,敌人今天突然加大了进攻力度。”

    “将士们还可以挡住敌人的进攻,但是,局势不太妙。”

    接下来,关平讲述了一些战斗的细节。

    在廖化离开的这几天里,双方在战法上没有发生过变化。

    陈邵选择无脑强攻,部队沿着同一条行军路线突进,那是因为他没有其他选择。

    关平同样沿用了旧有战法,没有调整战术,那是因为没有必要。

    为了增强对敌人侧翼的威胁,关平一度削减了正面防线的守军数量,在两翼增派兵力。

    每一场战斗的过程都大同小异,敌人从正面强攻的时候,关平就会统兵偷袭侧后。

    所以,当陈邵增强了攻击力度的时候,关平没能立即作出反应

    幸运的是,最终防线没有崩溃,在敌军突破关平防线之前,关平带兵进入战场,敌人才再度撤军,战场维持了均势。

    关平还专程补充了一句,“敌人在后方和侧翼,布置了大量斥候,我军一出现,敌军就会开始撤军。”

    “所以,我军很难取得重大战果,敌人的主力也总能轻易逃脱。”

    廖化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按照关平的说法,两支军队不仅形成了固定战法,陈邵还有针对性的对抗关平。

    关平继续补充,“和敌人相比,咱们的伤亡较小,但是,我几次带兵追击,敌人都可以利用兵力优势阻击。”

    “大部分伤兵也会跟着敌军一起撤离,咱们无法扩大战果。”

    廖化点点头,“战斗持续到现在,陈邵还没有认清形势,对咱们进行强攻,这说明,陈邵已经疯了。”

    “咱们必须多给他一些刺激,让他抛弃幻想,小打小闹可以结束了,在不动用山上主力的情况下,咱们必须采取更积极的战法。”

    廖化觉得,与其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重创陈邵麾下的精锐,才能迫使陈邵撤军。

    陈邵会根据关平的行动调整战法,廖化的战术也不会一成不变。

    廖化的计划需要得到关平的配合。

    根据陈邵总是沿着同一条路线进攻的特点,廖化提前带兵在敌人行军路线附近设伏。

    关平同样任务艰巨,他需要预留出足够追击的兵力,还得确保正面阻击部队不败退。

    廖化相信,当自己的部队从伏击地点现身的时候,敌军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撤退。

    那时候,关平需要立即组织部队追击,配合廖化夹击这一支敌军。

    确认了一些作战细节,廖化带领将士们开始行动。

    由于廖化提前带人进入伏击位置,敌人的斥候还没有到达现场。

    所以,廖化的行动没有被陈邵察觉。

    陈邵的攻山部队从伏兵面前通过,廖化没有下令。

    斥候们一直在将士们面前巡视,但廖化和将士们始终一声不坑,没有惊动敌人。

    估计时机成熟,廖化带领部队封锁敌人的退路。

    关平说的没错,敌人的斥候确实很警惕。

    伏兵刚刚动身的时候,斥候就开始向敌人示警。

    敌人似乎预留了应急兵力,伏兵还没有抵达敌军后路,回撤的敌军先头部队就已经和廖化军发生接触。

    面对敌军的主力回撤,廖化选择了硬碰硬。

    狭路相逢,拼的就是一口气,廖化亲自带兵顶在一线。

    短兵相接的时候,廖化使用刀枪进行劈刺。

    对付远处的敌人,廖化同样会使用弓箭射击。

    气势汹汹的敌人最终被击败,小部分逃出了廖化等人的包围,更多的部队则原路退回。

    将士们占据了要道,廖化趁机组织将士就地布防。

    回撤的敌军越来越多。

    关平果然没有让廖化失望,廖化听到了远处响起了喊杀声。

    敌人为了逃生,必然会对廖化的防线发起进攻,廖化需要做的,是顶住敌人的反扑,配合关平围歼面前的敌人。

    (已经变成VIP的章节,我没权限删掉,但我可以加一个免费章节,承诺的加更也会兑现,抱歉啦

    下一章大家直接跳过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