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219、江东细作

219、江东细作

    章益并没有对廖化的命令打折扣,甚至没有询问理由,他立即派人赶到城里召回搜查的部队。

    廖化没有陪章益一起等候。

    得到章益的承诺,确认汉军会对四门进行支援后,廖化和刘毅两人再次出发,集合起骑兵。

    这一次,两人直接前往北门。

    对汉寿县有想法的,很可能就是交州兵。

    从常理上推断,交州兵从益阳出兵,最快,也最容易得手的进攻方向,是除北门之外的其他任何一座城门。

    但是,北门那些蒙着黑布的东西,引起了廖化的怀疑。

    召集骑兵的时候,一行人耽误了点时间,出发之后,一路上倒也畅通无阻。

    众人没有停歇,迅速赶到北门。

    白天暗访的时候,廖化清点过城门处这些被黑布覆盖的东西数量。

    回到现场,廖化惊奇的发现,蒙着黑布的东西少了两台。

    廖化立即下马,朝着这些器械走了过去。

    刚刚靠近,廖化伸手,拉住黑布的一角,身后响起了呵斥声。

    “城门重地,没有命令,不能轻易接近,你们从哪来的,来到这里,想干什么?”

    廖化倒是没有迟疑,“章益将军有令,要求将士们进行全城搜索,我们的任务,就是搜索城门。”

    廖化补充了一句,“这些黑布非常适合心怀叵测者藏身,我们必须进行仔细检查。”

    廖化说话的时候,三名士兵来到了他的身边。

    一位面相凶恶的中年人,揭掉了廖化身边的黑布,露出了藏在里面的刀车。

    刀车很新,似乎刚刚建造完成没多久,车身插满了明晃晃的尖刀,廖化仔细数了数,一共有二十四柄刀子,刀身闪着寒光。

    士兵态度转换的很快,轻声说道,“这里放着的,都是守城器械,刀车下面,根本没有藏人的空间。”

    中年人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每天检查三次,绝对不会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说完,中年人招呼起另外两名士兵,揭掉其他两块黑布,露出了同样被盖住的刀车。

    中年人摊开手,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怎么样,我没有撒谎吧。”

    廖化却没有算完,他指了指其余器械,“把所有盖布都掀掉。”

    面前这三名士兵,表情出现了变化,领头中年人有些迟疑,“没必要吧……”

    廖化态度很坚定,同时,低声告诉身边的刘毅,“准备战斗,我要活的。”

    中年无奈之下,朝着后方的器械走了过去,掀开黑布,又露出了一台刀车。

    中年人回头看了廖化一眼,没有得到回应,只能走向第三台器械。

    中年人揪着黑布,做出一个掀布的动作。

    然而,黑布没有落下,那名士兵突然大喊,“给我上,杀了他。”

    其余两名士兵毫不犹豫,抽出刀子,立即朝着廖化攻了过来。

    喊话的士兵,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动,借助器械的掩护,转身就跑。

    如果不是廖化早有准备,刘毅已经回到战马旁边,那名中年人或许已经趁机逃跑了。

    刘毅翻身上马,从外侧绕了过去,对逃兵进行追赶。

    廖化与其他下马骑兵一起,轻松制服了面前的两名士兵。

    没收了兵刃,留下士兵看管俘虏,防止两人自杀后,廖化立即带人展开追击,支援刘毅。

    找到刘毅的时候,对方已经把逃兵制服了。

    廖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俘虏们展开询问,而是要求士兵们揭掉黑布,检查剩余器材器械。

    士兵们把盖布一一揭下,器械暴露在廖化的眼中。

    黑布下面并没有藏兵,但是,器械本身就有问题。

    摆放在外侧的,确实是六台刀车。

    靠近城墙堆放的,却都是攻城器械,不仅有各类破城锤,还有一台投石车。

    守城不可能会使用到攻城武器,那失踪的两台器械,大概率也是攻城武器。

    再次看向逃兵,廖化的语气平淡,“证据摆在眼前,狡辩是没用的,你交代吧”

    士兵把头一侧,冷哼了一声,看上去并不准备积极配合廖化。

    廖化的语气很平淡,“即使你不想回答,也没关系。”

    士兵把头转了回来,看向廖化,虽然没开口,却明显产生了好奇。

    廖化盯着面前的中年人,陷入沉思,他必须问出自己想要的情报。

    廖化已经做了最坏打算,用最少的问题,套出最有价值的情报。

    面前的中年人,似乎被廖化看的发毛,对方再次移走目光。

    廖化在这时候开口了,“你们的计划,就是攻下城门,策应江东军攻城,我说的对吗?”

    这第一句话,廖化用在了正确的废话上。

    从现场的攻城锤可以分析出来,江东军必然对攻打城门有想法。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试探敌人的反应,随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问。

    面前这名士兵,心理素质却明显不过关。

    中年人必然没有把廖化的结论与攻城锤联系起来,他大惊失色,“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中有叛徒对不对,我知道了,一定是士匡。”

    听完士兵的这番话,廖化肯定了自己对江东军身份的推测。

    士姓并不是一个常见姓氏。

    在交州,士家却非常出名。

    士匡很可能是士家的一位年轻人。

    尽管如此,廖化的推理也存了很大的碰运气成分。

    面对中年人的质疑,廖化倒是很沉得住气,他没有顺着对方的话说下去,而是摇了摇头,“你误会我了,没有任何人反叛,我自己猜到了你们的作战计划,知道你们试图接应交州兵入城。”

    廖化再次加入了自己的推测,同时,仔细打量起面前的中年人。

    手上的情报太少,对廖化来说,他只能进行一点试探。

    问出这个问题,对廖化没有任何坏处,猜对了可以进一步试探,即使猜测错误,引起了敌人的警惕,同样可以排除掉一个错误答案。

    面前的中年人大惊失色,“不可能,没有叛徒你怎么能猜到我们是交州兵,你休想骗我。”

    廖化摊开手,故意挪开了目光。

    中年人骂骂咧咧了起来,“以前的旧怨,我钱博就不跟他们士家人计较了,这次进城,我们两家都是为了国事,我不就骂了这家伙一句,士匡的心眼竟然这么小。”

    刘毅听到这里,忍不住发声了,“你猜的没错,士匡把一切都交代了,你现在坦白,还能留下活命的机会。”

    刘毅的态度,有些急躁了,廖化根本来不及阻拦。

    钱博这才反应过来,“你们在骗我,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廖化点点头,“没错,原本我什么都不知道,经你这么一说,现在全明白了。”

    廖化脸色变得很难看,“真是难为你们了,为了在城里藏身,费尽了心思,只怕也杀了不少无辜百姓吧。”

    钱博沉默不语。

    虽然对方有意装的很冷漠,但那一瞬间的吃惊表情,还是被廖化捕捉到了。

    廖化也是在刚刚,才终于想清楚了江东军的手段。

    进出汉寿城的人员数量,差了整整二百。

    章益已经找过了那些大量采购粮食的家庭,却依旧一无所获。

    那就说明,要么敌人事先采购了大量粮食,要么敌人的粮食消耗没有引起苏由的注意。

    既然汉军在城里任命了大量城区负责人,异常的粮食采购量,必然会引起汉军注意。

    苏由和章益两人的搜查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城里不可能多出任何江东军士兵。

    敌人早就替换了很多汉寿兵民的身份。

    通过钱博对士匡的指责,廖化不仅摸清楚了面前中年的易怒特点,还了解到钱博和士家的旧日恩怨。

    廖化开口了,情绪没有丝毫起伏,“你是否愿意配合,都已经没意义了,你刚才也曾产生过误会,应该明白,如果我把你的名字,公布出去,声称你是叛徒,你觉得,会怎么样?”

    听完廖化的这番话,钱博张张口,“你,你卑鄙。”

    廖化摊开手,“你可以自己去回忆,直到现在,我说的都是实话,名字是你告诉我的,信息也是你泄露给我的,我甚至都不需要点明你的名字。”

    钱博破口大骂,廖化却没有理会对方。

    廖化找来刘毅,“你派人通知章益,让他传达命令,提醒百姓们关好房门。”

    “咱们两个,去会一会这个北门守将。”

    廖化有意的看了钱博一眼,“对了,就以这位钱兄弟的名义去拜访。”

    无论是制造攻城器械不被发觉,还是在城门附近保护并且隐藏攻城器械,仅仅靠几名混入汉军队伍中的江东军将士,都完不成任务。

    都需要得到守将帮助打掩护。

    这名北城的守将,即使没有投敌,从未遭受胁迫,也一定受人蒙蔽。

    不管怎样,北门守将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下达这两条命令之后,廖化才重新把目光转向钱博。

    廖化皱皱眉,“他怎么还在这里,快把他带下去,咱们任务太多了,可没有时间照顾他。”

    刘毅点点头,招呼了两名骑兵,士兵们上前一步,准备将钱博带走。

    骑兵一左一右,架住钱博。

    钱博突然甩开了两名士兵,“真没想到,我姓钱的看走了眼,我投降了,你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