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28、滇池战局

328、滇池战局

    通过审问杨磊,孟获问清楚了杨锋的偷袭计划。

    杨锋只是一名南蛮洞主,本身并不懂兵法,他的偷袭办法倒也简单。

    集结手下精锐,轻装疾行,直接攻城。

    针对汉军的突袭,孟获在滇池县布置好了埋伏。

    雍闿一死,孟获成为了南中最有影响力的蛮王,他同样生出了野心。

    孟获不仅打算在滇池县中消灭叛徒们,他还打算重创汉军在益州郡的兵力,顺势反击,夺回全郡。

    为了引诱汉军主力南下,孟获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全歼杨锋部。

    毕竟,如果诱饵没了,汉军可能会放弃主力进攻滇池县的计划。

    孟获希望通过滇池县的厮杀声,引诱汉军主力加速南下救援。

    益州兵全力围歼杨锋部之后,主力出城,与远来疲惫的汉军主力进行决战。

    孟获的这个计划,从设计的开始,就有一个巨大漏洞:廖化其实并不知道杨锋的夜袭计划。

    如果不是杨锋的信使侥幸逃出城外,向廖化求援,也许,直到杨锋全军覆没,汉军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过程虽然出现了小插曲,汉军终究还是南下了。

    斥候带回情报之后,孟获下令益州兵发起总攻,围歼杨锋部汉军。

    孟获失算了,益州兵的短暂放水,不仅耽误了将士宝贵时间,足够杨锋部士兵建立起基本防御,益州兵的攻势也迟迟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取胜,孟获不择手段了,他派人把杨磊带到阵前,劝降汉军。

    和投降孟获的杨磊不同,杨锋活得很明白,从他背叛雍闿那一刻起,他便只能在汉军旗号下征战了。

    即使孟获拿杨磊的性命做要挟,杨锋依旧选择顽抗到底。

    最终孟获并没有杀杨磊,仅仅派人重新把这名降将监管起来。

    杨锋在自己的部队里,还是有点儿威望,汉军身处死地,却很少有士兵主动投降。

    益州兵具备兵力优势,保持高昂士气,却迟迟没有办法快速解决城里的战斗。

    汉军增援部队倒也没有耽搁时间,大军一路疾行,很快赶到滇池城下。

    城中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孟获腾不出精力处理城外的敌情。

    斥候报称汉军兵分四路围困滇池县之后,孟获选择了攘外必安内的打法,集中兵力打击杨锋。

    益州兵不断朝着府衙战场集结,同时,孟获不得不派出小股部队,增防四个城门。

    为了牵制汉军的进攻,孟获还派出了弟弟孟优和部将金环三结。

    两位蛮将分别统帅五百蛮兵,从南门和西门出城,试探城外汉军的实力,牵制敌人的攻城动作。

    孟获的计划虽然很好,事实上,整个作战行动却非常不顺利。

    城内汉军的防线不断失守,益州兵攻陷了一座座街区。

    但是,那个固执的洞主丝毫不动摇,他甚至不顾及父子之情,弯弓搭箭,试图射杀杨磊振奋士气。

    决定战事胜负的,终究还是两军实力。

    府衙附近的几个街区先后失守,杨锋部汉军大多投降或者被俘,就连杨锋的长子杨羽,也战死在了沙场上。

    杨锋依旧顽强,他组织残兵退进府衙,在益州兵发起攻击之前,抢先封锁并且堵住了正门。

    只要益州兵继续保持现有的攻击强度,杨锋部汉军必将全军覆没,但是,传令兵带回了城外的噩耗,益州兵两场城外战事,均以蛮兵惨败告终。

    西、南两门的战斗全部失败,出战的益州兵损失惨重。

    孟优是幸运的,他虽然在阵前比斗中失败,但是,他保住了性命,被部将救回城里。

    金环三结可没有得到免死令,汉军不仅击溃了他的部队,还把他杀死在西城下。

    两场败仗,让孟获重视起城外汉军的实力,看着面前的府衙战场,他陷入沉思。

    益州兵已经把府衙团团围困住,彻底杀进府,需要时间。

    不少将士抱着圆木,撞击府门,院墙外同样有蛮兵行动,试图翻墙进攻。

    益州兵暂时拿汉军没有办法,但是,杨锋部同样对滇池县失去了威胁。

    看向刚刚返回身边的弟弟,孟获询问道:“据报,南门汉军打着廖化的旗号攻城,你是否亲眼见到过廖化本人?”

    孟优摇了摇头,“一名年轻汉将击败我之后,敌军便立即发起总攻,战场太混乱了,我什么都没有看见。”

    孟获皱起眉头,他说道:“假如我集合主力,突袭南门外的汉军,是否可以击败敌军,甚至,斩杀廖化?”

    通过斥候,孟获已经掌握了汉军的虚实。

    汉军兵分四路围困滇池县,每一处兵马数量都不多。

    益州兵从城中出击,属于内线作战,的确可能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孟优的眼睛一亮,“汉军兵力不多,如果咱们重兵出城,确实可能胜利……”

    孟获点点头,“很好,你带人留在府衙战场,攻势不能松懈,务必不要放走杨锋,我亲自组织部队,统兵与廖化交手。”

    孟优主动请战道:“汉军那名小将趁我不备,在阵前比斗中打赢了我,让我丢尽了颜面,请大哥给我一个报仇的机会,我愿意亲自领兵出战,为大哥破敌。”

    孟获摆了摆手,“你刚刚与汉狗交手,身心疲惫,不适合再上一线进行厮杀。”

    除了对弟弟的关心,拒绝孟优请战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孟获有所顾忌。

    孟优虽然勇猛,却不够理智,很容易冲动。

    汉军狡猾,未必愿意在劣势情境下与益州兵堂堂正正作战,他们很有可能使用计算。

    按照孟优的智商,很难识破汉军的计谋,非常有可能重蹈覆辙。

    之前那五百人的损失,对益州兵总兵力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主力一旦战败,汉军又围困了整个滇池县,益州兵的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孟获安抚起弟弟,说道:“府衙战场比城外战场更重要,只有城里安稳,我军才能毫无顾忌的与敌作战。”

    “主力一动,我军守城兵力必然变得空虚,一旦杨锋冲出府衙,在城里大肆破坏,很可能会动摇前线将士的斗志。”

    孟获拍了拍孟优的肩膀,“咱俩是兄弟,这种时候,我也只能信任你了,杨锋的事情,就全部委托给你处置,我可不希望看到汉军冲进城里搞破坏。”

    孟获的这一番话说服了孟优,孟优表态道:“大哥尽管放心,我不会让汉军一兵一卒离开府衙。”

    安抚完孟优,孟获迅速派出大量传令兵,开始集结出城作战的兵力。

    孟获从全城抽调兵力,但他保持了足够的克制。

    保证益州兵军力充足的同时,孟获还得保证滇池县的最低防守力量。

    最终,孟获抽调了三千兵马参战。

    调兵的传令兵在城里奔波,孟获带领部分将士,抢先一步,赶到了南门城头。

    孟获倚靠在城垛边,俯瞰城外。

    城下响起军官们的呵斥声,大量益州兵陆续赶到城门附近,开始集结。

    城外的汉军严阵以待,他们依旧排列成锋矢阵,但是,队列非常整齐,人数很容易就能算出来。

    汉军兵力不断增长,已经超过了七百人,汉军的精锐将士都部署在队伍的前列。

    不少战败的益州兵俘虏也在汉军军阵前方大兴土木,挖掘壕沟,建造防御设施。

    一阵脚步声响起,孟获的身后,传来了部将董荼那的声音,“末将愿意统率兵马进攻汉军,希望大王同意。”

    孟获回头,除了董荼那,阿会喃等大量部将也纷纷来到城头,听候命令。

    孟获正需要派人试探汉军的战斗力,董荼那的请战,倒也正好符合他的心意。

    孟获点点头,“将军立即统率一千将士,对汉军发起强攻,你不必有顾虑,时机成熟,我会追加兵力助战,不会让将军孤军奋战的。”

    董荼那点点头,“是!”

    董荼那离开之后,立即赶到城下,组织兵马。

    城门缓缓打开,益州兵开始陆续出城。

    益州兵的人数虽然多,却没有立即发起进攻,部队开始在城门一带集结。

    和紧张备战的益州兵不同,汉军并没有对益州兵的行动做出太大反应。

    就连那些正在修筑防御工事的俘虏们,也同样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汉军的冷静,给孟获造成了心理压力,汉军军阵散发着一种肃杀之气。

    孟获派人喊来了杨磊,他并不熟悉汉军将领,只能从对方身上打探情报。

    孟获指了指远处的廖化军旗,“汉军统帅廖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

    杨磊倒也没有迟疑,“廖化是一名有胆有识的主将,而且,他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得到麾下兵将,甚至咱们南中百姓的支持和认可。”

    杨磊的这番回答,可不是孟获想听的答案,孟获继续问道:“廖化有什么缺点和弱点。”

    杨磊迟疑了片刻,摇了摇头,“廖化创造了太多奇迹,唯一的弱点就是喜欢冒险,普通的战阵厮杀,咱们恐怕很难在汉军手上占到便宜,咱们恐怕只能采取斩首策略。”

    孟获对杨磊的建议不置可否,他重新把目光投下城下。

    出征的益州兵已经全部离开南门,正在城门外集结,兵将们正喊着口号,进行开战前的最后战争动员。

    孟获眼眉一挑,“我军调集了超出汉军三倍的兵马,你却依旧认为咱们无法通过堂堂正正的手段取胜吗?”

    杨磊摆摆手,“大王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军主场作战,将士们斗志高昂,齐心协力,必然会取得最终胜利。”

    “只不过,如果咱们能够袭杀廖化,敌军群龙无首,也会更快的崩溃。”

    孟获并不会被杨磊的奉承话语蒙蔽。

    此时,城下的益州兵将士已经完成了列阵。

    孟获命令将士们擂鼓出战。

    伴随着鼓声,益州兵开始行动。

    董荼那确实勇敢,他一马当先,手挽着藤牌,挥舞着短刀,组织将士们发起冲锋,益州兵的勇士们紧紧跟在他的身后。

    孟获缓缓开口:“雍闿大王对我有恩,廖化的人杀死了大王,我就要杀死这些汉军,为大王报仇。”

    “阿会喃听令!”

    听到命令,在孟获身边等候命令的阿会喃立即上前一步。

    孟获说道:“你立即赶往城下,集结一千士兵,只等我的命令一下,便立即组织兵马参战。”

    阿会喃倒也没有多问,爽快的下城。

    城外的战斗即将开始,益州兵加快了冲锋速度。

    益州兵将士士气高昂,不少人已经举起了武器。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当益州兵冲到汉军面前十五步距离的时候,城下响起了战鼓声,汉军将士们发起冲锋。

    两支部队迅速短兵相接,厮杀在一起。

    益州兵明显没有想过,拥有简易防御工事的汉军,会舍弃地利优势,主动发起反击。

    攻击阵型配合上精锐将士,汉军的反击非常凌厉。

    在这场冷兵器的对决中,蛮兵并不占优势,攻势迅速被遏止住了,益州兵反而被汉军打的节节败退。

    尽管汉军建立起了微弱优势,但是,他们的兵力终究还是太少了。

    而且,汉军精锐部署在阵前,后续兵马的战斗力明显差了一些,没能迅速扩大战果。

    确认汉军兵力全部参战之后,孟获决心追加兵力。

    孟获喊过传令兵:“你迅速通知阿会喃,让他带兵出城,从两侧迂回到汉军的背后,配合董荼那的兵马,夹击汉军。”

    “告诉他,我需要将士们执行斩首战术,目标就是廖化的军旗。”

    传令兵离开之后,杨磊出声提醒孟获:“阿会喃和董茶那两位将军先后带了两千兵马出城,这些兵马一旦战败,后果可就严重了。”

    “大王是否应该增派兵力进行策应,加强咱们部队的两翼防守,一旦城西和城东的汉军杀了过来,咱们也可以进行应对。”

    孟获仔细盯着杨磊,对方毫无畏惧,与自己对视。

    对汉军的增援进行防备,的确是一条不错的建议,可是,这会影响到作战兵力的使用效率。

    孟获说道:“请杨公子跟我来,咱们带领剩余将士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