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廖化新传 » 352、进军苍梧

352、进军苍梧

    夺取潭中县,进行短暂停留之后,汉军并没有继续沿着水路行军,而是走陆路东进苍梧郡。

    行军过程中,汉军避开了退守苍梧郡北部重镇荔浦县的戴良部,部队加快速度,朝着苍梧郡腹地行进。

    为了保证粮道的安全,汉军在沿途布置了大量兵马警戒和守卫,尤其是荔浦县外,汉军布置了重兵。

    汉军不得不招募大量本地百姓,补充兵员的缺口。

    廖化准备一鼓作气,挟潭中县大胜的威势,把南征军主力带到苍梧郡的郡城广信。

    戴良部江东军属于汉军在苍梧郡面临的最强一支敌兵,除了他们,沿途的城镇几乎没有安置守兵。

    交州的城池本就没有内地般坚固,江东军兵力不足,因此,汉军连番取胜。

    即使江东军执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也没有给汉军造成障碍。

    抵达广信城下,汉军甚至没有发起进攻,一通鼓后,守军不战而降了。

    夺下广信城,廖化一改之前的强行军态势,下令将士们在城中休整。

    同时,命令驻守潭中县的苏由迅速调拨粮食,物资朝着广信聚集。

    廖化还派出一批斥候进入荆州,试图和荆州汉军建立联系,获取外援。

    为了防止遭受江东军合击,廖化还向苍梧郡东边的南海郡派出使者,争取南海太守士武的支持。

    汉军从俘虏和平民中募兵,军力迅速扩大,总兵力非但没有减少,还有所增加。

    在斥候带回情报之前,廖化命令将士们留守广信,加固城池的防御。

    以广信城为中心,汉军开始大肆进行战备,汉军完全有能力抵挡江东军的有限反扑。

    广信虽然是苍梧的郡城,城防设施倒也并没有很好,甚至比不上直面蜀汉的潭中县。

    时间紧迫,重新修筑城墙已经来不及了,汉军准备了大量木料和石料,囤积了一批成型的木栅栏。

    进攻广信,是汉军最好的选择。

    为了在夺取交州的同时策应荆州战场,廖化只能带兵进攻交州中部,也只有这样做,汉军的一份兵力才能发挥出双份作用。

    但是,汉军孤军深入,导致汉军中江东军伏击,面临敌军围困的风险也增加了。

    除了汉军将士们战意昂扬,斗志极高之外,最关键的一点,江东军放任汉军的攻城略地,没有进行更积极的阻击。

    除了潭中县前那场失败的阻击战之外,汉军再没有遭到过江东军有组织抵抗。

    戴良部似乎已经被汉军的石弹攻势吓破了胆,这支成规模的江东军退守荔浦城之后,便始终龟缩再城里,没敢继续和汉军作战。

    但是,吕岱并没有调集其他兵马阻击汉军,他放任南征军在交州攻城略地。

    七天之后,廖化派出的人先后回来复命。

    廖化第一个召见的,是进入荆州的一名斥候。

    听完斥候的汇报,廖化手中的杯子险些滑落到地上,他开口问道:“步骘在益阳城外组织了一场夜袭,击破了我军南征部队,詹晏死了?”

    斥候点点头,“没错,面对咱们全面反击,江东军输多胜少,益阳之战是江东军少数拿得出手的战绩,敌军大肆宣传,据说,伏波将军在撤退的过程中被江东军追上……”

    廖化依旧不愿相信这条情报,他大喊道:“我离开荆州的时候,詹晏还镇守襄阳,他怎么会跑长沙去,这一定是假消息。”

    斥候一脸恐惧的盯着廖化,廖化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放下杯子,廖化很不满,“习珍习宏两兄弟干什么吃的,如果他们及时带零陵兵北上,也许,步骘就会分兵布防,詹晏也不会死。”

    斥候解释道:“零陵兵的任务是攻打零陵郡南部,他们距离长沙郡战场太远了,即使零陵兵北上,恐怕也救不下詹将军。”

    汉军在荆州战事中的战果大多以胜利告终,输一两阵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廖化之所以难受,嗨是因为他和詹晏两个人的感情太好了。

    詹晏的死,倒也不全怪他本人的大意。

    夷陵战事即将结束,南中叛乱兴起的时候,成都方向的兵员和物资都开始朝着廖化的南征军倾斜。

    刘备遭到刺杀,伤情严重,可他为了能给刘禅解决烦恼,没有让汉军休整,便立即对荆襄八郡发起全面反击。

    这也导致汉军过度透支兵力。

    汉军的确动了真格,四路出击,攻打江东军实际控制的江夏、桂阳、长沙和零陵区域。

    汉军的实力比江东军更强,战事的结果却并没有势如破竹。

    刘备东征的时候,集结了全国的兵力,连番攻城略地,虽然全歼了陆逊兵团,但是,己方实力同样遭受了巨大损失。

    新占领的地区,同样需要留下兵马看管俘虏,维护治安。

    四路出兵,每一个方向都是主攻,这又进一步降低了汉军局部战场的兵力。

    为了增加一线作战力量,趁着曹魏新败的宝贵时机,抽调襄樊兵力南下的决定也就不奇怪了。

    江东军在局部战场集合兵力,突袭汉军一路大军,倒也不是意外做法。

    冷静下来之后,廖化询问道:“长沙郡的战事虽然失败了,但是,零陵兵的战事不是一切顺利吗,你这一次北上,是否和习宏说明了交州的情况?”

    斥候点点头:“我见过习宏和习珍二位将军,两位将军让我问候将军,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出兵助战,长沙郡的江东军主力已经屯兵在长沙郡和零陵郡的边界,战事一触即发。”

    廖化微微皱眉,询问道:“步骘动用了多少兵马,他没有进入零陵北部?”

    斥候说道:“江东军大概动用了主力,战兵和民兵加起来,人数恐怕得上万,但是,步骘却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在边境线上安营扎寨。”

    步骘有勇气发起益阳偷袭,却给了零陵兵充分的反应时间,这种行为的确非常可疑。

    命令斥候继续打探,随后,廖化接见了那名会见士武的使者。

    使者脸上一副忿忿不平的模样:“廖将军,姓士的实在不识好歹。”

    廖化笑着安抚道:“士武怠慢你了?”

    使者摇了摇头,“那倒没有,士武很注意礼节,我在南海郡的几天里,天天吃着好酒好菜,而且,士武虽然是南海太守,却亲自陪我观察郡中情况。”

    廖化耸耸肩,“那你有什么不满意?”

    使者更生气了:“士武这人不识好歹啊,他根本没有把将军放在眼里,我转达了将军的善意,希望能够从南海郡购买粮食,可是,他却百般推辞。”

    “士武声称,南海郡粮食不多,他需要向士燮汇报,这一来一回,咱们恐怕已经不缺粮食了。”

    廖化皱起眉头:“你没有跟士武提起过,咱们取得了士燮的支持?”

    使者摇了摇头,“该说的话我都说过了,士武的姿态放的很低,态度却很坚决,而且,这位南海太守正大肆募兵,做足了战争准备。”

    “最可笑的是士武的回答,他告诉我,南海郡征兵的目的,是为了自保……。”

    听完使者转述的答复,廖化倒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汉军对士家没有敌意,士武的自保言论根本就站不住脚。

    不过,既然士家没有彻底和汉军撕破脸,那么,他们就是一支可以争取的力量,廖化还是应该努力争取士家的支持。

    看向使者,廖化命令道:“你重新回到南海郡,和士武协商,咱们并不需要士家给咱们实际援助,至少,拖住士武,不要让南海兵进入苍梧郡。”

    廖化并不想和士家太早摊牌,但他也没想到,士家的使者会主动找上们。

    使者依旧是桓邻,只不过,他这次没有再打扮成商旅的模样。

    双方放弃了无意义的试探,桓邻先开口:“廖将军还不知道吧,你的处境危险了,江东军将会对苍梧郡发起全面反击,不算辅兵,仅仅从交趾郡东征的战兵就多达五千人。”

    从廖化带兵进入苍梧郡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了和江东军决战到觉悟,廖化的神情倒是很平静,“我正准备消灭吕岱,没想到,他却急着来送死,请先生转告士燮将军,咱们两方合力击败江东军,彻底平定交州。”

    桓邻尴尬的笑了笑:“廖将军好像没有听明白,江东军即将发起全面反扑,这一次出兵,吕岱征召了我们士家大量兵马,就连南海郡的部队,也会参与这场决战。”

    廖化点点头:“有士家相助,吕岱必败无疑。”

    桓邻:“士燮将军专程让我通知廖将军,他给将军赠送地图的事情已经暴露了,这一次作战,吕岱支开了他。”

    “吕岱亲自带兵朝着苍梧郡冲了过来,大军出发之前,他还带上了大公子士徽……”

    廖化拱拱手,“既然如此,那就请士燮将军在交趾郡等候我的好消息,我一定会击败江东军,救出大公子。”

    桓邻轻轻咳嗽了一声,“除了扣留人质,吕岱还要求士燮将军统帅3000人马北上郁林郡,进攻潭中县,截断贵军的退路。”

    桓邻很快又解释了一句,“士燮将军没有办法拒绝吕岱的要求,只能带兵出击,但是,他统率的这些兵马都是自己的兵,士燮将军完全可以控制进攻节奏和进攻时间,某种程度上看,也算是支援廖将军了。”

    桓邻的暗示非常明白,士燮这是准备借助决战,给廖化施加压力。

    桓邻的身上肯定带着任务,如果廖化接受士燮的某些条件,那么,士家将会在战场上消极作战,让汉军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廖化的态度强硬,士燮的部队比汉军守卫潭中县的人数更多,或许可以截断南征军的退路。

    士燮虽然年纪大了,但他的野心似乎不小,廖化开始试探士家的底线:“这一次南征,我的目的是为了驱逐江东军,解救百姓们,交趾、日南、九真和南海四郡的事务,还得需要士家几位将军多多费心。”

    桓邻并不满意廖化的提议,“交州地区虽然没有发生战乱,但是,交州的儿郎们大量离乡,百姓的生活举步维艰,士燮将军希望能够承担更多责任。”

    “吕岱将军曾经转达过吴王的评价,孙权曾经夸赞过士燮将军,声称我家将军有能力担任一州刺史,只是可惜没有赶上群雄逐鹿的好时候。”

    桓邻已经提出了条件,他需要廖化承诺给予士燮交州刺史的权力。

    与士家期望的巨额收益相比,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付出,士燮需要做的,仅仅是消极作战而已。

    廖化故意装作听不懂,“没错,士将军一向有威望,而且,他的才能和大局观也远近为名,我相信,不论陛下派遣何人担当交州刺史,都会得到士燮将军的支持。”

    桓邻急了,他讲话也很直白,“交州本地就有贤才,何必再费力从成都选拔人才?”

    廖化摆摆手,“我只是一名带兵打仗的将军,其他的事务我还真的不了解。”

    桓邻沉默了片刻,开口威胁道,“我家将军让我提醒廖将军,士武和士壹的关系很好,一直扬言要杀死将军为兄弟报仇,将军一定要小心。”

    廖化也不客气,“请先生转告士燮将军,我们汉军虽然喜欢以德服人,但是,该动手的时候也不会含糊。”

    “先生远来苍梧郡,恐怕也不容易,既然来了,吃点东西再走吧。”

    桓邻倒也识趣,看出廖化的送客意图之后,扔下几句客气话,便甩手告辞了。

    如果廖化能够得到士燮的承诺,士家在汉军和江东军交战的时候持消极态度,对汉军来说,那的确是一件好事。

    但是,廖化作为大汉的镇南将军,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

    他的承诺很容易被士燮利用,士家原本就是交州的地方豪强,实力惊人,如果再得到了名义上的支持,他们的实力会快速膨胀,一旦作乱,危害将会远超雍闿。

    为了不给子孙留后患,刘备都能强忍伤势,组织反击。

    廖化当然不会为了一时的短见,出卖汉军长远的利益。

    既然士家想要试探汉军的实力,廖化就让他们来。

    廖化无所畏惧。